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励志人生 > 名人名言 > 元宵祝语-原创:为元宵佳节祝福

元宵祝语-原创:为元宵佳节祝福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0-03-01 03:44:51
阅读:

为元宵佳节祝福


作者:月蓝牙 中国文学论坛中级会员


.


元夕 ,上元,都是元宵节的名称。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农历里正月是元月,古人称夜晚为宵,而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古人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元夕节。


中国的传统民俗,是一幅天地合一的画卷。人们把天际日月节气自然和人互为依赖的融合在人间。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第一个圆月之夜,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人们观灯、猜灯谜、吃元宵合家团聚是何等的祥和乐融。


“一入新正,灯火日盛。”元宵节中华民族多种文化汇聚而形成的日子,被传承至今,作为中国人是多么自豪和荣幸。


南宋吴自牧说:“正月十五元夕节,乃上元天官赐福之辰。”是的,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春节的最后一个高潮, 是家家户户团员幸福的小结。它也是一年的第一个将要别离的小年。这一天人们吃“药饭”或“五谷饭”,早晨还喝“聪耳酒”。


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岁时杂记》中,道教称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十月十五为“下元节”,合称“三元”。而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三官喜乐,上元节又称“上元天官节”,所以上元节要燃灯,答谢赐福天官紫微大帝诞辰;而中元节又称“中元地官节”,是中元赦罪地官清虚大帝诞辰;下元节又称“下元本官节”是下元解厄水官洞阴大帝诞辰。


古时候,元宵节如此上元节、元夕节、灯节多名,还由于秦始皇嬴政,因避讳“正”字,故此又称“端月十五”。日为满日,即望日,象征团圆与美满。 而元宵节被列为民间的重大节日,还要感谢汉代司马迁,是他在修改历法时建议汉武帝立定的。


所以元宵节真正的起源于汉朝,汉惠帝刘盈死后,吕后篡权,吕氏宗族把持朝政。周勃、陈平等人在吕后死后,平除吕后势力,拥立刘恒为汉文帝。因为平息诸吕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日,此后每年正月十五日之夜,汉文帝都微服出宫,与民同乐以示纪念。并把正月十五日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 关于“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在正月十五。早在那时,司马迁已在“太初历”中就把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



元宵节要吃些应节食物。比如在南北朝时浇上肉汁的米粥或豆粥,最初这些食品主要用来祭祀,还谈不上是节日食品。到了唐朝有了油锤的制法,也就是类似后代的炸元宵,被人美其名为“油画明珠”。唐朝的元宵节食是面蚕。吕原明的《岁时杂记》就提到:“京人以绿豆粉为科斗羹,煮糯为丸,糖为臛,谓之圆子盐豉。捻头杂肉煮汤,谓之盐豉汤,又如人日造蚕,皆上元节食也”。到南宋时,就有所谓“乳糖圆子”的出现,这才是汤圆真正的前身了。


到了明朝,人们又以‘元宵’来称呼这种糯米团子。刘若愚的《酌中志》记载了元宵的作法:“其制法,用糯米细面,内用核桃仁、白糖、玫瑰为馅,洒水滚成,如核桃大,即江南所称汤圆也”。


到了清朝康熙年间,御膳房特制的“八宝元宵”,成为名闻朝野的美味。马思远则是当时北京城内制元宵的高手。他制作的滴粉元宵远近驰名。符曾在《上元竹枝词》云:“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诗中所咏的,就是鼎鼎大名的马家元宵。


近千年来,元宵的制作日见精致。光就面皮而言,就有江米面、粘高梁面等等。馅料的内容更是甜咸荤素、应有尽有。甜的有所谓桂花白糖、山楂白糖、什锦、豆沙、芝麻、花生等。咸的有猪油肉馅,素的有芥、蒜、韭、姜组成的五辛元宵,劳作者还把这些誉有表示勤劳、长久、向上的意思。


南派狮舞以表演“文狮”为主,表演时讲究表情,有搔痒、抖毛、舔毛等动作,惟妙惟肖,逗人喜爱,也有难度较大的吐球等技巧。南狮以广东为中心,并风行于港澳,东南亚侨乡。 南狮和北狮不同的是“狮子郎”头戴大头佛面具,身穿长袍,腰束彩带,手握葵扇而逗引狮子,以此舞出各种优美的招式,动作滑稽风趣。南狮除外形不同外,尚有性格不同。民间称为“刘备狮”、“关公狮”,“张飞狮”。他们大都舞姿勇猛而雄伟,气概非凡。给人以威严、勇猛之感。古人将它们当作勇敢和力量的象征,让它驱邪镇妖、保佑人畜平安。所以人们逐渐形成了在元宵节时及其他重大活动里舞狮子的习俗,以祈望生活吉祥如意,事事平安。


自从有了元宵张灯之俗形成以后,历朝历代都以正月十五张灯观灯为一大盛事。在梁简文帝的《列灯赋》中:“南油俱满,西漆争燃。苏征安息,蜡出龙川。斜晖交映,倒影澄鲜。”描绘了当时宫廷在元宵张灯的盛况。隋炀帝时,每年正月十五举行盛大的晚会,以招待万国来宾和使节。《隋书·音乐志》记载:元宵庆典甚为隆重,处处张灯结彩,日夜歌舞奏乐,表演者达三万余众,奏乐者达一万八千多人,戏台有八里之长,游玩观灯的百姓更是不计其数,通宵达旦,尽情欢乐,热闹非常。


到了唐代盛况空前的灯市,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唐玄宗的开元盛世时期,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唐代是实行宵禁的,夜晚禁鼓一响就禁止出行,犯夜要受处罚;唯独在上元节,皇帝特许开禁三天,称为“放夜”。沿至宋朝,张灯由三夜延长至五夜,灯彩以外还放焰火,表演各种杂耍,情景更加热闹。《东京梦华录》中记载:每逢灯节,开封御街上,万盏彩灯垒成灯山,花灯焰火,金碧相射,锦绣交辉。京都少女载歌载舞,万众围观。游人如织,争相观看,奇术异能,歌舞百戏,大街小巷,茶坊酒肆灯烛齐燃,锣鼓声声,鞭炮齐鸣,百里灯火不绝。


到了明代,朱元璋在金陵即位后,为使京城繁华热闹,又规定正月初八上灯,十七落灯,连张十夜,家家户户都悬挂五色灯彩,彩灯上描绘了各种人物,舞姿翩翩,鸟飞花放.龙腾鱼跃,花灯焰火照耀通宵.鼓乐游乐.喧闹达旦,史料显示这是我国最长的灯节。


到了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但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日期缩短为五天,我们今天所纪念庆祝的元宵佳节也就是从那时延续到今天。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灯谜最早是由谜语发展而来的,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它是一种富有讥谏、规戒、诙谐、笑谑的文艺游戏。谜语悬之于灯,供人猜射,开始于南宋。元宵佳节,帝城不夜,春宵赏灯之会,百姓杂陈,诗谜书于灯,映于烛,列于通衢,任人猜度,所以称为“灯谜”。如今每逢元宵节,各个地方仍会都打出灯谜,是为了让人们对于新的一年有更多喜气平安。同时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从唐宋时灯市上开始出现各式杂耍技艺。明清两代的灯市上除有灯谜与百戏歌舞之外,又增设了戏曲表演的内容。历代人们除游灯市外,又有迎紫姑祭厕神、过桥摸钉走百病等习俗,流传下来的击太平鼓、秧歌、高跷、舞龙、舞狮等游戏,早已成为城乡百姓海外华人重大传统民俗大节,元宵节的喧闹热烈,是中国民众特有的狂欢精神。是龙的传人的经典展示完美演绎。



这其中不能不提到舞龙灯、耍龙灯,也称舞龙灯或龙舞。它的起源可以追溯上古时代。传说,早在黄帝时期,在一种《清角》的大型歌舞中,就出现过由人扮演的龙头鸟身的形象,其后又编排了六条蛟龙互相穿插的舞蹈场面。见于文字记载的龙舞,是汉代张衡的《西京赋》,作者在百戏的铺叙中对龙舞作了生动的描绘。而据《隋书·音乐志》记载,隋炀帝时类似百戏中龙舞表演的《黄龙变》也非常精彩,龙舞流行于我国很多地方。


中华民族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龙,其形有九:身似蛇,脸似马,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是也。” ——李时珍《本草纲目》


在古人的心目中,龙具有呼风唤雨、消灾除疫的功能,而我国自古即以农业立国,风调雨顺对于生产生活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所以古人极力希冀得到龙的庇佑,由此在祭祀时舞龙和在元宵节舞龙灯老百姓对龙的敬畏和希冀是对风调雨顺四季丰收的渴望。


龙灯也称"火龙",这是流行最为广泛的一种龙舞。这种龙由篾竹扎成龙首、龙身、龙尾,上面糊纸,再画上色彩。龙身有许多节、节数可多可少;但必须是单数。每节中点燃蜡烛;有的地方不点蜡烛,而是用桐油、棉纱或灯草做成的“油捻”。这种油捻燃烧力很持久,龙灯舞动时五光十色,始终不会熄灭。下面装有供舞者手持的木柄.龙前还有一人手举红色绸珠指挥龙舞。


如广东阳江的《鲤鱼化龙》,灵活奇巧,善于变幻,舞龙手身着可开可合的鲤鱼皮,观众起先看到的是一条条戏水之鱼,可随着明快的乐曲突然一变,鱼儿成龙,然后一条口中喷火的鲤鱼跃过龙身,象征"鲤鱼跳龙门"之意。


布龙也称“彩龙”,主要在白天表演,节中不燃蜡烛,所以表演时腾飞欢跃,好似江海波翻浪涌,气势非凡雄伟,别有一功。舞龙时循势连贯表现巨龙盘旋欢腾,动作非常复杂。有的地方各路龙灯汇集竟达百余条,队伍长达二三华里。每条龙灯还伴有十番锣鼓,声闻十里,甚为壮观。


在海外,至今许多华人社团耍龙灯这一古老传统,已成为当地节日的最大亮点,也是中国人在外国的国土上扬眉吐气独占鳌头的最大幸事和狂欢之日。


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高跷本属我国古代百戏之一种,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早在公元前五百多年,高跷就已流行。表演者不但以长木缚于足行走,还能跳跃和舞剑,高跷分高跷、中跷和跑跷三种,最高者一丈多。


据古籍中记载,古代的高跷皆属木制,在刨好的木棒中部做一支撑点,以便放脚,然后再用绳索缚于腿部。表演者脚踩高跷,可以作舞剑、劈叉、跳凳、过桌子、扭秧歌等动作。北方的高跷秧歌中,扮演的人物有渔翁、媒婆、傻公子、小二哥、道姑、和尚等。表演者扮相滑稽,能唤起观众的极大兴趣。


南方的高跷,扮演的多是戏曲中的角色,关公、张飞、吕洞宾、何仙姑、张生、红娘、济公、神仙、小丑等。据说踩高跷这种形式,原来是古代人为了采集树上的野果为食,给自己的腿上绑两根长棍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跷技活动。


舞狮子,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据传说,它最早是从西域传入的,随着佛教传入中国,狮子是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后,和孔雀等一同带回的贡品。而狮舞的技艺却是引自西凉的“假面戏”,也有人认为狮舞是五世纪时产生于军队,后来传入民间的。两种说法都各有依据,今天已很难判断其是非。不过,唐代时狮舞已成为盛行于宫廷、军旅、民间的一项活动。


诗人白居易《西凉伎》诗中对此有生动的描绘:“西凉伎,西凉伎,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帖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如从流沙来万里。”诗中描述的是当时舞狮的情景。


在一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狮舞形成了南北两种表演风格。北派狮舞以表演“武狮”为主,即魏武帝钦定的北魏“瑞狮”。小狮一人舞,大狮由双人舞,一人站立舞狮头,一人弯腰舞狮身和狮尾。人们无法辨认舞狮人的形体,它的外形和真狮极为相似。狮子在“狮子郎”的引导下,表演腾翻、扑跌、跳跃、登高、朝拜等技巧,并有走梅花桩、窜桌子、踩滚球等高难度动作。南派狮舞以表演“文狮”为主,表演时讲究表情,有搔痒、抖毛、舔毛等动作,惟妙惟肖,逗人喜爱,也有难度较大的吐球等技巧。南狮以广东为中心,并风行于港澳,东南亚侨乡。


南狮和北狮不同的是“狮子郎”头戴大头佛面具,身穿长袍,腰束彩带,手握葵扇而逗引狮子,以此舞出各种优美的招式,动作滑稽风趣。南狮除外形不同外,尚有性格不同。民间称为“刘备狮”、“关公狮”,“张飞狮”。他们大都舞姿勇猛而雄伟,气概非凡。给人以威严、勇猛之感。


古人将它们当作勇敢和力量的象征,让它驱邪镇妖、保佑人畜平安。所以人们逐渐形成了在元宵节时及其他重大活动里舞狮子的习俗,以祈望生活吉祥如意,事事平安。


划旱船,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治水有功的大禹的。划旱船也称跑旱船,就是在陆地上模仿船行功作,表演跑旱船的大多是姑娘。旱船不是真船,多用两片薄板,锯成船形,以竹木扎成,再蒙以彩布,套系在姑娘的腰间,如同坐于船中一样,手里拿着桨,做划行的姿势,一面跑,一面唱些地方小调,边歌边舞,这就是划旱船了。有时还另有一男子扮成坐船的船客,搭档着表演,则多半扮成丑角,以各种滑稽的动作来逗观众欢乐。划旱船流行于我国很多地区。


纵观元宵佳节,各地还有很多的习俗和庆祝活动,人们对正月十五不厌其烦如千年等一回般地热爱庆祝,是因为这是一元之始,是我们对新年生活圆满的追求,如今甜甜的汤圆已落肚,我们在回望历史的时刻准备着走上街头狂欢吧!



.


_____________


.


.


用心推荐的优秀作品,关注我,每天就来读一读,中国文学网欢迊您投稿。


http://www.zgwxbbs.org/


◎◎(中国文学网推荐)


想欣赏更多的美文,欢迎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sxsx0529


.



.


________________


励志人生网欢迎您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