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针对《关于在全国中小学进行繁体字识读教育的提案》,教育部在官网进行了公开答复,并引起了一股关于简体字与繁体字的热议。所幸从教育部的回复和网友的评论来看,都还是相当理性的。
针对政协委员提出的关于简化汉字“因简害义”“有损汉字的艺术美和规律性,不利于文化传承”的问题,教育部回复说,文字是记录语言的工具,作为工具,应当便于使用。自古以来,汉字由繁趋简的发展演变趋势十分显著。简化字伴随着汉字的产生而发展,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早在甲骨文和金文中,汉字就有了简体形式;南北朝以来楷书、草书、行书中也不断有简体字产生。
同时教育部表示,文字并不完全等同于文化,文字是记录、传递文化信息的工具。根据相关法律,学校教学应依法使用规范汉字,而目前中小学经典阅读和书法教育中已有涉及繁体字教育有关内容。
这是十分中肯的说法。文字的工具性,理应是先于其他所有特性的。而既然作为工具,首先要求的是规范性,即所有人使用同样的书写和发音体系;其次是简便性,即易于书写和识读。当初推行简体汉字,也正是基于这两个目的——一是在汉语现代化到一定程度以后,需要将原来古代汉语体系中的文字体系全面纳入到现代汉语的体系当中去;二是在当时识字率极其低下的环境下,需要更简便的文字系统,以便更有效率地学习。
在之后的几十年时间里,规范使用简体汉字已经得到了最广泛的共识,也证明这一套文字系统,是行之有效的,是为提高整个社会的教育水平和文明程度,做出相当大的贡献的。而提高整个社会的教育水平和文明程度,这恰恰是最能体现文字之美的地方。
近年来,关于简体汉字确实一直有争议存在,而这种争议,甚至是钟摆式的大起大落。比如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计算机刚刚兴起,汉字输入法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的时候,一度有人甚至提出废除方块字,改用字母体系以迎合数字化的潮流。而在近些年里,输入法的问题解决了,许多人不用手写汉字了,关于简体字因简害义,丢失了中国传统文化之美的论调就开始比比皆是。
说到中国的传统文化,这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光是文字学,可能就要穷尽无数人一生的时间去研究。比如我大学时候的老师,著名的文字学家裘锡圭先生,已经在商周古文字的考释、断代等方面投注了有一甲子的时光。繁体字只是不再作为通用的工具文字,从来没有“被废除”这样的说法。对于一名已经熟练掌握简体汉字听说读写的汉语使用者而言,完全可以花时间去识读繁体字,甚至如果有兴趣,学学金文、甲骨文,也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件事情。况且有数据表明,其实多数人基本能够认读繁体字。而反过来——教育部的回复里,这句话是受到认同度最高的:“认识繁体字的人不经过专门的古汉语、古代文化知识等的学习、培训,也一样读不懂古典诗文,不能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知晓中国文化的由来。同样,现在古典诗文都已经有简化字版,如果不经过专门训练,也一样读不懂。”
我们之前也评论过汉字改普通话读音的事情,将一些多音字统一成更便捷的发音。这两件事情其实有异曲同工之处——不要将语言的功能性和其他东西混为一谈,只要愿意学习汉语之美,谁都可以花一生时间去体会。
而这些的前提,是先提起笔来,看看自己还能不能写出一手漂亮的简体字,或者有没有提笔忘字。否则,恐怕就是好高骛远之举。
行文至此,对于那些还依然纠结于繁体字和简体字之争的人,不妨先来看看下面我们在图中列出的这六个繁体字。其实这六个字都是常用的汉字,但当它们以繁体字的面目出现时,其结构之复杂,形表之繁琐却足以难倒大多数平时靠猜来认识繁体字的人——试试看,也是个小乐子。
【答案】
郁、灶、衅
吁、千、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