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励志人生 > 名人名言 > 阅读的作文-王金玉老师谈作文之记叙文写作精品材料 象征类散文写作

阅读的作文-王金玉老师谈作文之记叙文写作精品材料 象征类散文写作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0-02-21 11:20:43
阅读:

借得万物好成文


-------记叙文写作精品材料 象征类散文写作


经典作家推介:张佐香,笔名左襄、于怡等,江苏盱眙人,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盱眙县政协委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思维与智慧》签约作家、《创新作文》特约编辑等,获过全国孙犁散文奖、《青春》读者最喜爱作品奖等奖项20余次。其文获得了著名作家蒋子龙、赵本夫、衣向东,著名评论家吴功正、晓华、古远清等高度评价。张佐香相继在《北京文学》《散文》《散文选刊》《福建文学》《散文百家》《作家文摘》《读者》《青年博览》《报刊文摘》等300余家报刊发表散文、学术论文等近百万字,其中《悲悯的月光》《坐看云起》《洁净之莲》《桃花为谁而开》等30余篇作品入选中高考试卷及语文教材和100余种美文选本;《母亲的桑树》《汉字断想》《洁净之莲》等被《语文报》设计成教学方案公开发表。《散文选刊》《青春》《语文报》《岁月》《散文百家》《骏马》《语文周报》《学苑新报》《中学生导报》《宿迁晚报》等20余家媒体多次以附简介、小照等方式对其予以推介,其中《淮海晚报》于2009年11月22日以《乡村的文学精灵》整版推出其访谈录。其文获得了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蒋子龙,著名散文家、辽宁省原常委宣传部长王充闾,江苏省高考语文阅卷组组长何永康,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赵本夫、鲁敏等名家高度评价。


著名作家余秋雨先生称其文章“有一股大道正气,又有自己的切身体会,没有沾染文坛的不好习气。”著名诗人、文学理论家、《星星》诗刊创办人石天河教授称其散文“每一篇都蕴涵着浓郁的诗意,并向往美好超诣的人生境界,读起来,如饮山泉”,是“有清逸的心灵情趣的美文”。


[妙文览胜]


例文 田埂上的精神 张佐香


麦子把田野的纽扣一粒一粒扣齐了。但是,有一粒麦子被人们遗忘了,落在了田埂上,像一只浇了水后丢在堤上的桶。


秋天继续深入。在清寒的晨气中,秋天的阳光抹在田野上,也抹在这一粒麦子上。它穿透土壤的黑暗,长出如针的小苗。来地里锄草施肥的人们,自远方踏步而来,这一株麦苗兴奋地在微风中晃动着绿色的身子,似蝴蝶抖动金色的翅膀。然而,没有人的脚步在走近它时停下来,人们甚至没有闲暇望它一眼。因为田野里有大片大片的麦子,在等待着他们。


本来它也应该生长在平整如砖的麦地里呀!那儿有着它许许多多的兄妹,它们被调理得丰腴而肥硕。远远望去,它们宏大而又壮观。它们手挽手一起生长,一起成熟,一起走进农家的粮仓,与那些农民一起体验丰收的喜悦。田埂上只有它一株孤零零的麦子,一株长错了地方的麦子。它很无奈。


尽管这株麦子非常纤弱,但它长得非常卖力。它比田地里任何一株麦子都活得用力;它不想放弃自己生长的权利;它甚至还想用它那一片特别的绿,来引起人们的关注,从而获取生长所必需的元素。它大声地对每一位从它身边经过的人呐喊:“你们睁大眼睛瞧瞧!我不是一棵小草,我是麦子,我是一株麦子啊!”但是,没有人理会它。例外的一天,有个人偶然歇息时坐在它身边的田埂上,抽了一根烟,扔下烟蒂时瞅了它一眼,这时才突然记起来似地说:“噢,这儿还有一株麦子!”这时,麦子为有人记起它而高兴,它显得异常兴奋,甚至还有意地直了一下它的身子,以便能让人看到它健康向上的样子。它不愿意让人笑话它,或者可怜它。但那人只留下了一些烟灰,拍了拍沾在裤子上的泥土,走了,就不再见踪影。


这一株麦子已彻底为人们所遗忘,偶尔有小鸟落在它的身边,望着这深秋的大地一动不动。风吹,雨淋,日晒,它在孤独寂寞和无望中艰难地生长。它必须要生长,因为它是一粒落进泥土获得生命的麦子。它的存在属于大地,还有白云和高空飞翔的鸟儿,以及美好的黎明和黄昏。太阳格外地偏爱它,总是用暖暖的光芒映照着它的身子。


尽管它是一株长在田埂上的麦子,被人们忽略,但它依然挚爱着这片土地和土地上的人们。它能体会到他们泥一脚水一脚跋涉于齐膝深的泥淖中的滋味;它能感受到他们担着百余斤的担子压在肩上走上三四里地的艰难。抢收抢种的季节,他们要在最短的时间内,顶着最毒的太阳,干着最繁重的活。他们受苦受累似乎是注定的,谁也没觉得不应该。想到此,它的身子一沉,似乎想把自己的根系伸进更深的土壤中,去汲取更多的营养,使自己长得更健壮一些。


冬去春来,它终于开始抽穗,并且呈现出了金黄的颜色。当一位农人收割了无数麦子后,发现了它,欢喜得了不得,小心翼翼地割下这一株麦子,把它捧在手心,喃喃地自言自语:“麦子,田埂上也能长出这么好的麦子,它承的是天惠呀!”


一颗明亮而智慧的种子,只要根植于泥土,它就能结出果实,正如这田埂上的一株麦子。它生长的是田埂上的精神。


[赏析]《田埂上的精神》名为写麦子,实际上是写人。如果直接去写人的坚韧的精神,那也许得需要宏大的场景,写一个卑微的人如何如何不服输,那样就很难驾御,而作者写“田埂”,就容易下笔了。田埂是我们熟悉的场景,所谓,“人生小田埂,田埂大人生”。写一种执著的精神,一种昂扬的斗志,可以写一株田埂上被遗弃的麦子,这当然得益于“拟人象征”的方法的运用。围绕着麦子,我们可以很容易地找到许多自然界中的事物,组成一个事物的群体,和现实生活中的人相对应。比如路人、吸烟人、鸟儿、一位农人,都可以分别看作现实生活中那些不善于发现人才,忽略“明亮和智慧”的人。


技法点拨:象征类文章都有两条线索,一条是象征物的线索,一条是被象征的人的线索,这两条线索时而分开,时而交汇。因为象征物比较好写,所以,文章的大部分笔墨都是写物的,写人一般是点睛之笔。但是,要注意,写人才是文章的中心所在。写田埂上的麦子是假,写人的坚强坚韧的品质是真;写苍凉的白菜是假,写不被世俗同化正直个性的人才是真。但是,假是用来写真的,和真融为一体,更加突出真的重要。


托物象征 寓意深刻


理念导引 象征无疑是最常用最容易成文却不易写出艺术境界的一种写作手法。象征所要引发的是一种“关系”的联想。这种关系可以是约定俗成的,也可以是自己制定出来的。象征的两端是实和虚,根本技巧是实际事物与虚拟情感的穿梭运用。象征的形成一般要注意四点。先写一个句子。象征的初始一般是由相似联想和相关联想构成的句子。再描一个故事。象征把这个相似或相关联想的句子扩展成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再点一双俊睛。象征的妙处在于能让外物和人物的思想感情融会贯通,这就需要在行文过程中用明确的语句点明中心,点题句子最好既能看出是写物的,又能看出是写人的。最后要注意运用细节描写。只有详细地描摹,才能使象征的形象矗立起来。


[文题1] 高考湖南卷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是唐代诗人韩愈的名句。诗句的意思是说,在滋润如酥的初春细雨中,春草发芽,远远望去,一片淡淡的绿色,可是走近后,却只见到极为稀疏的草芽,绿色反而感觉不到了。诗句的意境是美的,隐含的哲理也很丰富。它使我们领悟到:置身太近,有时反而感受不到实际存在的东西;要把握某一事物,有时需要跳出这一事物;人对事物的看法与对美的感受同距离是有关系的……其实,生活中的许多事物和现象都含有这两句诗的意境与哲理,关键在于你的观察和体会。


请根据自己阅读诗句所体会到的意境与哲理,联系现实生活,写一篇议论文或记叙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不要照抄或扩写材料。③所写文章符合文体要求。


例文: 那一缕旋律


那是高中三年级时的事情。


在高考复习最关键的时候,我得了神经衰弱。这真是要命!这个病逼迫我搬出了嘈杂的集体宿舍,因为在那样的环境中,我不但不能学习好,还无法按时入睡。我在学校对面的街巷中租了一间屋子,是一家的储藏室。


这间房子只有朝东的一扇小窗,外面被铁栏杆封闭着。里面放着一张床,一张小书桌,这就足矣,我需要的是寂静,一种能听到自己心跳的寂静。在寂静的夜里我睡不着的时候可以复习功课,白天困了就在课堂上补上一觉。这时,我才理解为什么那么多文人要到山水佳处隐居,一个睡觉都成了负担的人,就需要如水的寂静来引发睡眠了。


可睡觉还是我的大问题。寂静的时间长了,可能我的脑神经又耐不住寂寞了,我又开始烦躁不安,还是整晚整晚不能入睡,失眠的痛苦又开始折磨我。


有一天晚上,晚自习下课刚回来,我突然听到了一缕音乐,如绸缎的细丝慢慢地从夜色中滑过来,柔柔地贴在我的大脑上,让我感到一丝清凉。我是一个乐盲,农村条件差,小学和初中基本没有音乐课;高中学习紧,学校又没有音乐课。这首曲子我从没听过,也根本不知道它的名字,我只成了一个乐音的感受者。


音乐是多么宝贵的啊!它是水,划过干燥的肌肤;它是微光,照亮黑暗的甬道;它是清风,带来醉人的花香。也许放在以前,我会将这细微的声音忽略的,可是现在不一样了。在这样寂静的深夜里,只有我一个人;白天沉浸于题海中的大脑,又在神经衰弱的魔力下,进入了疲倦的亢奋。这游丝一样的乐音,仿佛就是为我安排的。我好像进入了这样的意境:早春的田野,天上下着小雨,是牛毛一样的小雨,放眼望去,小草青青,可是一到跟前,又仿佛什么都没有似的。半个小时后,我进入了梦乡。


从此以后,我开始天天等待这个天使一样的乐音。也许这个乐音就埋藏在我的大脑中,也许它也承受不了高考复习的压力,开始暴动起来。也许这就是对它主人的抗议,当我在午夜给它“喂食”这样好听的旋律的时候,它似乎找到了可以倾诉的知音,心情开始平静下来。它平静下来,我的睡眠就开始正常了。


有几天,不知为什么,深夜的乐音消失了,我的神经衰弱就又开始发作。我曾试图自己买个录音机和磁带听音乐,可是,一看价钱,我望而却步了,租房子已经够让家里破费了,还欣赏音乐?好在,几天后,音乐又出现了。当时,我祈祷上苍:在我高考前这些日子里,您千万不要停止音乐。


我是幸运的,自此,深夜的音乐声再也没有停过,这些风格基本一致的乐曲,让我在刻苦攻读的深夜,感受到清风一样的感觉,脑海中不断出现这样的情景:早春的田野,天上下着小雨,是牛毛一样的细雨,放眼望去,小草青青,可是一到跟前,又仿佛什么都没有似的。我就是在这样的乐曲声中进入了梦乡。


上了大学后,同宿舍的老四家庭条件优越,有一个录音机。一次,他放了一个曲子,我的大脑马上如触电一样和乐曲连通。这就是在几个月前,在县城租住的小屋中,深夜飘来的救命乐曲。我打开磁带盒一看,乐曲名字叫《星空》,弹奏者叫克莱德曼,是法国人,这是钢琴曲。可不知为什么,当时我却想到了“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情景。


从此,这些钢琴曲成了我生活的必需品,如充饥的粮食、解渴的水。


教师下水感悟从题目出发我想到了音乐,一缕音乐就有“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意境。我还想到了高三时和同学在外面租房子的岁月,虚构了自己的神经衰弱,让这缕音乐和我的高中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缕音乐就成了我困窘生活中的安慰和精神支柱,由此形成了象征。


学生训练文题


高考四川卷作文题 (思路点拨:《田埂上的精神》和“坚强”这个话题本身就有相似之处,可以写一种坚强的事物,运用象征手法,行文时要注意用细节描写写出这个事物的“坚强”之处。)


鹅卵石的精神


鹅卵石将鱼网一样的溪底一块一块铺成了。但是,有一颗鹅卵石却被人遗弃在溪边上,像一只被人丢弃的丑小鸭。


夏日到来,水面上倒映着浓密的树阴,溪水嬉戏般的与鹅卵石玩耍,在夏日里献上热闹的场面。然而,这块鹅卵石却得不到一滴甘甜的溪水,任阳光肆虐地灼烧着它的身躯。


本来它也应该处在清凉的溪水之中啊!那儿有着它许许多多的伙伴,它们被冲刷得光滑而圆润,远远望去光芒四射,伴着小溪的欢跳,时不时地在溪水中谱写柔情的乐章。可是现在溪水边,只有它一颗孤单的鹅卵石,一颗被遗忘的鹅卵石。它很伤心。环境对谁其实都很重要,可是如果你处在逆境之中,那怨天尤人没有用,只能自己坚强点。


尽管它的样子那么苍老那么肮脏:但它依然向上,它比其他鹅卵石都活得有精神。它不想放弃自己的梦想,它甚至用自己的身躯去接受阳光,用自己的光芒引起他人的注意,从而获得生命价值的体现。它召唤着从它身边走过的每一个人:“你们过来,瞧瞧!我不是一颗普通的石子,我是鹅卵石啊!”但是没有人理会它。例外的一天,一位女子闯进了它孤单的生活,它看着她满脸笑容地向它走来,它等待着,等待奇迹的出现,近了,近了,更近了……它按捺不住内心的兴奋和激动。它期待着,突然它的身体有了些许疼痛,那女子的脚掌从它的身躯上踩过,它伤心了。它用伤心的目光看着她的背影消失在地平线上,身后只留下一片随风而起的尘土。


这一颗鹅卵石已经彻底被人们所遗忘,偶尔会有落叶在它身旁落下,但也伴随着几丝凄凉。风吹、日晒、雨淋,它与大自然的侵蚀相抗争。它必须要努力,它必须要坚强,因为它要自己的生命更完美,它自己的梦想能够实现,在每一次的风雨中,它总是豪情万丈地说:“告诉你吧,世界,我——不——相——信!我不相信天是白的,我不相信梦是假的,我不相信命运已经注定。如果海洋注定要决堤,就让所有的风雨都注入我的心中;如果溪水注定为我所有,就让我重新寻找生存的希望!”就这样,它在风雨中越来越坚韧,吸收着来自天地的每一份力量。


又足一个艳阳天,它享受着午后的阳光,身上散发着逼人的光芒,沧桑的岁月让它越发美丽。突然,它感到身上有些温暖,原来一位收藏家把它捧在手心,将它身上的灰烬擦除,赞叹到:“多么美丽的鹅卵石呀!”其实,收藏家不知道,这颗石头最优秀的品质是坚忍。


“伯乐”发现了这颗美丽的“丑小鸭”,它一下子变成了“白天鹅”,在精美的玻璃窗中享受着舒适的生活。这一切使它感到快乐,但艰辛的生活它也不会忘记,坚强的信念它更不会丢弃,那段时光是它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学生仿写感悟对一篇好文章的仿写,我认为不单单是机械的模仿,而是更深层次的探求。我先读懂了张佐香在《田埂上的精神》中所表达的情感,作者借被遗弃在田埂上的麦子顽强选取地生长成熟的事,表达了人在逆境中更要坚强向上的道理。仿照它,我选择了被遗弃在溪边上的鹅卵石来进行写作。然后看作者的构思如何巧妙,写作语言中运用了怎样的修辞,等等,学会借助用象征手法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我觉得仿写对于我们学生来说是一种很好的尝试。


教师教学感悟 过去我们按照写作技巧一点一点训练,结果同学们前面学后面忘,语言基本功也没有训练出来,总之,感觉写作没有一个抓手。学习仿写之后,同学们从句段开始到篇章,既提高了阅读能力,也提高了写作能力。尤其在写作方面,同学们不惧怕作文了,文章有章可依,有迹可寻,从形式到内容,到构思,到语言,都有很大的进步。


难以风化的精神


草儿把草原的纽扣一粒粒扣齐了。但是,有一棵小草却被人们遗忘了,夹在石缝中残喘,像一只喝完了水被遗落在桌边的一次性纸杯一样。时间可以使记忆风化,成为碎片,成为虚无,这样一个阴暗的角落当然更可以让这棵小草的存在被人无视,无法走进人们的记忆。更悲哀的是,那棵小草就是我。


春天慢慢地深入,在早春微寒的清晨,春天的阳光抹在草原上,也抹在我这棵小草的身上。我艰难地在黑暗的石缝中找寻着生的通道,长出瘦嫩的细苗。来草原上放牧施肥的人,从远方踏步而来,我兴奋地在春风中舞动着弱不禁风的身体,似天际架起七色的彩虹。然而,没有人的脚步在我面前滞留下来,甚至连瞄一眼都不曾!因为草原上有大片大片的草儿,在等待着他们。我这棵小草,在他们的视野之外。


本来我也应该生长在肥沃多汁的草原上,去享受着被阳光沐浴的幸福。那里有我许许多多的同胞,它们被滋润得绿得发亮。远远望去,它们健壮而又精神。它们肩并肩一起欢唱,一起成长,一起迎接羊儿马儿的到来,与那些小动物们一起感受清新的空气。石头缝中,只有我,一棵孤苦伶仃的小草,一棵长错了位置的小草。我很悲伤,也很无奈……


尽管我非常瘦弱,但我却长得非常起劲儿,我比草原上任何一棵小草都活得努力。我不想放弃自己仅有的这份宝贵的生命,我甚至还想过用自己那微不足道的绿来吸引过往行人的注意,从而获得我生长在这石缝中微小的价值。我竭尽全力地呼喊每一位路过的人:“你们睁大眼看看!我不是无形的!我是小草,我是一棵小草呀!”但是,没有人理我。偶然的一天,一个人看起来走了很久的路,累得喘不过气来,在我的身边坐了下来,他喝了口水,扔下矿泉水瓶时,突然发现了我,瞅了我一眼说道:“哦,原来这里还有这么一棵小草呀!”这时,我为有人发现了我而高兴,我显得无比兴奋,甚至还有意地抖了抖自己的身子,以便让人看到我乐观进取的样子。我不希望让人鄙视,或者同情。那人却再没有任何表示,只留下了一个空瓶,拍了拍沾在身上的灰尘,就走了,消失得无影无踪。


我彻底被人遗忘了,偶尔有小鸟在我身边唱歌,昆虫为鸟儿伴奏,让我感到生命的美好。风吹,雨打,日晒,我依然在这石缝中孤苦无助、寂寞艰难地生长着。因为我必须生长,因为我是唯一一棵生长在石缝中的小草,因为我的存在属于大地,属于美好的黎明和黄昏!阳光、春雨总是格外地宠爱我,让我获得了更多的自然养料。


尽管我是一棵生长在石缝中的小草,被世人遗忘,但我依然挚爱着这片土地!我能体会到牧民们赶着羊群自近而远地在辽阔的草原上的辛劳奔波;我能感受到他们赶着羊群,手握长鞭,日行千里的豪迈。在大雪纷飞的季节,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内,顶着风雪,做着繁重的活。他们受苦受累似乎都是注定的,谁都没觉得不应该,想到这里,我深深一颤,我竭尽全力地让自己的根紧紧地扎入石缝深处,来汲取更多的养料,以便让自己长得更强壮一些!


春去冬来,我的同伴们都枯萎了,而我却依然一身绿装,挺立在寒风中!一位牧人从我身边走过时,发现了我,他的脸上露出了又惊又喜的表情。他兴奋地喊道:“青草,在寒冬的石缝中竟然也能长出这么青的草!”


本来,无情的时间想把这棵被遗弃的瘦弱的小草消灭,让这棵草成为时间风化记忆的例子。而一棵顽强而又有斗志的小草,有了前进的动力,它就能变得不平凡!正如这石缝中的草儿,时间流逝了,但记忆依旧没有被风化,它生长的是缝中的精神,这种精神最终会成为人们记忆中的瑰宝!


学生仿写感悟当我读过《田梗上的精神》后,就想到了那生长在石缝间的生命。无论是在田埂上的麦子还是石缝中的小草,它们都是被大家遗忘了的,被忽视于大众之眼的。它们虽然被漠视,被遗忘,可它们执著、顽强、热爱生命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我,而这种精神恰恰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于是,我就按照老师教给我们的模仿方法,以石缝中的小草作为自己作文的支撑点,借鉴《田梗上的精神》一文的象征手法,学习、模仿、转换原文的语言写出了自己的习作《难以风化的精神》。在仿写中我经历了从“读进去”到“写出来”的实践过程,大大地提高了自己的写作水平。仿写,我喜欢!


教师教学感悟 我们的同学们之所以写不出来那么多有感情的作品来,那是因为读书少、实践少、知识少、阅历少。实践证明,仿写要先研读。可以得到写作素材、写作技巧和写作语言,不失为提高大家写作水平的一条有效的方法,是读写结合的好形式。只要教师把规律教给学生,同学们掌握了它,就会去查阅资料,收集信息、分析信息、整理信息,在自我实践的过程中使感性得到升华,知识得到丰富,就会从读中悟出写的门径。久而久之,同学们的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就会得到同步提高。


(以上材料部分引自于网络,如有打扰,请联系作者删除)


济钢高中2019级5班6班仿写佳作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励志人生网欢迎您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