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大小舞台之间”关注我们!
这里是新鲜出炉的“乌镇观剧评审团”《戈多医生或者六个人寻找第十八只骆驼》测评报告,请查收!
☟
观剧评审团 · 第四届乌镇戏剧节特别篇Vol.2 《戈多医生或者六个人寻找第十八只骆驼》平均得分:7.7分
演出简介:林兆华导演、林熙越执行导演的该剧,选用了戏剧学者迪特里希·施万尼茨的戏剧讲义,其内容为一家精神病院中,五名分别认为自己是戏剧家布莱希特、皮兰德娄、尤奈斯库、萧伯纳、贝克特的精神病人之间的谈话,所涉及的戏剧理论知识专业、深奥。而在舞台呈现上,该剧又一反常态,以“读剧本”的面貌示人。
魏嘉毅(好戏主编):9分
精妙绝伦!目前的国内戏全年最佳,只可惜剧本不是中国的。
如果你对于布莱希特、萧伯纳、贝克特、皮兰德娄、尤涅斯库这五个人都有所了解,带着许多戏剧史梗的”戈多医生:将会让你大呼过瘾;如果你从来都没有听说过他们,你一定会云里雾里。
在舞台上能看到这五位剧作家的思想的激烈交锋,首先是一件痛快的事情。从舞台讨论到文本,从文本讨论到社会,从社会讨论到哲学,完全是百年以来伟大戏剧人灵魂光芒的集中体现。
更有意义的是,导演让这五位的思路不仅体现在了语言中,更穿插在了舞台表现之中,形式和内容有着巧妙的统一。
从一开始就营造的间离感,对于社会现象的批判,荒诞无序的文本和行动,最有趣的是,不管是角色人数还是结尾时的表述,都指向了皮兰德娄最为著名的那本《六个寻找剧作家的剧中人》。
打出高分,是因为他给了我个人极大的审美乐趣,然而这样的审美乐趣确实建立在对剧作家本身的了解。所以,即便我如此盛赞,也还是只推荐对于戏剧史有一定了解或者兴趣的观众来观看。(10月16日14:30场)
安妮(戏剧制作人、剧评人):9分
《戈多医生或者六个人寻找第十八只骆驼》是自第四届乌镇戏剧节的22个特邀剧目发布开始,我就最为期待的一个作品。毕竟是苦读戏剧史的孩子,看到这样的剧名真是兴奋不已,况且前面还加上了林兆华父子的名字。
大导一直说,想试试“不像戏剧的戏剧,不是表演的表演”,就《戈多医生》来说,这个想法算是成功实现了。
《戈多医生》在100分钟的时间里基本梳理了20世纪西方戏剧发展脉络,并将最负盛名及争议的五位剧作家——乔治·萧伯纳、路易吉·皮兰德娄、布莱希特、尤金·尤奈斯库、萨缪尔·贝克特放进一个精神病院,让他们相互解读、对掐。演员拿着剧本以超快的节奏噼里啪啦地舌战,他们的那些疑问、困惑、戏谑不就是我们在读戏剧史时内心的那些OS吗!
作品中加入了大量即兴段落,原本生涩的戏剧流派理论在不断的间离跳出中生动有趣接地气,观众也非常给力,大大方方地“挂”上戏,和舞台上的演员对话、向剧场发问。演出以扮演导演的演员说:“我们再来一遍带观众对词”开始,以全程拿本儿读词、向导演提问贯穿,以“明天这个时候还有一场带观众对词”结束。整场“演出”中,演员几乎都坐在桌前,说“不是表演”,却又像是一出的的确确的话剧。
我觉得,《戈多医生》是一出献给戏剧人以及每一位热爱戏剧的观众的戏,坐在观众席默默接梗满满感动,也感受到主创们对剧场的款款深情。(10月15日14:30场)
奚牧凉(松果戏剧记者,90后评论人):8.2分
大导上半年就已排出的“读剧本”剧《人民公敌》的升级版。好就好在,本剧剧本选得对路(故事性薄弱),完成度又很高,林熙越将父亲的理念实现了精当的落地。然,本剧最好的开头部分,类似相声的“现挂”,只持续了短短十分钟左右,随后本剧又回到了“假即兴”的传统戏中戏中去了,一方面,为了即兴而即兴,一方面,为了便于观众观赏“不像戏的戏”,反而排了一个“像戏的戏”。
这是大导近年(至晚从2013年的《隆福寺》开始)完成度最高、实验最为成功的一部作品。但这并不意味着大导“不像戏的戏”的追求便就此实现,相反,可能本剧在向我们昭示着,“不像戏的戏”这条未知的前路,仍然漫长。(10月16日20:00场)
杨小乱(戏剧推广人,剧场摩天轮):8分
这是一部有着很长名字的戏,里面的“戈多”、“六个寻找”这些词,让熟悉戏剧的人还是能感觉到什么。这部戏的剧本原本载于一本叫《欧洲:一堂丰富的人文课》这么一本介绍欧洲历史和传统的畅销书里,所讲述的是几个精神病分别认为自己是萧伯纳、皮兰德娄、布莱希特、尤涅斯库、贝克特这五位20世纪欧洲最重要的剧作家,让他们以学术的口吻相互挖苦对方,大量的专有名词让我们看到了20世纪戏剧文学的突飞猛进,但也让非戏剧、文学类专业的人望而却步。
这场演出被导演林兆华定义为“不像戏的戏”,则是让演员们坐成一排后开始读剧本。在场刊里有说,“最好的表演是不演,最好的设计是不设计”整场演出基本上所有的人员都处于一个自然的状态,一边读剧一边插科打诨,看似凌乱的场面充满了好玩好笑的点,其实还有很多与这几位剧作家和作品相关的梗被埋在其中,知道的就能会心一笑。这样的处理方式,其实和剧作本身一样,利用荒诞又搞笑的方式,将那些专业词汇和知识拉下神坛,告诉我们这些也许都是那第十八只骆驼。(10月15日20:00场)
排练照
王润(资深文化记者,大小舞台之间主编、剧评人):7分
这不是一部给普通观众看的戏。
如果不熟悉西方现代戏剧史,以及布莱希特、萧伯纳、皮兰德娄、贝克特、尤内斯库几位戏剧大师和他们的戏剧观念,那么剧中大部分台词听起来就像天书。
这也并不是一部想给专业人士看的戏。
一位做好了准备特别想好好听听这几位大师对话和理念的戏剧人,对戏中间各种插科打诨感到忍无可忍,恨不得提早离场。
我问大导为什么要导这样一部戏?他半真半假说道:“我希望大家看完这部戏之后,对戏剧就没兴趣了。”
我问林熙越为什么要这样导这部戏?他什么也没说。但“戏剧就是游戏”“我就是想要排不像戏的戏、没有表演的表演”这些他父亲林兆华的经典观点,全都体现在这出戏里。
我问黄磊为什么要和陈向宏一起投资做这部戏?他眼里似有泪光:“这是我们为戏剧尽的一点孝心。老爷子怎么开心怎么来!”
我也无法客观评论对这部戏的感觉,因为从这部戏的导演、艺术总监林兆华,还有他的儿子、执行导演林熙越,以及台上的每一位演员,我都好喜欢。看这样一群人,在舞台上演一出“排戏”,就像在排练场里看他们排戏一样,全是喜悦和乐趣。所有的小细节,都云淡风清,又意味深长。
尤其那个如神来之笔的结尾,唤起无限遐想,真想大喊一声:“好妙!”但又什么也没说出来。那种感觉,真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本来想给更高一点的分数,但为了尽量客观,扣掉了几分情感分。林熙越说,只呈现了百分之七十,那我就给七分吧。(10月16日20:00场)
齐伟(文化记者,剧评人):5分
如果按照剧本3分,导演3分,演员3分,机动分1分的分配来说,《戈》除了迪特里希·施万尼的这个剧本可以获得3分之外,导演和演员只能都给1分。严格的说,导演和演员既没有功劳也没有苦劳,似乎有些随随便便就把观众给打发了。
五个“病人”病在何处?虽然穿着病号服,他们的举止表现怎么看都无异于正常人,即使要表达他们是被世人或者某些机构判定为“病人”,也需要最基本的说明:比如思考是病,做戏是病;或者世界才是病人,他们独醒。没有对“病人”和“正常世界”之间冲突的最起码交代,病人这个设定完全没有意义。
跳脱的作用是什么?也许为了使这出“文人戏”不至于太晦涩无聊,导演才使用了这种方法,试图缓解大规模深度哲学讨论带来的脑损伤。但是有跳脱就要有反差——演员“自我”和所饰演角色的反差,演员做剧本朗读这个场景和故事中精神病院这个场景的反差——如果没有这些反差,戏里戏外都一个样子,那戏在哪里?正如顾客去餐厅是为了吃饭,而不是看厨房怎么炒菜,观众到剧场也不是来看演员们排练的。
最后“病人们”都发现自己是皮兰德娄,而皮兰德娄最著名的作品《六个寻找剧作家的角色》,就是在讨论角色和演员哪个更真实,生活的现象和本质如何对立。而这个关键点显然没有被导演抓住。其实如果能让演员和所饰角色发生跳脱反差,而且能驾驭好六个角色之间的矛盾,以及角色与六个演员“自我”之间的矛盾,这将是一部伟大的作品。如庖丁解牛般梳理这些现当代戏剧流派和其哲学体系非一般人能力所及,排演这样一部深邃的作品如何能避免枯燥而做到纲举目张深入浅出也是对于导演不小的挑战。所以,选择这个戏来做需要莫大的勇气和自信。
其实单说文本的话,这个故事真让人喜欢。尤其是结尾处,五个病人都声称自己是皮兰德娄,而“第十八只骆驼”和“戈多”的梗则将剧中的讨论盖棺定论:我们的共同之处,在于缺少同一个等不来的世界。(10月15日14:30场)
如果想要了解“观剧评审团”的来由,请戳这里⤵️:
“观剧评审团”第四届乌镇戏剧节特别篇来了。在这里,我们好坏直说。
每期“观剧评审团”第四届乌镇戏剧节特别篇,将会邀请至少5名戏剧评论人、媒体人或研究者,就在本届乌镇戏剧节新近结束演出的剧目,每人给出至少200字的简评,以及一个0-10分的分数:10-8分为非常优秀,8-6为优点居多,6-4为平庸之作,4-2为缺点居多,2-0为非常糟糕。好戏坏戏、国内国外,共用一套评价系统。
“观剧评审团”第四届乌镇戏剧节特别篇将于安妮看戏、大小舞台之间、好戏、剧场摩天轮、松果生活五家专业权威戏剧新媒体同步呈现。因我们对戏剧共同的热爱,我们愿带您在乌镇戏剧节的水乡戏梦中,不仅畅享热闹,更能通晓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