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是关于人生问题的哲学理论,它探讨人生的目的、意义和价值,它的表现形式通常是智慧箴言式。在古代诗词中常有很多富有哲理的名句,比如苏轼“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李白“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等,但要说到最值得人们谨记的还要数晏殊这句“不如怜取眼前人。”
这句词出自于晏殊的《浣溪沙》,全文如下: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酒筵歌席莫辞频。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这是一首伤别之作,词人由景物的消歇想到人生的短暂,因而劝人们不要登高赋愁,而要珍惜眼前的美好,及时行乐。
上片抒发离愁别绪。“一向年光有限身”,此句劈空而来,语甚警炼,说年光易逝,生命短促。“等闲离别易销魂”,这句是说正是因为人生短暂,所以人们才更加重视欢会,即便是寻常的离别也容颜让人销魂。这两句话说出了一个普遍的人生哲理。
“酒筵歌席莫辞频”,这句是词人的自我慰藉之语。既然年光有限,离别常有,而离愁又令人如此痛苦,时常羁绊着人的情思,因此不妨及时行乐,沉醉于欢宴之中。词人在抒发离愁之余又融入了旷达疏放情愫,把离愁表现得更加深刻。
下片紧承上片,更进一步阐述及时行乐的思想。“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这两句为词人对相思离别的设想之词:既然离别无可避免,那么登高念远也于事无补;而离愁使人愈发敏感,看到那满地落花,也会加重他的伤春之感。
接着词人的笔锋一转,说:“不如怜取眼前人”,这一句化用元稹的“还将旧来意,怜取眼前人”,说伤春怀远,徒增烦恼,不如面对现实,怜惜眼前之人。
这首词是词人词作中的别调,词人一改闲雅蕴藉的风格,取景甚大,全词呈现出一种深刻沉着的意味,特别是最后一句更是至理名言,值得我们谨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