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一位女性朋友闲暇调侃,说假如发生大饥荒,家里有饿得奄奄一息的母亲、儿子、儿媳,没办法只得外出逃荒,在距离有人烟的集镇二十里的地方,你乞讨了一个够一个人吃的窝头,谁吃了就能挣扎到集镇活命,没吃的肯定死路一条,这时候你觉得应该把窝头让给谁吃呢?
女性朋友的第一反应就是抢答——我把窝头掰碎了分给大家一起吃不行啊,得到否定的回答后,她犹豫了半天才吞吞吐吐地说,那只能给儿子吃了,母亲和我都上岁数了吃了也没意义,儿媳饿死了还能再娶,只有儿子年轻力壮的,吃了窝头有力气跑到集镇,没准还能弄到吃的回来救大家的命,就算只剩他一个人也能慢慢发展,起码以后娶妻生子传承香火也都有了指望。
谈笑之余细细回思,这类选择题其实非常残酷,但也把人类精神世界中最伟大的一面展现了出来,那就是奉献。
先来看看在浩瀚无垠的汉语词典里,对奉献二字的解释:
奉献:“奉”,即“捧”,意思是“给、献给”;“献”,原意为“献祭”,指“把实物或意见等恭敬庄严地送给集体或尊敬的人”。两个字和起来,奉献,就是“恭敬的交付,呈献”。
而在百度上的基本解释是:奉献主要是为别人默默付出,心甘情愿,不图回报。
不知大家看出来没有,百度上对奉献的解释是加了帽子的,那就是“不图回报“;相信这也是普罗大众对奉献二字的基本认知了。
但是我倾向于相信汉语词典里的解释——把实物或意见等恭敬庄严地送给集体或尊敬的人,也就是说,只是提到了付出,但并没有说是否要有回报,进一步的理解就是可以要求回报的权利,也可以不图回报。
本文并没有细抠字眼的意思,只是想表达一种观点——有关奉献,图不图回报,完全是两种不同的境界。
现在的人们谈起奉献二字很多时候都是嗤之以鼻,因为大多数人对奉献的理解都是百度上的基本解释,为别人默默付出,心甘情愿,不图回报——这种境界是大多数人做不到的,因为自己做不到,所以也就不相信别人能做到,尤其是在当下物欲横流的社会环境下,即使媒体大张旗鼓地表彰一些无私奉献的模范人物,也不会相信其人真有如此伟大,就算相信,那就只能被当做神灵一样去膜拜祭奠、被当做传奇一样去赞叹了——比如佛祖的割肉饲鹰、比如二十四孝中的卧冰求鲤等等等等。
其实真正不图回报的奉献在现实社会中是存在的,但是这样的人却往往背着另类或者有碍观瞻的污名,如果被媒体发现且报道了,很多时候不但没有崇拜和赞扬,反而不被大多数人所接受,有时候甚至还会遭到刁难和指责。
比如退休后搜罗了几百条流浪猫狗在家里喂养的老人,却经常被邻居以弄脏了环境为由报警投诉;比如把流离失所的孤寡老人集中赡养的民办敬老院,却经常被执法部门盘剥克扣;比如自愿把自己的遗体捐赠给医疗机构的垂死之人,却经常被家属想方设法地阻挠。山村代课老师拿着低工资教书育人,却经常被家长呵斥打骂。。。等等等等,这样的实例其实是举不胜举。
如果不从官方政治正确的角度去考虑,这样的事情仔细想来也不怪异,其实也都是普通百姓大脑中的天人交战,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奉献而不图回报,从根本上说可以是作为一个人的最高精神境界,每个良知未泯的人都是极端崇拜这种境界的;但是当我们周围真的出现了这样的人或者这样的团体,你又会把他(或他们)当做怪物来看待,所谓物以类聚,当一个社会出现了另类的时候,尽管有些另类都可以当做偶像来崇拜了,那还是理所当然地被视为另类。
这种现象确实是很令人沮丧的,这也是我为什么倾向于汉语词典里对奉献的解释,反而更符合普罗大众的内心所愿。凡事都分两方面,既然是奉献,我想作为正常人都是乐意去做的,但是是否希望得到回报,那是各人的选择。而这个社会最基本的付出形式都是需要等价回报的,这类奉献更确切地说应该叫做交易或者交换。
信徒到寺院烧香拜佛捐点香火钱,是希望交换自己祷告的事情能够实现;
富豪建立慈善基金到处修路补桥,大多是把肮脏赚来的钱洗白来树立自己高大上的社会形象;
即使是最被认为有奉献精神的教师,除了辛苦地教书育人,也必须要有工资奖金养家糊口,不然谁会白白当个园丁?
即使再回到和那位女性朋友调侃谈到的那个如何分一个窝头的故事,如果用奉献来解释的话,作为当事人唯一的选择也是没错的,不惜奉献几条人命,也只是让儿子能够把家继续传承下去。这种希望的回报如此直接而震撼,这样的奉献何尝不是人性中最伟大的境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