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励志人生 > 名人名言 > 一无成语-三国成语故事:悔之晚矣

一无成语-三国成语故事:悔之晚矣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0-11-23 19:06:01
阅读:
最新资讯《一无成语-三国成语故事:悔之晚矣》主要内容是发生在董卓进入洛阳之后,相关人物分别为李肃、吕布和丁原。原文如下:一刀砍下丁原首级,大呼左右:“丁原不仁,吾已杀之。-一无成语,现在请大家看具体新闻资讯。

(灿烂海滩原创作品,严禁转载)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三回,发生在董卓进入洛阳之后,相关人物分别为李肃、吕布和丁原。原文如下:






(李)肃曰:“贤弟有擎天驾海之才,四海孰不钦敬?功名富贵,如探囊取物,何言无奈而在人之下乎?”布曰:“恨不逢其主耳。”肃笑曰:“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见机不早,悔之晚矣。”布曰:“兄在朝廷,观何人为世之英雄?”肃曰:“某遍观群臣,皆不如董卓。董卓为人敬贤礼士,赏罚分明,终成大业。”布曰:“某欲从之,恨无门路。”……肃令叱退左右,告布曰:“此是董公久慕大名,特令某将此奉献。赤兔马亦董公所赠也。”






布曰:“董公如此见爱,某将何以报之?”肃曰:“如某之不才,尚为虎贲中郎将;公若到彼,贵不可言。”布曰:“恨无涓埃之功,以为进见之礼。”肃曰:“功在翻手之间,公不肯为耳。”布沈吟良久曰:“吾欲杀丁原,引军归董卓,何如?”肃曰:“贤弟若能如此,真莫大之功也!但事不宜迟,在于速决。”布与肃约于明日来降,肃别去。是夜二更时分……(吕布)一刀砍下丁原首级,大呼左右:“丁原不仁,吾已杀之。肯从吾者在此,不从者自去!”军士散其大半。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董卓进入洛阳后,企图废掉少帝刘辩,改立陈留王刘协为帝,遭到荆州刺史丁原的强烈反对。董卓正待发作,却发现了丁原身后的吕布,心生胆怯。第二天,丁原率部与董卓对阵并将其击败。董卓派遣李肃来到吕布军营,以赤兔马及金珠、玉带引诱吕布。吕布答应归顺董卓,并在当天夜里将丁原杀死。但吕布杀死丁原的卑劣行径,引起丁原将士的不满,大部分将士纷纷离开吕布而去。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李肃口中的“悔之晚矣”,意为后悔已经晚了。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东坡诗话》中的“贤妻诲我深矣。果然人不知书,如长夜漫漫,一无所见。我今年未三十,须发将白。若不读书,悔之晚矣。”






小说中董卓招降吕布及吕布诛杀丁原的故事情节,在历史上的确发生过,但过程却大相径庭。《三国志·吕布传》载:“董卓入京都,将为乱,欲杀原,并其兵众。卓以布见信于原,诱布令杀原。布斩原首诣卓,卓以布为骑都尉,甚爱信之,誓为父子。”《三国志·董卓传》称:“卓又使吕布杀执金吾丁原,并其众,故京都兵权唯在卓。”从这两段记载来看,董卓策反吕布是真,李肃前去劝降吕布则是小说作者的虚构。






小说的这段描述中还有两处的虚构。首先是丁原担任的职务。在小说当中,丁原的职务是荆州刺史,而在真实的历史中,此时的荆州刺史是王睿,丁原的职务是执金吾。这个职务掌管中京城的北军,地位特殊。故此,董卓才会利用吕布将丁原除掉,以扫清自己专权的障碍。






至于小说中提到的吕布杀死丁原后将士们“散其大半”的说法,也并非历史的真实。真实的情况是大部分隶属丁原的将士都跟随吕布一起投靠了董卓,这其中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后来“五子良将”之一的张辽。据《三国志·张辽传》载:“汉末,并州刺史丁原以辽武力过人,召为从事,使将兵诣京都。何进遣诣河北募兵,得千余人。还,进败,以兵属董卓。”为何张辽等人有如此举动呢?原因很简单,当时的董卓是奉诏进京,而且救过少帝刘辩和陈留王刘协,是有功之臣。而董卓除掉丁原之举,也被不少人认为是正义之举。故此,张辽及丁原所属的并州籍将士都转而依附了同乡吕布。


参考书籍:《三国志》、《三国演义》


励志人生网欢迎您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