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第一次看茨威格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上大学的时候,那时尚未品尝过人间烟火,每天醒来七件事:琴棋书画诗酒花(欣赏别人的)。
这样一部中篇小说,在那时的我看来和郭敬明的《梦里花落知多少》没有多大差别。就是觉得,爱,让人生疼。
那时候,我以为的爱,就是那样纯粹而心碎的感觉。
后来,离开校园,参加工作、结婚生子,经历过的艰难时刻数不胜数,人也越发地现实起来。身边人谈得越来越多的是房子、车子、票子。情啊爱啊都变成了浮云。
所以当我再次看这篇小说时,心里满是疑惑,这世上还有这样为了爱情付出一切的人吗?还有这样偏执到近乎病态的爱情吗?
尤其是这些年随着新媒体文的发迹,女权主义越发觉醒。主流媒体宣扬女性要经济独立、思想独立,要有钱、要有单身力,那些为了爱失去自我的女人除了被说傻,还会给人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
直到最近在七堇年的《平生欢》里看到这么一句话:
那般舍身投入,以后竟然再没有过——也许是因为,那时的我除了感情之外一无所有。一个一无所有的人,轻言倾其所有,何等容易。
我才恍然回神,那些曾经无怨无悔倾其所有爱过的,不就是我们的青春吗?
02.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是奥地利作家。他出生在一个富裕的犹太家庭,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很小的时候就展现出惊人的写作天赋,16岁发表了第一首诗,20岁出版了第一本诗集。
他的人生,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自愿入伍,从事反战工作,创作了一系列的反战作品。
好景不长,1933年希特勒上台,犹太知识分子受到迫害,他的作品被焚、遭禁,1934年被纳粹驱逐,相继流亡英国和巴西。
他的人道主义理想被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炮火催毁,看到战争所带来的劫难,他十分痛苦,万念俱灰。终于,在1942年2月22日,茨威格和妻子在里约热内卢附近的公寓服用镇静剂结束了生命。
《一个陌生女人来信》正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茨威格思想转折期的代表作。
小说讲述了一个陌生的女人,在她31岁生命弥留之际,在先她一步死去的儿子的床前写下一封长信,向一位著名的作家R先生,道出了自己从13岁到31岁,对这位作家的痴恋和18年间因爱而不得所承受的心酸。
- 一.我爱你,与你无关
信件开头的称呼,陌生女人这样写道:“你,一直都不知道我存在的你啊!”
简单的一个称呼,一个单恋者内心所承受的痛苦跃然纸上,这句话贯穿着陌生女人与作家在不同时期的相遇。
初识作家时,他是一位25岁的英俊少年,风流倜傥,颇具绅士风度,在陌生女人还是个13岁的小女孩时,搬到了她家的对面。
在遇到作家之前,陌生女人形容她的生活一团乱麻,父亲早逝,与母亲过着穷酸而深居简出的生活,那日子“就如满是灰尘和潮湿的地窖一般”。
直到认识作家的那天起,她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生命。
对于一个生活在狭小世界的小女孩来说,生命中突然出现这样的一位异性,就像是伊甸园里的禁果,充满了诱惑。
此后,这个13岁的小女孩把她全部的精力都用来窥视作家的生活。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在楼下的大门口与作家撞了个满怀。小女孩被作家温柔的目光、含情脉脉的微笑、轻柔的声音深深地吸引了,然后无可救药地爱上了他。
可是她只是一个13岁的小女孩,只能把爱藏在心里。因为爱慕,她干了很多傻事,亲吻作家摸过的门把手,用嘴唇感受作家随手丢在门口的烟头,每天从门缝里偷窥作家的一举一动……
这是小女孩童年最幸福的时光,这种幸福在她16岁的时候,因为母亲的改嫁戛然而止,她们要从维也纳搬到因斯布鲁克继父的家。
在离开的最后一个晚上,小女孩在寒冷中等了作家一个晚上,她想要作家留下她,当他的女仆也好,奴隶也成,最终却等来作家怀抱着一个女人一起归来。
是的,作家并不缺女人,她一直都知道。
但年少时的爱,就是那么不顾一切,明知道你不爱我,我还是爱你;明知道我不会是你的唯一,但是我仍然把你当成我的唯一。
- 二.为了你,我愿意和全世界为敌
陌生女人的继父家境殷实,而且是一个性情温和的人,把她当亲生女儿一样看待。
为了回到作家的身边,成年后她拒绝了继父的援助,独自回到维也纳,所有的人都不理解她为什么要这么做。
回到维也纳,她在亲戚家的服装店当店员。每天下班后都会去往作家楼下的窗户下,只为了能见上作家一面,并让他爱上她。
此时的小女孩已经出落成一个漂亮的少女,她成功地引起作家的注意,但作家却一点都认不出她来,她失望至极,她的一生都在忍受作家没有认出她的命运。
即便如此,她还是飞娥扑火般地,把身体献给了作家。
对于作家而言,她不过是他几百个女人中的一个,是他无数次猎艳中的一个猎物。对于陌生女人来说,这一次献身,便是对自己的承诺,她将永远属于作家。
陌生女人怀上了作家的孩子,她要把孩子留下来,因为这是她和作家的孩子,是她能抓住的唯一可以和作家产生长久关联的东西。
在孩子出生的前几个月,为了不让亲戚觉察到,她无法再去店里上班。她没了收入,也不能找母亲要钱,家里人一定不能容许这个孩子的存在。
她在穷人医院生下了孩子,在那儿,她遭受了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折磨。
为了爱,就算是失去全世界,她也义无反顾。
- 三.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有恃无恐
为了能让孩子像作家一样跻身于上流社会,陌生女人不惜委身于一个个有钱的男人。
陌生女人长得很漂亮,信中她写道:“每一个和我发生关系的男人都喜欢我,他们都很依恋我、爱我。亲爱的,只有你是个例外。”
在感情世界里,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总是有恃无恐。
那些有钱男人向她求婚,都被她拒绝。她要为作家保持自由之身,幻想有一天,作家会再次召唤她。
这个时刻终于被陌生女人等到了,她们再一次缠绵在一起。
但是作家依然没有认出她来,他想不起她是那个13岁的小姑娘,想不起她是那个和她曾经度过几个夜晚的女人,他只是把她当成了一个妓女。
离开作家公寓的时候,她碰上了作家的老仆人,那个只在她少年时代见过一面的老仆人认出了她。那一刻,她的心碎了。
可这就是陌生女人爱的那个人啊,她爱的就是“你的这种热烈而健忘的样子,爱的就是你到处留情,不专注一人的样子。”
因为这样无怨无悔的爱,陌生女人在生命弥留之际,仍然觉得在这个世界上,作家是她唯一的依靠和依恋。
她给作家写下这封信,向作家诉说她的一生,并不是要让作家感到愧疚。她不需要作家的同情,也不需要作家回报相同的爱。
她只是请求,作家能相信她所说的话,相信她对作家的爱以及所付出的一切。
- 四.红尘自有痴情者,莫笑痴情太痴狂。
陌生女人对于作家R先生有着近乎病态的痴迷。她爱得深沉,爱得痛苦,爱得绝望,却从来不愿意醒来。
即使作家那么的无情,她仍然处处为作家着想,知道作家不想被责任束缚,她不愿意用孩子来要挟他;在生命即将走向终点,她也不想作家因为看到她的信而感到痛苦或悔恨。
她有好几次改变命运的机会,在继父那里,她会成为一个无忧无虑的富家小姐;在她献身给一个帝国伯爵时,她会成为一个拥有荣华富贵的伯爵夫人……
但最终她为了心中的爱,为了那份执念,孤独地病死了。
世上的爱情,凡是太过绝决的,往往都是悲剧,虽然不一定付出生命,但是一定会付出代价。但不正是因为这样的绝决,才让我们感受到爱情的纯粹吗?
这样纯粹的爱情,不正是我们青春年少所追求的吗?
只是这样的纯粹,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越来越不相信,越来越难以感动,这大概就是成长吧。
只是这种成长,说不上好也说不上不好,毕竟这世上多的是如你我一样的饮食男女。
或许你会为陌生女人感到不值,感到痛心。但是,我始终认为,评判一件事情值不值得,不是只有一种标准的,有些人真的是因爱而生的。
正所谓,红尘自有痴情者,莫笑痴情太痴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