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废纸帮”,关注最美书人书事
2013年上映的《一代宗师》这部片子,十年磨一剑,堪称王家卫先生功夫电影的经典。
这部片子由于有徐浩峰先生的加盟,增加了非常多的可供品鉴的功夫细节。徐浩峰先生最早出名,不是因编剧或导演,而是因他的“江湖地位”——他曾经帮一位名叫李仲轩的老人写过一本回忆录。没错!就是大约十五年前在武术圈内赫赫有名的《李仲轩拳意述真》,一部笔者认为可以指导形意拳练习者至少5到10年的奇书。后来这部书公开出版,在原作的基础上又续写了很多内容,名字叫做《逝去的武林》。
徐浩峰先生文笔好,又颇有江湖气,所以《一代宗师》的台词也非常有韵味。引用频率非常高。
《一代宗师》虽然只是一部电影,对武术爱好者和武侠粉却有很多值得深挖和赏鉴内容。但由于大多数人离真正的武术圈还比较远,如果有圈内的人来做一些赏鉴引导,将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这正是今天我们再赏《一代宗师》的原因。
功夫,两个字。一横一竖。
好事君注:这句话在武术中有多种理解,片中的理解是:功夫的高低用横竖区分,横(躺下)的那个人输了。
从练法的角度,横是指两手通过腰身横向联络,俗称通背劲,劲能通背是功夫高明的表征。北方还有专门的通背拳(又称通臂拳)。
一条腰带一口气。
好事君注:过去练拳要扎腰带,把腰部束紧,这样腰部坚挺,有利上下之力贯通,同时也有保护腰部的作用。过去练武,外家喜欢练力气,举石锁,练大关刀,都容易闪腰。扎紧腰带,有保护腰椎的作用。
一条腰带一口气,是较一口丹田气。不是憋气的意思。
五虎下江南
五虎下江南是武术史上一个真实事件,具体是指擅长太极,形意八卦拳的傅振嵩,擅长铁砂掌的顾汝章,自然门的万籁声等五位北方武术大师南下传功的事迹。由于北方战乱凭仍,他们到相对安宁的南方发展武术事业——这有个人谋生的意味,但总的来说也是很有爱国意义的。
王导拍这部电影的初衷,据说是他当年在香港看到武馆一条街,深受触动,试图追怀当年这些因为战乱被迫南迁到香港的武师的生存状态:他们彼此间是否存在种种冲突?是否有感情纠葛?应该来说这样拍下来,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本土故事。
王导是个非常强调基本功扎实的人。他开始大量调查研究,走访了全国各地的武术门派、名人,寻找他们南迁的轨迹。他采访的包括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拳,八极拳,很多很多。最后他找到了一个点,就是三十年代的“五虎下江南”事件。
电影中的宫宝森先生,原型是尹派八卦掌大师山东宫宝田前辈。(宫宝田前辈师从尹派八卦掌创始人尹福大师,尹福是光绪皇帝的武术老师,宫宝田是溥仪的武术老师,尹派号称两代帝师。)宫其实不是五虎之一,来的是傅振嵩。
因为五虎下江南是发生在广州,没办法跟原本想说的香港武馆一条街的故事衔接上。从国内电影市场的角度来说,应该说描述北人南迁的壮阔历史,相比描写香港武馆一条街的历史,受众更多。所以他做了一些艺术加工和改编,比如后半部开始描写几位北方武术家流落到香港后发生的故事。
咏春拳真正扬名是在叶问南下香港传拳后的若干年,他的弟子在国际上将咏春传播开,直到李小龙演电影出名后,才在南方如日中天起来。当时,咏春应该还不是南方名声最大的拳种。南方有非常多,非常好的名拳。比如洪、刘、蔡、李、莫等,当时名气都非常的大,习练的人也更多。
其实我个人更希望王将此片聚焦于北方武师们因为战乱漂泊到香港,在香港挣扎求存的故事,里面有抱团互助,有血腥斗争有家庭温情,有恩爱纠葛……这样无疑历史价值更高。但王家卫的电影素来光怪陆离,天马行空,指望不上。
本片以叶问一对多的一场精彩打斗开场,这场打斗当然是宫先生故意安排的,目的就是要看叶问有没有资格接他的班,做南方武术界的魁首。
好事君注:如以声望论,民国时期声望最高的几大拳应是八卦拳、八极拳、太极拳和形意拳。这种声望值与拳术的高低无关,与社会经济地位有关。
八卦拳出身宫廷,出过尹福、宫宝田两位帝师,地位最高。形意拳巨擘李存义、张占魁都曾拜在董海川门下学八卦拳。
(八卦拳确实在格斗和功法上有其独特之处。据说李存义也是败在董海川手下才跟董学习八卦掌的。遗憾的是今天练习八卦掌的人,已很少去思考八卦掌究竟比之前的武术有什么革命性的变化,所以往往也所得甚少。)
八极拳也出过一位帝师霍殿阁先生,他曾担任溥仪的武术老师。八极拳声望最盛的时候,曾经号称“文有太极安天下,武有八极定乾坤”。
接下来是太极拳,杨氏太极拳创始人杨露禅先生,曾经在端王府教拳,后来又在善扑营教拳,相当于禁军教头。
形意拳一门的拳师,社会地位相对较低,当时社会地位最高者应该是孙禄堂先生,他曾经做过民国总统徐世昌的幕宾。相比其它几宗而言,地位就要低得多了。
马三伤人以后,与师父宫先生有这样一段有趣的对话。
宫宝森:你知道,为什么刀得有鞘?
马三:因为刀的真意不在杀,在藏。
宫宝森:你的刀太锐,得在鞘里好好藏藏。
马三:我的鞘,就是师父您。您在,我出不了乱子。
宫宝森:我藏不住你,十年之后再成名吧。现在就离开佛山。赶不上火车,我就打断你的腿!
好事君注:刀之所以得有鞘,因为刀是利器,如无鞘则无法佩戴,伤人伤己。宫先生是提醒马三不要锋芒太露,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过刚易折。而马三一直以宫的衣钵传人自居,认为除了师父,他无人能敌。他认为自己出手是维护了师父的地位和尊严,并不理解师父要选择一位南方拳师接班的深意。不想师父对他挑起南北之争的鲁莽行为十分恼火,认为他还需要沉淀,赶他回东北。马三失去在南方扬名和继承衣钵的机会,深受打击,这埋下了马三后来背叛师门的伏笔。
接下来是叶问跟宫先生接手前,金楼几位风尘侠隐为了帮助叶问增进对北派武术的了解,给叶问喂招的一场大戏。
第一个出场的是三姐,她用八卦掌给叶问解说了八卦掌的来由是刀法,善攻偏门。她的解说非常重要,让叶问了解八卦掌的特点。八卦掌削、挂、挑、抹的手法很多,也确实极尽刀法之妙。其实运掌如刀是程派八卦掌的特点,因为王家卫导演一直接触的是程派八卦的韩燕武老师,后来也是韩担任本片八卦掌的武术指导。真实的尹派以穿掌著称,似乎应以剑为喻。
这里叶问说了一句非常广东的台词:拆祠堂。
叶问:三姐,试手而已。用不着拆祠堂吧。
三姐:哼~祠堂拆过无数,没什么稀奇。叶先生,八卦手黑,小心。
拆祠堂在广东话里面是隐喻断子绝孙的意思,因为三姐在这一段里面广泛运用了撩阴手和暗腿去攻击叶问的“祠堂”。但其实八卦手黑,主要还是指八卦出手隐蔽,有“出手不见手,拳打人不知”的特点。如论撩阴手,各家都有,并非八卦拳所专美。
好事君注:三姐的扮演者周小飞女士,全国武术表演冠军,程派八卦掌韩燕武老师的弟子,韩的老师是刘敬儒先生,骆兴武一系的高徒。国内最早在央视推广八卦掌的节目,就是刘敬儒先生主讲和演示的。刘敬儒先生这一支还出过一位著名武术演员戈春燕,她参拍过国内最早的武术电影《武林志》,跟李连杰同时入选北京武术队,当时她是女队队长。与李连杰不同的是,戈老师后来走的是武术继承和传播之路,而非演艺之路。
第二个出场的是账房瑞先生,由刘洵老先生饰演,刘老从小学习京剧,曾受教于京剧名家李万春,盖叫天等名师。他80年代赴港发展,在大学从事戏曲教学和演艺工作,他有一个很有名的学生也是演员,叫罗家英。大家可能比较熟悉刘老演过的两个著名太监,一是在徐克的《笑傲江湖》里面,一是在周星驰的《九品芝麻官》里面。
刘洵老师虽然没有练过武术,但有极好的京剧和演艺功底,他平时是一个文质彬彬的账房先生;一旦动武,却又尽显出武人的威煞。对形意拳的动作和气势把握的非常准。
第三个出场的是勇哥,由刘家勇先生饰演。刘家勇先生应该是本片中唯一一位真正的武林中人。他练的是洪拳,自己开有洪拳武馆,也是香港中外洪拳国术会馆的永久馆长。刘家勇先生是刘家班班主刘家良先生的外甥。他参演过成龙的《醉拳二、三》。
刘家勇先生在极短的一段时间内,充分展示了南派洪拳龙、蛇、虎、豹、鹤五种形态的拳法,大家如果仔细看会发现他确实武功很好,身法比梁朝伟要快得多。
里面的台词也很有趣,描述了洪拳跟咏春拳的经典争议。咏春是在洪拳之后出现的,当时洪拳狭清代天地会反清复明的庞大组织之威,在南方极为兴盛。咏春刚出来的时候,因为结构紧巧,常被讥笑为女人拳。又因为招数简洁,只有摊,膀,伏三种手法,所以被勇哥笑话叶问只有三板斧,而叶问则笑话勇哥是杂货铺,因为洪拳套路繁多,有些是为了表演,颇不实用。最后简洁有效的咏春三板斧大行其道,而过于复杂的洪拳渐渐衰退。
接下来,宫先生终于正式与叶问搭手。过去比武有文比有武比,文比并不是比文化水平,而是搭手。武比则是直接对打,死伤勿论。相对武比来说,文比不容易受伤,同样能够分出高下,所以很受欢迎。南拳和北拳都有这种比试方法。
好事君注:后来徐浩峰先生拍《师父》和《箭士柳白猿》等电影时,为了达到比较惊悚的艺术效果,设计了持刀搭手的桥段。实际上比武的目的就是在相对安全的条件下决出高下。执刀增加了搭手的危险性,与搭手的目的背道而驰。可以看出,徐浩峰先生在从事导演事业以后,实际已经背离了他早年所宣称的 “要通过电影的方式将真正的,原汁原味的武术家搏斗、武术人的生活介绍给观众”的初衷,改为用一些学院派的夸张表演和戏剧冲突来增强影片的吸引力。窃以为,他尚不能用平实的语言、动作和场景来表达强烈的对抗和冲突,这正是其电影作品往往略显生涩和有僵化的戏剧套路感的原因。相比之下,王家卫和李安在这方面的功力则要深厚得多,能够平中见奇。
搭手这段戏里有个有趣的桥段,就是宫先生是拿着一块饼跟叶问搭手,问叶问能不能掰断这块饼。这里考量的是武术家身体的协调性和跟随对方动作做出调整变化的能力,行话叫做“听劲”,考察的是沾连粘随中“随”的能力。
那么在现实中能否实现呢?如果攻的一方不是不顾身法破绽,用无理手乱扯的话,只要守的一方听得准,随得住,对方确实无法把饼掰断的。
好事君注:这里吐槽一下,导演似乎用的是南方的绿豆饼,这种饼极为酥脆,稍微碰一下就裂开,个人以为应该是用北方的那种有柔韧性的大饼才对。
叶问:其实天下之大,又何止南北。勉强求全,等于固步自封。在你眼中在,这块饼是个武林。对我来讲是一个世界。所谓大成若缺,有缺憾才能有进步。真管用的话,南拳又何止北传。你说对吗?
好事君注:叶问这一段台词,确实格局非常的大。一方面隐喻了当时(乃至于当下)传统武术在世界文明的冲击之下,是应继续抱残守缺,还是对外交流,发展变化的疑问。实际当时大家已经隐约意识到,随着枪炮的出现,武术将不再是上阵杀敌的工具,而演变成体育竞技。徒手搏斗将取代冷兵器搏斗。另一方面,也隐喻了后来叶问赴香港发展,将咏春传播到全世界的历史。颇有一语成谶(音衬)之意。
这段台词也反应了民国时期很多武术家的心声,比如形意拳名家刘殿臣在他的《形意拳术抉微》中就直接引用西方的肌肉理论,而不是传统的东方经络学说。
上肢基部宜用力内转二头膊筋与三头膊筋,…………下腿在前者后面之二头腓肠筋与深层之比目鱼筋相伴收缩……
另一位形意拳名家朱国福更是直接学习西洋拳击术,试图思夷长技以制夷。
经典台词: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好事君注:网上一般认为本句出自王少农编写的《李叔同《晚晴集》人生解读》一书“世界是个回音谷,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你大声喊唱,山谷雷鸣,音传千里,一叠一叠,一浪一浪,彼岸世界都收到了。凡事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因它在传递你心间的声音,绵绵不绝,遂相印于心。”
但《晚晴集》原文却是这样的:
80、随忙随闲,不离弥陀名号,顺境逆境,不忘往生西方(印光法师。以下悉同)。
似乎王少勇先生的文章鸡汤味也太浓,反而是被徐皓峰先生单摘出来,觉得余味无穷,余音袅袅。又,再考念念不忘,应出自《朱子全书·论语》:“言其于忠信笃敬,念念不忘。”
点一盏灯,有灯就有人。
好事君注:此句似佛教传灯录之意,传灯即传法。又颇有风雨夜归之人,遥望家中灯火之意。
接下来是宫二小姐跟叶问比武的一场大戏,既是武戏,又是感情戏。一开始宫二小姐咄咄逼人:怕可惜了一屋子的精致。叶问针锋相对:功夫是纤毫之争,真打坏了东西,算你赢。反映出叶问对自己功夫的自信,以及对武术认识高人一筹。
好事君注:章子怡所用的其实不是宫宝田一派的尹派八卦掌,而是程派八卦掌,因为全片八卦掌的武指就是程派的韩燕武,尹(宫)派的高手颇不好找,而且在当代知名度并不高。程派八卦掌的特色是舒展大方,如大蟒钢鞭,劲力雄浑,舒展好看。尹派八卦掌则短小精悍,讲究的是速、小、绵、软、巧,善打干冷劲,抖擞劲。
双方由一开始的互不相让,到打出火花,惺惺相惜,经历了短暂又复杂的感情变化。信息量非常丰富,不能用一见钟情来简单形容。
宫二小姐从一开始为了争胜负,到后来认可叶问的功夫,欣赏叶问的为人,尽情演示八卦掌的精华,希望助叶问一臂之力。叶问也对宫二小姐十分殷赏,并提出“叶底能否藏花,有机会我们再验证”的邀约。这里面既包括了对宫二小姐武功的认可,也包括了对宫二小姐的人品,容貌的仰慕。极为的含蓄,极为的闷骚。非常值得宅男在追求高贵冷艳女王范的时候参考。
接下来双方鱼雁往来,非常的诗意,也非常的浪漫:
叶问去信:叶底藏花一度,梦里踏雪几回。十分的相思。
宫二小姐回信:一约既定,万山无阻。极为的有气概。
叶问还为了去东北赴约,给老婆买了貂皮大衣。要带老婆去,可见叶问对宫二小姐的感情非常的复杂,不是纯粹的男女之爱。好事君其实对此颇有惺惺相惜之感,好事君也觉得,与得到一位女士的身体相比,远远不如与这位女士产生那种惺惺相惜的微妙感情来得美好,来得精致。
遗憾的是,马上进入抗日战争时期,兵火阻隔,双方约定顿成泡影。叶问也陷入生活困顿之中。在这段时间,他不但经历了家国之悲,也经历了一个父亲最大的悲哀,两个女儿先后因饥馑去世。
好事君注:在同期甄子丹所拍的叶问中,对这种武术家身负绝技,却对大时代所带来的冲击和命运无情伤害的无能为力表现的更为细腻和突出,在这一点上,好事君更加欣赏甄子丹的演绎。
但即使在这样的困难时期,叶问依然保持着对宫二小姐的感情,他在贫困之际当掉给太太买的貂皮大衣是,不忘揪下一颗扣子,留下一份念想。看到这里,大家一定会在脑海中浮现那句经典台词: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如果说前面这部分,表现的是武林中人武的一面,那么接下来宫二小姐勇救一线天的一段小细节则表现出的是武人侠义的一面,特别是由宫二小姐表现出来,由非常强的感染力,我想很多文化人愿意习武,大都是仰慕李白所描写的武士那种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的侠义精神和潇洒气度。
好事君注:一线天的原型应该是借用了霍殿阁和刘云樵两个人的身份,因为霍殿阁恰好就是溥仪的护卫兼武术老师,而刘云樵则一直传言他就是蒋介石手下的特工,号称天字第一号杀手。香港的八极拳其实主要是刘云樵先生的弟子从台湾传入,解放后也有来自东北霍殿阁一支以及国内其他分支的八极拳在香港传播。目前国内比较有名的是孟村八极拳,代表人物是强瑞清老先生。
影片对一线天的刻画和交代并不清晰,除了几场比武以外,乏善可陈。张震习武用功,也很有天分。据说他还拿过武术比赛八极拳冠军。但以电影而论,在本片中他的形象极为单薄,流于好勇斗狠。期待在续集中,会对他有更为丰满的刻画。
马三的背叛和宫二小姐的复仇是影片后半部分的重头戏,引出双方争议的是形意拳的一个招式:老猿挂印。
宫宝森:老猿挂印回首望,关隘不在挂印,而是回头。懂我跟你说的意思么?
马三: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要是,回不了头呢?
宫宝森:那我宫家的东西,就不能留在你身上了。
好事君注:宫希望马三不要跟日本人做汉奸,回头是岸。马三认为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跟日本人未必不是顺天承运。这在三百年前刚被清朝灭国,已经培养出来对满洲王朝的向心力的汉族人来说,似乎也是顺理成章的思想。为什么满洲鞑子统治得?日本鬼子就统治不得?当然,放在今天的时代背景下,影片强调民族大义是应有之义。
老猿挂印是形意拳十二形中猴形的一个动作,老猿挂印之后是回头望月,防止敌人在侧向位或后方攻击。宫也正是顺马三挂印之势,侧向以白猿献果攻击马三头颈。但宫对马三可以说视之如子,怒其不争却又心存包容之意,故此手下留情,并因此受伤而死,引出宫二小姐的复仇。
好事君注:在一代宗师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小人物,就是姜福星,他就像是宫家的仆人,一直跟随在宫二小姐的身边保护她,此人随身带着一只宠物猴,也是全剧终唯一用单刀的人。其实他才比较符合民国时期武术家的真实设定,就是擅长冷兵器。民国时期的武术家,大多以冷兵器成名,比如形意门有单刀李存义,善使一口单刀,八级李书文以大枪成名,此外还有八卦大刀,太极枪等,都是以兵器成名。
过去练武的人喜欢养猴,因为猴形最像人,又比人灵活松快。所以过去学拳的人多喜欢从猴子身上琢磨身法武功,著名形意拳名家步学宽先生家就曾养过两只大马猴,用来作为陪练。
一说姜福星是刽子手出身,养猴是为了琢磨人的颈骨结构,便于砍头。个人以为并不确切。据我所知,刽子手练刀方法并非如此。姜福星后来给叶问描述的女人断发如断头,只有满洲人有此习俗,似乎汉人并无此风俗。
后来在姜福星的帮助下,宫二小姐成功报仇,在火车站比武中重伤马三,但自己也身受重伤。马三在最后关头明白了师父当年对自己手下留情,并非自己的武功已经超越了师父,但已悔之晚矣。
宫先生对马三讲宁在一丝进,莫在一丝存。本意是说比武时应当要灵活通变,当遇到阻碍时要能够随机应变,灵活进取求胜,不与敌人僵持。马三却过度理解,认为是形意拳有进无退的意思。他对拳理的误解,同样存在于他的人生观中,故此当他走上汉奸之路后,虽然心存悔意,却以为只能在一丝进,不能再后退或是变化了,始终无法走出弃暗投明的一步。
如同宫先生认为他对叶问是输在了见识上,马三输给宫二小姐,同样是输在了他对武术的理解乃至人生的理解上。如果他内心清明,完全可以不必使到老猿挂印。因为他在师父手里已经吃过一回亏了。虽然他用老猿挂印打败了师父,但内心深处,还是对于他和师父之间的这场争论存疑。为什么情同父子的师父,突然之间对他不再认可,反而支持一个外人接衣钵?究竟是谁错了?他不确定。他必须要再次跟宫家人印证这一招,即使有可能付出生命的代价,也要搞清楚这个道理。否则,以他的势力,完全可以暗杀掉宫二,至少可以避免跟宫二小姐比武。但他并没有。他选择了用自己的生命冒险,去验证自己对武学至理的掌握。
宫二小姐内心则极为笃定,她知道马三一定会同意比武,一定会用老猿挂印。这是习武者行至高处后的彼此相知。她和马三,还有叶问,都走在追求武术和人生的究极真理的这条路上。宫二小姐的武学修为,让她产生了这种跨越时空,洞见未来的明悟,所以她能够了解马三,并最终战胜马三。
宫二小姐是一个非常伟大的女性。她的父亲并不希望她继承八卦门,她抛弃一切继承了八卦门;宫先生对叶问只是传衣钵,未能传法。她两次给叶问展示了八卦六十四掌的精华;所有人都反对她报仇,她最终为父报了仇,不但报仇,还再次跟马三验证了老猿挂印,让马三在临死之前领悟了老猿挂印的真髓。她父亲没有让马三明白的,她让马三明白了;他父亲没有能够给叶问的,她给到了。她实实在在的继承了乃父的遗志,实现了乃父的遗愿。这里头浸透的是她对父亲高度的仰慕,殷赏和挚爱。
这段戏也是章子怡第二次演绎八卦掌,应该说她学得非常认真,下了很大的功夫,虽然论基本功,比不了真正习练得法的传人,但作为表演,应该是可以拿个全国冠军的。
老版影片中有一段赵本山给梁朝伟点烟的戏,其实是过去不良江湖人暗算对方的一种手段,在点烟的时候伺机用火柴弹击对方的眼部。这种手段卑鄙无聊,又不常见。在新版中王家卫删掉了这段戏,非常的好。
最后,新版增加了一段章子怡和叶问最后一次见面的戏。章子怡再次同叶问交手,演示八卦六十四手的变化。这也是两人最后一次见面。这一段戏武的也还罢了,文的非常精彩。章子怡在这段打戏中的表情和动作,都精准生动的表现出了她对叶问深沉的感情。复杂、纠结,然而又具有江湖儿女从哪里开始就在哪里结束的洒脱气质。她跟叶问始于六十四手,终于六十四手。最后一次见面,以武传情,全无一字,却又胜过千言万语。最后,她用双撞掌将叶问隔在门外。她与叶问隔门相望,叶问的眼神深沉凝重,眷念不舍。她却嘴角露出少女般狡黠的微笑。她洒脱地回身便走,眼神却暗暗回瞥,流露出少女刚刚捉弄玩男友的那种顽皮笑容。这与她首次在香港跟叶问见面时的那种旧伤未愈的苍老和颓废判若两人。其实这时她已经病入膏肓,不久人世。她把两人之间那种沉重的爱,用一场妙趣横生的,轻松的比武来终结。若非如此,叶问无法开释两人感情的重负,负担起一开始她的父亲和她本人对叶问的殷切希望;也若非如此,她无法释怀自己对叶问的感情,安然离去。
叶底藏花一度,梦里踏雪几回……也许那个时代的人被赋予了过分沉痛的命运,但是武人却能倚仗其所学,对残酷的命运一次又一次举重若轻。这种永不放弃的坚强意志和积极乐观的洒脱气度,我想也正是中华武术的精髓。
朝阳子 2016年10月28日星期五于家中
(本文编辑小静)
▶这篇文章经作者 朝阳子 授权,由废纸帮独家首发,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但是喜欢的话可以朋友圈哦!)。如有抄袭行为,一经发现,立即举报!
▶本文版权归作者所有。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
▶关于“废纸帮”:
本公众号的作者,天南海北, 全是书友。以前是群聊,话题包括名人墨迹,新旧书,月旦人物免不了。大家投缘,乐呵,还长见识。年近中年,事儿忘得快,下决心做了这个公众号。今后我们碰过面、经过手,值得一说的,都放在这上面了,如题,都是关于“废纸”。
废纸帮
关注最美书人书事
微信号:feizhibang
投稿及商务合作,请在公众号直接留言联系小编
或发邮件至:feizhibang2015@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