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哲学与科学
(一)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
哲学是关于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及其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学问,是理论化和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生活世界的总的根本看法,其具体表现为自然观、历史观、道德观、科学观。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的看法,包括对自然的本原、演化规律、结构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等方面的根本认识。历史观,又称社会历史观,是关于人类社会的起源、本质和发展规律等基本问题根本见解。历史观和自然观既有区别,又相联系,构成了世界观的两个主要组成部分。支配人们进行道德判断、评价和道德活动的观念,称之为道德观,如善恶观、义务观、正义观、是非观、荣辱观等。科学观是关于科学的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根本看法,包括科学思想、科学知识、科学理论、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等。
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方法论是关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的理论。用世界观指导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是方法论。按其不同层次有哲学方法论、一般科学方法论和具体方法论之分。方法论是在更一般、更抽象的层次上对科学方法进行的理性认识,属于哲学范畴。它对于科学活动过程,特别是科学理论的形成、确认和内容的解释过程,起着原则性的重要作用。
(二)科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
科学是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是由众多学科和交叉学科构成的多层次的庞大系统。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科学和哲学等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社会意识形态整体。科学属于意识形态的具体形式之一,一般来说,科学按其研究对象可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哲学则是关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总括。哲学与科学的关系,是最典型的科学哲学相关论题。科学作为一种以生产知识为目的人类社会活动,是整个社会活动的一部分,它与经济活动、社会活动、文化活动相互作用,其成果表现为一种动态的知识系统。科学是一种智力活动,科学思想源于哲学、政治、社会等方面的观念,哲学给予科学以世界观和方法的指导,成为孕育和发展科学的母胎,而科学的发展又成为世界观和方法论变革的动力。哲学指导了科学,科学又丰富了哲学。
二、中国古代哲学与中医学
(一)中国古代哲学
1.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理论
“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121页),中国哲学是世界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真正哲学,它既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也是民族精神的精华。中国古代哲学浓缩地反映出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性格、社会心理、风俗习惯、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认知结构等等,简而言之,它浓缩地反映出中华民族的特有传统。中国古代哲学是全部中国文化的理论基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处于核心地位,对于科学、技术、政治、经济、历史、文学、艺术等各学科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气一元论、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理论。
气一元论: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气是表示现代汉语中所谓物质存在的基本观念,通常指一种极细微的物质,是构成天地万物的本原。《庄子·知北游》提出“通天下一气”的命题,认为人之生为气之聚散,万物都是气的运动变化。这是中国古代最早的气一元论。气一元论,对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极其深刻的影响,成为中国古人认识世界的自然观。
阴阳学说:是在气一元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中国古代关于对立统一规律的认识,气是阴阳对立的统一体,物质世界在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下,不断地运动变化。
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朴素的普通系统论,和阴阳学说一样,着眼于事物的矛盾作用,着眼于事物的运动和变化,从事物的结构关系及其行为方式,探索自然界物质运动动态平衡的规律。
气是天地万物统一的物质基础,是世界的本源。宇宙是一个动态的、有机的、气化流行的宇宙,宇宙的演化过程为气—阴阳—五行—万物。中国古代哲学以气为最高哲学范畴,按着气—阴阳—五行的系统论,揭示了世界万物包括生命的本质,阐明了世界一切事物的运动变化。
2.中国古代哲学的特点和精神
中国古代哲学与西方哲学相比,具有有机整体、系统和谐、以人为本、辩证思维的特征。
有机整体:气一元论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最具有代表性,最能体现中国哲学的特点。宇宙本原于气,天地缊,气化流行,万物化生。宇宙是一个气—阴阳—五行—万物的生生不息的无限过程。万物因相互联系而存在,相互交通而变化,而其本身不重实体而重在关系,永恒变易是宇宙的根本规律。这是一种有机的、整体的、动态的宇宙生成论。
系统和谐: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相结合,阴阳的相互作用是五行结构系统运动的内在动力,从而使五行结构系统具有了自我运动、自我调节的功能。阴阳五行系统构成了中国古代系统论。在这种系统论中,从事物的性质、功能的序列联系,即从事物之间的关系来把握复杂的整体。阴阳交感变易,五行生克制化,无过无不及,中道和谐,从而实现系统整体的稳定与协调。
辩证思维:中国古代的辩证法思想极为丰富,关于对立统一、相反相成、物极必反、整体联系、生化日新等问题的精彩论述,凝结着中华民族的聪明睿智。阴阳是中国古代辩证思想的基本范畴,以阴阳范畴为核心,中国古代哲学建立了气本为一,一分为二,合二而一,中和之道的一两分合的辩证思维系统。
以人为本:天地人三才一体,以人为贵。中国古代哲学着重对人生哲理,即人生之道的探讨,突显出以人为本的思想,诸如人生理想、人生价值、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性善恶、人格高下等,提倡尊重他人、尊重民意、与人为善、利群利他、忧国忧民、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崇尚高尚人格等,形成以修身为本,以伦理为中心的人生哲学,强调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中国古代哲学的特点体现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
(二)中国古代哲学与中医学
1.中医学气一元论和阴阳五行学说的特点
中医学是以中医药理论和思维方法为指导,研究人类生命、健康、疾病及其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的医学科学。
中医学要探索生命的奥秘和健康与疾病的运动规律,就必须以先进的哲学思想为建构自己理论体系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医学以中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即气一元论、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来建构理论体系,并使之其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学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古代哲学的气一元论、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并以气一元论和阴阳五行学说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用以阐明人类生命活动和外界环境的关系,疾病发生、发展及其防治规律,以及增进健康,延年益寿和提高劳动能力的措施等,建立了中医学的气一元论、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
中医学的气一元论、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从中国古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特别是生命科学所取得的科学成果中汲取丰富的营养,用哲学思辨的方式概括和总结医学科学的基本问题,论述了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运动规律。因此,中医学的气一元论、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既有哲学上的高度,又有科学上的深度。
2.中医基础理论科学术语的特点
术语是“在特定专业领域中一般概念的词语指称。”(《GB/T15237.1-2000术语工作》)科学术语是通过语音或文字来表达或限定专业概念的一种约定性符号。气、气化、阴阳、五行、形神、体用、天人合一等本为中国古代哲学———气一元论和阴阳五行学说的基本范畴。中医学不仅以中国古代哲学气一元论和阴阳五行学说作为构建理论体系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而且直接引用这些哲学术语来表述中医基础理论的科学概念,使之成为中医学概念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中医学理论中,这些术语所表述的概念既有哲学意蕴又有医学内涵,使中医基础理论具有明显的哲理性特征,这是中医学的气一元论和阴阳五行学说的特点在中医科学术语的具体体现。因此,我们在学习中医学理论时,必须用明确语境的方法,明确其哲学含义和医学含义,使概念明确清晰。
中医学是中国古代的一门比较系统的学科,在探索人体生命运动规律时,把当时先进的哲学理论和医学理论熔铸成为一个不可分的整体,它以气一元论、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为自己的哲学基础,运用整体辩证的思维方式,分析和解决医学理论和医疗实践问题,构建了独具特色的中医学理论体系,建立起中医学的整体医学模式,并以其科学成就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哲学,体现出中国古代哲学的特点和精神。现代科学哲学研究表明,中医学的医学观、方法论和理论特征,更适合于现代特别是未来医学科学的发展。因此,要学习和研究中医学,就必须弄懂中医学理论中所包含的哲学内容,做到这一点,才能深刻理解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本质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