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界有种说法:谈现代文学不能不谈散文,谈散文不能不谈朱自清,谈朱自清的散文,不能不谈《背影》。散淡隽远,父子之情,已成范例、经典。
《背影》一文,其实是朱自清先生的心灵独语,里面蕴藏着他难以当面向父亲言明的话。所以《背影》发表两年后,年迈的老父亲戴上老花镜读完这篇文章,父子间的隔阂才得以冰释前嫌。
初中课本《背影》的插图,一直如烙印一般烙在我的大脑深处的记忆中,历久弥新,时常被它所感动、所激励。《背影》是朱自清用来消除与父亲数年隔阂的一坛绍兴黄酒。
再品读这篇散文,如同冬天里一家人围着火炉,就着盐水白豆腐,喝一杯温温的绍兴老黄酒,给父母说一说儿时的窘事,哄一哄父母的开心,消一消年少无知时对父母严教的仇恨,除一除父母对儿女的不满和怨气,亲情之间没有隔夜仇,借酒借事借文借机都能够消除得了的。
《背影》里的背影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哀哀父母,生我劳瘁”。父母生养我们子女非常辛劳,以致满身疾病。《诗经》中优美的诗句,让人不禁潸然泪下。
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字里行间充满了浓浓的父子之情,父亲的舐犊情深,深深感染了我们一代又一代人。
我们中国人表达情感,大多偏重于含蓄,中国式家庭缺乏丰富的情感表达,中国人不善于表达对父母的爱,尤其是表达对父亲的爱。
在作者朱自清的脑海里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父亲替他买橘子时在月台爬上攀下时的背影。通过朱先生《背影》这篇散文,留在我脑海深处的也是这张画面,浮想起这个画面时,恍惚间也犹如看到自己父母的身影。
在这篇散文里,朱先生先后“四次”提起父亲的“背影”。第一次就是文章开头的第一句,“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第二次是过铁道买橘子的“背影”,“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第三次是离开车站的“背影”,“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第四次是“泪”中的“背影”,“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在朱自清先生“背影”背后的文字里,隐藏着一个极为开阔的形象——中国父亲的形象,在这篇文章中,呈现出一个较为丰富的父亲形象,我们大凡中国的男人都能够在“父亲”的身上找到自己父亲的影子,这也正是《背影》这篇散文经久不衰的魅力所在吧!
《背影》里的背景
贾平凹说,前半生儿子是父亲的影子,后半生父亲是儿子的影子。前半生儿子对父亲不满,后半生父亲对儿子不满。
在中国的语境里,父子关系一直是比较微妙的。许多时候,“父亲”对于儿子来说,只是一个读着亲切但实际上异常纠结的一个词汇,他是威严的注解,是沉默的力量,是一种监视和限制,是不自由的前提。所以,才会有男孩子在长大后毫不犹豫地选择远方的举动,其中有青春的激情,而逃离父亲的阴影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只有当一个男人也为人夫为人父的时候,他们或许才能有点明白父亲的良苦用心,才有点懂得父亲冰冷面孔背后那滚烫的爱子之心、亲子之情吧。
在中国父子的微妙关系中,不论伟人、名人还是普通人,都绕不开这个奇怪的轮回。唐春元著《毛泽东81个第一次》中,“我大约十三岁的时候,有一次父亲请了许多客人到家里;我们两人在他们面前争论了起来。父亲当众骂我懒而无用。这激怒了我。我骂了他,就离开了家。母亲追上前来,竭力劝我回去。父亲也赶来,一边骂一边命令我回去。我跑到一个池塘旁边,恫吓说如果他再走近一步,我就要跳下去。在这种情况下,双方都提出了停止内战的要求和反要求。父亲坚持要我磕头认错。我表示如果他答应不打我,我可以跪一条腿磕头。战争就这样结束了。”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朱自清和父亲朱鸿钧这对父子之间的是非纠葛,造成父子差点反目成仇,互相不愿意相见。
1915年:父亲给儿子包办婚姻,儿子生气。
1916年:儿子考上北大,把名字“朱自华”改为“朱自清”,父亲很生气。
1917年:父亲纳妾造成失业,气得祖母去世,父子浦口车站别离。那年作者二十岁,父亲四十八岁。
1920年:儿子毕业,到南方去工作。
1921年:儿子回来工作,父亲领了儿子工资,儿子愤然离家出走。
1922年:儿子带老婆孩子回家,父亲不准他进门,儿子怅然离开;之后儿子再次回家,进门后父亲不和他说话。
1924年:儿子写了篇反映家庭矛盾的小说,父亲说暴露了“家丑”。
1925年:父亲给儿子写信,儿子在泪水中写了《背影》。
1928年:父亲读到《背影》,父子冷战结束。(摘自王兴《在写与不写之间》)
1929年:妻子武钟谦去世。
1945年:父亲去世,终年76岁。
1948年,儿子去世,终年50岁。
不能不让人唏嘘的是,短短三年之间,朱自清父子俩先后离世,如果不是这篇《背影》间接制造这次让他们释怀的机会,或许他们会继续撑长着自己的面子,最终带着遗恨走进坟墓。
读不懂的《背影》,读懂之时已成父
父与子之间的情感,历来都是一个深刻的且绵长的话题,在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大环境下,父亲与儿子这是一对欢喜冤家。小时候可能大多数的人同自己的父亲关系并不亲密,但是等到真正长大后,这种关系或许会有所改善。一直等到自己也成为了一个父亲或者是真正失去自己的父亲之后,儿子或许才会理解父亲之前的良苦用心。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夫妻也许还能白头偕老,可父母子女之间重叠的生命真是非常有限。天下的父母总盼着孩子成材,可优秀的子女是国家的,平庸的子女才是父母的。摘自(翟晓洁撰写的“朱自清要不是写了《背影》,他的父亲会把对他的恨带入坟墓?”)
对于父亲,我们与他的距离,似远似近,他身上承担着多重身份,却也不过是这世间最普通的平凡人,有着自己的梦想。
比起母亲,父亲似乎更容易被忽视。就像李宗盛在歌里唱得,“比起母亲的总是忧心忡忡,是啊,他更像是个若无其事的旁观者,刻意拘谨的旁观者”。
父子之间这种互相很少说出口的爱意,又何尝不是我们中国众多家庭的缩影?
精心再次品读这篇散文,读懂“背影”读懂父爱。父爱如山,母爱如水,这一刚一柔,刚柔相济,才是涵养儿女健全人格的沃土。
作为子女,你是期盼自己出类拔萃,去有更大发展空间的城市落地生根,还是一生碌碌,留在父母身边恪尽孝道。或许,无论你做出怎样的选择,终究都会留下遗憾。唯一能做的,是珍惜当下,善待每一刻与父母相处的美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