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那种,一年只见两三次面,平时都只在网上聊天的人吗?”
“有啊,就我爸妈。”
曾在网上看到一个数据:
在微信越来越普及的同时,有近一半的父母会仔细浏览孩子发的每一条朋友圈。
与此同时,却有将近1亿的90后在发朋友圈时选择了屏蔽父母。
这个数据,真的寒心。
可想想我自己,又何尝不是这1亿中的一份子呢。
小时候,不论发生了什么事情。
哪怕是同桌男生扯了一下我的头发,路上看见一道彩虹,回家都要屁颠屁颠告诉爸妈。
长大后,朋友圈却成了父母了解我们生活的唯一途径。
可如今,就连这唯一的窗口,都被我们设置成了空白。
因为不想被干涉,不愿让父母操心等等的借口。
我们选择让父母成了自己朋友圈的“局外人”。
可有时想想,对于父母,难道我们能选择的,就真的只有屏蔽了吗?
01
从水火不容到冰释前嫌
“你就站在此地不要动,我去给你买几个橘子。”
这句话,想来大家都不陌生,它就出自于朱自清笔下的《背影》。
还记得小时候初读《背影》,便被这深厚的父子情谊震撼了。
后来慢慢了解才知道,哪怕有如朱自清与父亲,也是经历过漫长的冰山期。
而《背影》,可以算是这段关系的化冰石。
朱自清的父亲,朱鸿钧原是富裕人家。
朱鸿钧与儿孙们,后排左二为朱自清
1917年,他正担任徐州榷运局长,专管盐、烟、酒专卖。这个职位可称得上是“肥得流油”的工作。
正因为有这样的经济条件,朱鸿钧可以尽情地大吃大喝,生活好不享受。
但好景不长。
48岁时,朱鸿钧失业,赋闲在家,生活一落千丈。
经历了大起大落,这种心情可想而知。
1920年,朱自清终于从北大毕业。
他此时唯一的念想,便是勤奋工作,以贴补家用。
朱自清与妻子
可是没过几个月,一向勤恳教书的朱自清便主动提了离职。
原来,是朱自清的父亲借着与校长的私交。
在未与儿子商量的情况下,私自取走了儿子当月的工资。
父亲此举,让深受新思想启蒙的朱自清愤而不满,俩人的矛盾日益加深。
朱自清只得离家,相继前往他乡任教。
两人关系一度降到冰点,他宣布与朱自清断绝父子关系,永不相见。
事情的转机发生在1925年。
这一年,朱自清转到北大任教,意外地收到父亲的来信:
“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
读到此信,朱自清难掩悲伤,顿时潸然泪下......
父亲老了。
朱自清不禁想起八年前自己考入北大后,父亲在南京火车站为他送行。
拖着行动不便的身体,为他忙前忙后。
他又想起,刚考上北大时,父亲担心他承受不住北方的严寒。
在家境败落的情况下,依然东拼西凑地给他寄去一件昂贵的紫皮大衣。
父母怎么可能不爱自己的孩子呢?
他们只是不善言辞罢了。
1928年,朱自清第一部文集出版后,就以《背影》作为书名。
或许算是作为他对父亲深深的歉意和对自己年少轻狂的深刻反思。
《背影》,首刊于1925年11月22日出版的《文学周报》
据朱自清的三弟朱国华回忆说:
当父亲拿到文章时,便挪到窗前,依靠在小椅子上,戴了老花眼镜,一字一句地诵读着儿子的文章《背影》。
他的手不住地颤抖,昏黄的眼睛,似乎放射出光彩......
从此,朱鸿钧不再责怪朱自清的"不孝",偶尔还去信鼓励,要他勿多牵挂于老家,安心工作。
最终,他在家人的陪伴照顾下安度晚年,1945年病逝于扬州,享年76岁。
02
朱自清与父亲的故事,难免让人想起父母那份“不理解但渴望接近”的爱。
一个沉默寡言、步履蹒跚,一个少年倔强、不懂表达。
我们对于父母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许多人谈起屏蔽父母的朋友圈,都会有这个理由:
他们不懂我的生活、流行的词汇......我可不想发一次朋友圈就解释一回。
曾经,我也是这些人中的一份子。
直到那天听朋友红着眼眶给我讲了他的故事:
他说,父亲刚买了一部智能手机,希望可以通过微信和他交流。
但父亲并不懂这些,甚至连微信头像都不知道怎么换。
朋友觉得自己太忙了,况且父亲要学的地方太多了,便一再地把这事儿搁置了。
可还没来得及教,他的父亲就因为意外去世了。
“一直到今天,每次想起爸爸,我就会看着那个连头像都是空白的微信号发呆。
就只是教他用下微信而已啊,我那时真的有这么忙吗?”
听到这里,我默默打开了手机,将那条设置在父母微信上的红线取消了。
或许,父母总想努力跟上我们的步伐,在某个时刻下,我们会觉得他们腐朽、不合时宜。
但他们笨拙却又努力地学习,并不是害怕会被时代抛弃,只是为了离我们近一些,再近一些。
不知道大家是否听过李健唱的《父亲写的散文诗》。
在这首歌的评论区,有一段网友的心声,几乎让人泪目:
“我们最大的悲哀在于:
拿着爸妈提供的物质,学着他们不懂的知识,见识着他们不曾见识过的世界,体验着他们未曾体验过的人生。
到头来,却嫌弃他们竟然如此笨拙。”
是啊,爸爸也不是第一次生下来就是爸爸,父母也是第一次成为父母。
或许《背影》的价值,不仅是在于“父子情深”,更是在于其真实地记录了亲情的无解。
他们很平凡,什么都给不了我们,却又把什么都给了我们。
03
曾有人说,5岁时觉得父亲无所不知,18岁时觉得父亲什么也不懂。
要到了60岁的时候,才觉得原来父亲真的什么都懂。
可是父亲却不在了。
这些问题的探讨就在于:我们对于人生的理解总是在不断地错位。
就从朱自清笔下的“父亲买橘子的背影”来看,这个故事的发生,是在8年前。
可要到了朱自清28岁时回首来看,他才真正理解了父爱的沉重。
28岁时,心境已经略显成熟。
加之父亲身体抱恙和父子多年生疏隔阂带来的折磨,令朱自清一再自责当年的自己:
“那时真是聪明得过分。”
或许,就是要到子女成年之后承担起家庭的重任之后,反而会对自己的父母产生一种理解和包容。
我们对亲情的理解又何尝不是一种错位呢?
父母通透明了时,孩子正在叛逆地假装长大。
等到了孩子真的长大之时,父母却早已垂垂老矣。
就如之前看到的一则公益广告,儿子带着老年痴呆的父亲去吃饺子。
父亲伸出手就把饺子往口袋里塞,儿子急忙制止:“爸,大庭广众下,你干什么呢?”
爸爸只呆呆地回复了一句:“这饺子......我儿子喜欢吃。”
他忘记了所有的一切,却从来没有忘记过爱你。
父爱的无解,也像是麦家写下《人生海海》的心境。
他渴望求得与父亲的和解,但父亲走了,最终也没能听懂他的心声。
或许在这些故事中,他们都描摹出了每个人的成长心境:
每个孩子从最初对父亲的敬仰到质疑,再到消解、回归。
朱自清的《背影》其实超越了时代束缚的意义,从而到达了普遍化的价值。
因为看见父亲买橘子的背影落泪,“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
这句话,隐喻着父母与孩子之间双层的情感。
两者都将自己的爱藏于转身之后,藏在谁也不愿展示出来的背影之中。
距离朱自清写下《背影》,已经近100年了。
但他笔下关于背影的故事与感动,却依旧在许多家庭中上演。
而这个故事,仍给了我们关于父爱无解的一个思索:
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面对这漫长无边的人生,或许唯有亲情与人间之爱,才是最终的坦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