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励志人生 > 励志名言 > 祝福读后感-鲁迅先生的《祝福》是真正美学意义上的悲剧吗

祝福读后感-鲁迅先生的《祝福》是真正美学意义上的悲剧吗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0-03-22 12:50:41
阅读:

#鲁迅# #电影# #美学#


鲁迅先生在文学界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其小说《祝福》更是被选入教科书,让无数学子捧读。


祥林嫂和“我”


《祝福》通过描述祥林嫂悲剧的一生,表现了作者对受封建礼教压迫的妇女的同情以及对封建思想封建礼教的无情揭露。


读过《祝福》的人在谈起祥林嫂时大多会脱口而出“悲剧”二字,其实一般来说,现实生活中无美学所谓的作为审美形态的悲剧,因为悲剧是艺术品,是用来提供娱乐的,故而不经加工的事件不具有悲剧性。


可见美学范畴上的悲剧不等同于现实生活中司空见惯的苦难和不幸,那么鲁迅先生的《祝福》属于美学意义上的悲剧吗?


接下来我将从美学范畴中悲剧的四个基本特征来解读《祝福》的悲剧性。


首先,悲剧至少有一个能让人认同且同情的个性化人物作为主人公,即这个人不是十恶不赦的坏人,也不是善良至极的圣人。

《祝福》中的祥林嫂就是符合这样要求的主人公。她是一个朴实善良、循规蹈矩的女人,不敢做什么坏事、但也不会舍己为人献出生命。正是因为她是如此普通、如此得接近我们这些旁观者,才更能引起我们的同情甚至恐慌。如果是一些本来就很出众或是很悲惨的人,反倒会让我们有距离感,让我们又“这种事不可能发生在我们这种普通人身上”的感觉。


电影《祝福》


其次,悲剧人物会遭遇一个结局不幸的灾祸、失败或是死亡的悲惨事件,并常常使个性遭到毁灭或者使自由自觉的人性受到一定程度的伤害。

祥林嫂历经丧夫、被婆家卖嫁、儿子丧命等人生之痛,屡受封建礼教的压迫,即使捐过门槛后仍摆脱不了人们的歧视,最后于祝福夜惨死街头。她的一生无疑是悲惨的,她作为人的最后的人格自尊心被摧残殆尽,丧魂落魄,犹如行尸走肉。她的悲剧就在于人性的内在毁灭。所谓精神的折磨远胜身体的折磨,也正是如此。


电影《祝福》


再次,悲剧人物所遭遇的痛苦甚至死亡结局及其人性伤害或丧失,既是必然而不可避免的,同时又是不正当的、令人不可接受的。

祥林嫂的必然而不可避免性在于她所处的时代与社会,封建礼教对于女子的迫害与摧残是很显然的、一定存在的,那个时代背景下的女人们遭遇这种事情具有历史必然性;可是从历史的发展角度来看,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又是不正当的、是要批判的;善良的祥林嫂非死不可让人无法接受,从而形成了悲剧悖论,加剧了悲剧性。


电影《祝福》


最后,是悲剧极其重要的一个审美感受与功能方面的特征:悲剧会引发其审美者的恐惧、怜悯与悲伤等诸多复杂的情感反应与审美感受,甚至发生某种精神提升或转变。

读了祥林嫂的故事,我们会觉得悲伤,会同情她可怜她。此外,我们不但可以逃脱世俗生活的纷扰,感受别样的生存欢乐,还可能受到祥林嫂悲剧的引导,思考我们自己或他人的命运,甚至对人生获得哲学性的审视眼光:我们不能像祥林嫂一样自己都认同错误的礼教,我们要追求解放和人权;如果现实中遇到类似的人,不应该再去踩上一脚。从中得到启示,或许会落实于自己的人生实践,进而创建和谐美好的社会。


所以,从以上四个基本特征来看,《祝福》不仅是一般人口中常说的悲剧,也是美学范畴上的悲剧。


显然鲁迅先生深谙悲剧的内涵,他也曾经说过:“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如今电影《祝福》的高清修复版也早就上映,如果有兴趣的伙伴可以去看看。


励志人生网欢迎您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