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消失的词语”之一:籴
文/张秀阳
“籴”,《现代汉语词典》这样解释:音“di”,买进(粮食)(跟‘粜’相对):~麦子。这是一个我17岁以前经常听到的一个字,我当时并不会写这个字,它如果出现在我的眼前我也不会认识它。但我却能经常在父亲嘴里听到它,它在我耳旁经常响起。我一听到这个字,就知道我们家很快又能吃上几天饱饭了。
1979年,我考上了河南省潢川师范学校,有了国家助学金,从此我不再担心挨饿。而在这之前,吃不饱肚子,一天吃两顿饭,在我家是经常的事。不但我家是这样,我那些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乡亲们大多都是这样。
生产队集体出工干活,家家户户靠工分分红分粮。“工分工分,社员命根。”我家却是挣工分最少的人家。那时,我和妹妹上学,挣不了工分。母亲是妇女,挣的是半劳动力工分。而父亲是一个民间艺人,走了大半辈子江湖,干农活并不在行。每到夏天或者秋后,生产队里分粮食的时候,我家分到手的粮食都是最少的。而这很少的粮食,还大部分是玉米、黄豆、红薯等粗粮。极少的一点大米白面,不到逢年过节是不舍得吃的。我记忆中,白面条,在我家很多时候是当成菜吃的。妈手擀的面条,下到锅里,锅四周先贴了一圈粗面锅饼子。饭熟了,每人一碗面条,稀稀的,就着粗面锅饼子吃。一直到现在,我不喜欢吃任何粗粮,那都是小时候吃粗粮吃伤了。
既便是粗粮,一年的粮食也只够半年吃的。剩下的半年,国家要救济一点返销粮,拿着粮本到公社粮站去买。返销粮是救济粮,不能全指望它。再不够吃,就只能自己家想办法了。
于是,“籴粮”就出现了。在我的故乡那里,籴粮是专指的。从公社粮站里买回来的国家给的救济粮不叫籴,叫买。自己拿钱,到集镇农贸市场花高价买回来的粮食才叫“籴”。
故乡虽然在淮河岸边,但农作物却是以夏粮小麦为主,秋天收的都是粗粮,主要是红薯,栽种的水稻很少。所以,乡亲们籴粮都要去南边离家几十公里远的潢川县境内的春河桃林一带集镇上,那里是鱼米之乡,产大米。粮食收成比我的故乡这里要好,农贸市场上的粮食多一些,价钱也要便宜一些,特别是大米。
籴粮的人早上天不亮就起来上了路,到了南乡的集镇上,刚好能赶上粮行开市上人。在那里籴了米,又肩挑背扛地往家赶,回到家往往都到半夜了。籴粮除了要有力气,要能背回家外,还要有眼色。有一阵子,农村集镇取消了农贸市场,不让自由买卖,有胳膊上戴红袖章的“市管会”的人管理集市,他们看见北乡人来籴粮就捉住,然后给籴粮人头上按个“投机倒把”的罪名,没收你的粮食。所以,籴粮人匆匆忙忙赶到南乡集市上,偷偷摸摸买好粮,赶紧背粮离开那里,专找小路走,躲开那些人。
每年,我父亲都要用走江湖挣来的钱去南集籴粮,每年要去好几回。籴粮回来,麦子打成面,稻子磨成米,大米入了囤。籴回来的粮食,成了家里最珍贵的宝贝,一家人就指望籴回来的粮糊口呢。
现在,籴这个字,下一辈人都不知道了。因为他们再也不用去南乡集镇上籴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