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励志人生 > 励志名言 > 子曰诗云-探秘/台湾语文教学,更接地气,更有国学思想

子曰诗云-探秘/台湾语文教学,更接地气,更有国学思想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0-02-18 01:03:58
阅读:

台湾一直沿用过去的说法,将“语文”称作“国文”。台湾的高中国文教科书包含三种:《高中国文》、《中国文化基本教材》和《国学概要》。前两种要求必修,《国学概要》则是供高二文科选修之用,每周两节,内容是关于国学的一些基本知识,如文字学、经学、史学、子学、文学的概要性介绍,分上下两册。《中国文化基本教材》的内容实际上就是“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的选读,与《高中国文》一样,三个学年共六册。也许有人担心,要求现在这些伴随着网络世界和《哈里·波特》成长起来的新新一代,摇头晃脑地去诵读几千年前的子曰诗云,会不会觉得枯燥乏味?对他们的人格和文化素养的养成究竟有什么好处?


为了便于学生接受,这套教材将“四书”内容重新进行了编排分类。如《论语》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大类;而在每一大类下面,编者又分出若干小标题,如“德行”下面分“论道德”、“论仁爱”、“论修养”等,“论修养”下面又分出“论好恶”、“论刚毅”等。


这里举“论刚毅”为例。编者选了《论语》中的三句话,如“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等。每句话后面都有“章旨”、“注释”、“析论”三个栏目,分别对原文加以说明、解释和阐发。而最别出心裁的,是每“论”结束之后的“问题与讨论”栏目。如“论刚毅”的“问题与讨论”是:


1.既然说“匹夫不可夺志”,但是,如果一个人在志向执行上有困难,是否仍然要不顾一切地坚持下去呢?


2.试举出历史上三位够当得起“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的人物。


显然,编者在启发学生汲取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同时,又因势利导地将它与现代社会生活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去进一步思索社会人生所可能面对的各种复杂的境遇,把握坚持与变通的关系,而不是一味地生吞活剥。


编者还非常善于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如“言行”一节,选了《论语》中的“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等一共六条语录,之后问道:


1.“言不及义,好行小慧”,能否举生活中的一些例子来说明?


2.现代社会讲究“自我推销”,这和孔子要求的“讷言敏行”是否矛盾?


这样的问题,在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立身处世、提高自我修养方面很有价值。最可贵的是,编者并不回避古今观念的碰撞,而是启发学生如何以现代的眼光去汲取古典文化的精髓,重新审视和理解其价值,而不是将它看成一个僵死的、一成不变的东西。


特别值得称赏的是,这些问题几乎都是开放性的,没有标准答案。有的甚至只是提供了一个思考的方向,需要学生在将来的学习和生活中自己慢慢去“反刍”,去融会贯通,使其内化为自己的人格修养、道德情操,以及价值观和人生观。


关于语文标准化考试,这些年人们口诛笔伐实在太多。但标准化考试像个骂而不死的怪物,依旧年复一年地“烤”着全中国千千万万的中小学生们。台湾也跟我们走了同一条路,也搬来了“标准化考试”这个法宝,不过他们玩的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试看“台湾大学联考国文科试题”选择题部分第9题:


“请名人代言”是提高广告说服力的好方法。下列四则广告标题,如单就文字意义,寻找背景相契合的古代名人来代言,则最不恰当的组合是:


A 请庄子代言“自然就是美”。


B 请子路代言“心动不如马上行动”。


C 请苏秦、张仪代言“做个不可思议的沟通高手”。


D 请司马光、王安石代言“好东西要和好朋友分享”。


命题者将古今对接,融会贯通,造成一种反讽的戏剧效果,令考生在解颐之余体会到解题的乐趣,也令人开了眼界——原来标准化考试竟可以玩出这种效果!如果说这是文字游戏,也是相当高级的游戏了。当然,这道题答案是D。


另外,如第13题:


罗董事长的三位朋友分别过七十大寿、乔迁新居、分店开幕。如果你是董事长的秘书,下面三副对联该如何送才恰当?


(甲)大启而宇,长发其祥


(乙)交以道接以礼,近者悦远者来


(丙)室有芝兰春自永,人如松柏岁长新


A 甲送乔迁新居者;乙送分店开幕者;丙送过七十大寿者。


B 甲送分店开幕者;乙送乔迁新居者;丙送过七十大寿者。


C 甲送过七十大寿者;乙送乔迁新居者;丙送分店开幕者。


D 甲送过七十大寿者;乙送分店开幕者;丙送乔迁新居者。


答案是A。


几年前三套联考国文试卷,像这样有趣的题目比比皆是,比如:


“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广眉,四方且半额;城中好大袖,四方全匹帛”是一首汉代流行的歌谣,下列文句,与其意义最接近的是:


A 人弃我取,人取我予


B 入乡问禁,入境随俗


C 风行草偃,变本加厉


D 追求时髦,风尚互异


答案是C,但一不小心会选了D。此题将汉代歌谣与成语对接,创造出奇妙的间离效果。


又如联考国文试卷第18题:


下列语词引号内的字,所指色系相同或相近的是:


A 看朱成“碧”/金魄“翠”玉


B 青红“皂”白/“玄”端章甫


C “缟”衣白冠/玉貌“绛”唇


D “丹”枫白苇/“赭”衣塞路


E “缁”衣羔裘/“黔”首黎民


答案是A、B、D、E。


综观几套试卷,看得出来,命题者处处扣紧“国文”两字,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绚烂多彩以试题的形式呈现出来,忠实地贯彻了课程标准的要义。凡经史子集,诗词歌赋,戏曲歌谣,成语对联,以及现代诗歌小说散文等,均被命题者搜入“囊”中。而且,古今上下,信手拈来,相互佐证,彼此融通。整套试卷涵盖了中国语言文字、文学、文化、思想等各个方面。这样一份卷子,命题者本人不但要有满腹经纶,而且还要有相当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才能“创作”出来。


励志人生网欢迎您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