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励志人生 > 励志名言 > 自强不息的诗句-去留肝胆两昆仑:从清末自强运动演变过程解读谭嗣同的《绝命诗》

自强不息的诗句-去留肝胆两昆仑:从清末自强运动演变过程解读谭嗣同的《绝命诗》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0-02-09 09:46:36
阅读:

文//沐兮笔谈


公元1898年9月28日,也就是旧历光绪二十四年(戊戌年)八月十三日,北京西交民巷京师看守所内,一位气宇轩昂的年轻人在监狱墙壁上写下一首诗: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遒劲刚健的字体之外,是他平静的目光。墨迹未干,进了两名狱卒,吆喝着把他带了出去,经过一系列手续之后,他和另外五个要犯被押上囚车。骡子有气无力,头如捣蒜般走动,最终停在菜市口——这是此行的目的地,也是他从容就义的地方。


上面这段文字,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名人谭嗣同临刑前的缩影。


谭嗣同,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中国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与杨锐、刘光第、林旭、杨深秀、康广仁并称为“戊戌六君子”。


喜读佛法的谭嗣同,就义时年仅33岁


他侠骨柔情,既是剑客,仗剑匹马江湖,结交像大刀王五这样的绿林好汉,又是诗人,挥洒书生意气,写下“直到化泥方是聚,只今堕水尚成离”的悲情诗句。对于他捐躯赴国难的场景,除了慷慨悲歌的壮烈,还有两个细节需要补充。


其一是他在浏阳会馆被捕之前,本有三次机会可以逃走,梁启超、日本公馆的平山周、清末高手大刀王五分别去解救过他,可他决心以死来唤醒中国,并说“各国变法,无有不流血牺牲者,今中国之变法,流血牺牲,自我辈始”;二是关于行刑时的一些细节,从监狱到刑场的手续之一便是“堂绑”,要在斩犯标上用朱砂标朱,因为传说标过朱标的毛笔能够治疗疟疾,所以会被乱抢而去,这支也不例外。到达菜市口后,围观群众一脸冷漠,甚至骂声不绝,活生生鲁迅笔下等待蘸人血馒头的看客,对此,谭嗣同只能无奈呼喊“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这两个细节,前者是知识分子不畏牺牲救民于水深火热的决心,后者是芸芸大众对国家处境和仁人志士的冷漠麻木,记住这两点,我们就可以来解读《绝命诗》了。


一.你真的读懂了“去留肝胆两昆仑”吗?关于谭嗣同《绝命诗》的尾句解读之谜

再看一下《绝命诗》: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前两句用典,只要查阅典故,理解起来会容易许多。


第一句取自《后汉书·党锢列传》,张俭为人正直清廉,作风正派,颇得众人敬佩,后来与奸臣朱并有隙,被朱诬告,朝廷下令捉拿他,他逃跑的途中由于敬仰,很多人都愿意收留他。


第二句取自《后汉书·杜根传》,杜根性格耿直,东汉安帝时任郎中,当时,邓太后摄政,实权落在外戚手中,杜根上书要求太后归政,太后大怒要求把他绑在麻袋里摔死,后来行刑人手下留情,杜根装死活了下来,后来官至御史。


谭嗣同临终将《仁学》手稿托付给梁启超,二人互引为知己


第三句是谭嗣同从容就义的自我写照,集狂傲、豁达与悲悯于一身,成为千古名句。


相比于前三句还能理解字面意思,第四句可以说是烟云缭绕,初读时大概只能留个“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印象,据说连精通佛法诗名远扬的八指头陀都煞费苦心,最终不得其解而终。


“去留肝胆两昆仑”谜题主要在“去留”和“两昆仑”上,肝胆毫无疑问是“肝胆相照”。


“去留”的解释有二:去留下,语法上属于去加动词结构,意思为去做什么;去了的和留下的,两个都属于动词。


“两昆仑”有四种:补充解释肝、胆,即一昆仑指肝,一昆仑指胆;指中国,现实中受列强欺虐的中国和想要去创造的富强独立的中国;指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去了的指谭嗣同,留下的指康有为、梁启超、大刀王五、胡七中的某些人,康、梁二人算文化昆仑,而大刀王五和胡七武功出自昆仑派;指仆人,谭嗣同著作里提及昆仑的另一篇文字,说明昆仑山是喜马拉雅山,昆仑奴是印度人,所以昆仑或许代表仆人——他就义前托付两个随从,一个送信给他父亲,避免家人受到牵连,一个留下来收拾他的后事。


康有为学识深厚,世所公认,堪称文化昆仑


这么多语义中,普遍接受的是第一种,即“去留下我的侠肝义胆犹如昆仑山般光明磊落”,去留意为去留下,两昆仑是对肝胆的补充。


然而,读诗就是读自己,我们不妨用另一种角度看,或许就会有新的理解。陈寅恪先生提出“以诗证史”,我们不妨“以史悟诗”,核对戊戌变法前后的历史,这句诗其实还有另一层意思。


而这一切,要从清朝末年自强运动的演变说起,或者说,从一个人的私人信函和另一个人的吐血说起。


二、林则徐的无奈之叹与胡林翼的堕马吐血:自强运动拉开序幕

中国近代史上的自强运动,狭义的讲是洋务派提出的洋务运动,广义的讲是从洋务运动开始到新中国成立期间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种种努力,现在要讲的历史是清末自强运动,即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以林则徐虎门禁烟为借口,英国发动于1840年发动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大门,中西强弱成鲜明的对比,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鸦片战争失败之后,林则徐被出卖,流放新疆,在去新疆的路上他给友人写了一份密信,其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徐尝谓剿匪八字要言,器良技熟,胆壮心齐是已。第一要大炮得用,今此一物置之不讲,真令岳、韩束手,奈何奈何!


中国器械不如洋人,即使岳飞、韩信在世,也只好束手就擒。之所以称为密信,原因也在这里。那时清朝还沉浸在地大物博的幻想中,像这种丧气话是不能说的!


林则徐虎门销烟,爱国心切,赢得众人敬佩


林则徐是第一个睁开眼认清现实的人,在他死后不到十年,另一个清朝大官胡林翼在岸边骑马,忽然看见江上两艘英国轮船速度竟然比马还快,深感中英实力悬殊,一时急火攻心,呕吐出血,差点坠下马。


由此大臣们商议,由李鸿章写信给恭亲王,要求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以图自强。


洋务运动的过程不必细说,办企业、创海军、建学堂、派遣留学生,直至甲午中日一战,号称“东方第一海军”的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洋务运动随之宣告破产。


甲午海战,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李鸿章发出纸老虎之叹


继之而起的是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为代表的思想家上书光绪皇帝,请求变法。光绪是一个软弱又多情的皇帝,被维新人士的诚心和忠心打动,鼓起勇气,任用新派人士,推行新政。由于自身局限和守旧势力的反对,康、梁密谋刺杀慈禧太后的计划被袁世凯出卖,变法仅维持了103天,最后康梁出逃,谭嗣同以身殉道。


之后又有义和团运动,义和团本不足道,只是与谭嗣同关系极好的大刀王五,为了给谭嗣同报仇,参加义和团,最后被捕杀害,头颅悬挂在城楼上,被徒弟霍元甲冒死解下。这样情深意切的兄弟,也算是肝胆相照了!


大刀王五,霍元甲师父,武艺精湛


自强运动的新阶段始自1903年,迅哥儿的老师章太炎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反对保皇,主张革命;1904年孙中山发表《中国问题的新解决》主张推翻清朝,同一年间,出现了光复会、华兴会、科学补习所等十多个革命团体;1905年8月20日,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人以兴中会和华兴会为基础,建立中国同盟会,同年11月,提出三民主义,预谋以革命力量推翻清朝。


之后全国各地爆发过许多不同规模的革命行动,至1911年革命军推翻清政府,建立中华民国,清末自强运动这段历史结束。


然而要读懂“去留肝胆两昆仑”,光知道这段简史还远远不够,我们必须分析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之间的联系。


三、保守派、改良派、革命派:谭嗣同其实是被忽略了的关键人物


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这些洋务运动的领导人,看似提出“自强”“富国”的先进理论,可本质上仍然是保守派,只不过他们代表了保守派所能达到的最大让步,而那些死守着“祖宗法不可变”的保守派,连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都被认为是认贼作父的乱臣贼子。


曾国藩故居挂图


康有为是典型的改良派,他学识深厚,能够认识到世界大局的变化,为了从思想上反对保守派,写了《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打着“古已有之”的旗号宣传维新,不过由于其本身是旧学出身,游历欧洲了解了法国大革命的惨状,所以主张温和的改良路线,反对革命。


以同盟会为基础的革命派,无论是思想上还是行动上,一律体现出不容商量的姿态——他们最后确实成功了。


这三派是不同时期自强运动的主角,代表着清末自强运动从上而下、由保守大臣到革命志士的演变。


在这三派人物之外,有两个人比较特殊:谭嗣同与梁启超。


谭嗣同与其他知识分子的不同,他广泛结交像大刀王五这样的草莽英雄,这些人往往来自民间反清团体,是革命派的雏形。据一些近代史学家研究,谭嗣同其实是主张革命的革命派,从他与王五、胡七的关系中可见一斑。


有着革命思想的谭嗣同在遇见康、梁之后,对两人的学识见解满怀敬佩,这也难怪,康有为在当时知识分子眼中是先知一样的存在,两人对改良运动的构思也无懈可击,于是谭嗣同被打动了,毕竟改良相比于革命,是较为和平的选择,可免百姓生灵涂炭,于是他走上了改良路线。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梁启超最初死心塌地地跟着老师康有为改良,可是百日维新之后,不同于他的老师,渐渐有了革命的倾向——后来与学生蔡锷商议云南起义便是证明。


无论是梁启超个人的转变,还是自强运动的形式从保守到改良最后到革命的演变,关键人物其实是谭嗣同。因为谭嗣同的死,让梁启超和其他救亡图存的人看到改良路线不可行,与清政府合作改革只能失败。


文韬武略的蔡锷将军,领导了著名的护国运动


捋顺了这些,那么,再回到“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解读问题上来。


四、去了的和留下的:去了的是谁?留下的又是谁?

把“去留肝胆两昆仑”解释成去留下侠肝义胆像昆仑山一样巍峨高大诚然不错,可比肩“留取丹心照汗青”和“要留清白在人间”这样的名句。可是,当我们了解了谭嗣同的为人和当时复杂的局势之后,会发现还有更贴近历史的解读。


还记得之前谈到的那两个细节吗?


谭嗣同本身能有三次逃跑机会和麻木无情抢毛笔的看客。


他为什么不逃跑?为了杀身成仁?为了流芳百世?康有为和梁启超饱读圣贤之书,会不明白杀身成仁,会不明白舍生取义?或者康、梁二人为了保存实力卷土重来,他谭嗣同岂不知“卷土重来未可知”的历史教训?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这两句明显代指康有为和梁启超,他们像张俭一样受人尊敬,那么忍一时之失败像杜根一样重见天日是最好的选择。我自横刀向天笑一句,谭嗣同指出了自己的不同选择,为什么会不同?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从他决定舍生取义时所说的话中会找到答案:“各国变法,无有不流血牺牲者,今中国之变法,流血牺牲,自我辈始”。谭嗣同经历了维新的失败,经历了看似革新派人物的袁世凯的出卖,也很早就发现了了广大群众的冷漠,于是他懂得了一个道理:要想使中国脱离落后挨打的命运,光靠知识分子的觉悟是不够的,光靠自上而下的妄想不流血的改良是行不通的,必须要唤醒下层无知的群众,发起一场自下而上的革命,流血是不可避免的,那么就从我谭嗣同开始吧!


谭嗣同用他的死向广大仁人志士传达了这个道理,康有为不懂,梁启超懂了,王五懂了,孙中山也懂了,于是康有为继续保皇改良,梁启超倾向于革命,王五参加义和团反对清政府,孙中山组织领导革命,最终推翻清朝,当然也付出了代价。


他自己为了证明“改良行不通”而选择离去,希望留下的中国人保存实力,另寻其他救国方法(革命)。


去了的是像谭嗣同一样的爱国志士,选择舍生取义是为了得一个历史教训;留下的是像梁启超、王五一样的爱国志士,活下来才是希望,才能不让牺牲者白白牺牲。无论是去是留,大家都为了中国,肝胆相照,都是同样爱我中国的堂堂中国人。


两是两种选择,两种方式,是殊途,昆仑是同一个中国,同一种爱国之心,是同归,所以“去留肝胆两昆仑”的意思是“无论是去是留,虽然选择不同,可大家肝胆相照,缺一不可,是用两种不同的方式爱着同一个中国(昆仑)”。


这就是历史给出的解读。


总结: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诗词更是文化长河中熠熠生辉的一抹浪花,但在众多优美词句中,不乏有各种理解,众说纷纭,比如“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比如“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但古今中外文史哲不分家,我们理解了诗人写诗时的文化背景、历史阶段、个人经历之后,以历史演变来解读个人情感表达,未尝不是一种新境界!

—— 完


参考书籍:谭嗣同《仁学》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吕思勉《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


金开诚《戊戌变法》


茅海建《戊戌变法史实考》


励志人生网欢迎您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