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是正面管教里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在孩子养育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尊重孩子,让孩子看到什么是和善,也要尊重自己和情形的需要,让孩子看到什么是坚定。
而为人父母的我们,很多时候既做不到尊重孩子,也做不到尊重自己和情形需要。
尊重孩子,首先应该用平等而不是权威控制的态度。
我们似乎习惯了命令或责备的口吻跟孩子说话:“赶紧睡觉去!”、“看看你都干了些什么?”、“下次再敢这样,看我打不打你!”、“我说的话你没听到吗?”、。。。我们不知从哪里得来这样的观念:只有居高临下的命令和指责才能让孩子听话。
孩子虽然小,在生理上处于弱势地位,但在人权和心理上,应该与大人同样享有被尊重、被爱的权利。当我们放下居高临下的姿态,以朋友的身份、关爱的口吻与孩子交流,似乎一切都会变得简单起来,孩子好像突然就开始变得愿意合作。这不正是我们作为父母所期望看到的吗?
但尊重不是一味的迁就、纵容孩子。
尊重是彼此以平等的态度解决处理问题,而不是任何一方卑尊屈膝地去逢迎另一方,也不是彼此以对抗的方式去试图征服战胜对方。当我们迁就、纵容孩子,其实就是对自己的不尊重。
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仅仅只考虑尊重孩子也是不够的。
当我们感觉情绪不好、或忙着打理家务、或和朋友聊重要事情、或赶着去往某个聚会、或紧急处理手头的工作,或其他对我们而言很重要的事情的时候,如果孩子不断地来烦扰,势必会增加我们的烦恼。
孩子不能放任不管,自己手头的事情又需要完成。
那么,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尊重自己和情形的需要。当我们做出衡量,确定此时需要处理的事情比孩子的要求更重要,我们就可以坚定地告诉孩子:宝贝,爸爸/妈妈爱你。但现在我需要赶去朋友的聚会,等我从聚会回来,我可以再陪你做这个手工。
第一次孩子可能会因此大哭大闹,这时我们只需坚定自己要做什么,用温和的态度告诉孩子,然后去做自己即可(确保小孩子有人照顾的情况下)。当孩子体会到了父母对他们自己和情形需要的尊重,他们也会开始学着用尊重的态度去对待父母和情形的需要。
尊重看似简单,实际做起来却很难。
我们很容易就把自己的惯有思维带入行为,一不小心就占据了高高在上的位置。而当我们时刻提醒自己,以平等的态度、朋友的身份去对待孩子,尊重的氛围也就形成了。
其实不仅是对待孩子,对待家人、朋友、同事、客户甚至陌生人也一样。如果我们以尊重的态度去对待他人,就很容易赢得他人的尊重。而如果我们以卑微、指使、责令、嘲讽、谩骂甚至恐吓的态度对待别人,我们也不可能获得别人的尊重。
我们首先要尊重自己,尊重自己独立的人格和身心的需要,才能够更好地去尊重别人。而尊重别人的同时,也更容易获得别人的尊重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