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佳节就菊花——咏重阳节古诗词赏析(三)
王传学
重阳节赏菊花,饮菊花酒,是古诗中常表现的雅事。
唐代田园诗人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把重阳节赏菊花作为自己的期盼: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此诗写的是诗人应邀到一位农村老朋友家做客的经过。在淳朴自然的田园风光之中,主客举杯饮酒,闲谈家常,充满了乐趣,抒发了诗人和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这首诗初看似乎平淡如水,细细品味就像是一幅画着田园风光的中国画,将景、事、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这是一首田园诗,描写农家恬静闲适的生活情景,也写老朋友的情谊。通过写田园生活的风光,写出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清新隽永。作者以亲切省净的语言,如话家常的形式,写了从往访到告别的过程。其写田园景物清新恬静,写朋友情谊真挚深厚,写田家生活简朴亲切。
全诗描绘了美丽的山村风光和平静的田园生活,用语平淡无奇,叙事自然流畅,没有渲染的雕琢的痕迹,然而感情真挚,诗意醇厚,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学情趣,从而成为自唐代以来田园诗中的佳作。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深深为农庄生活所吸引,于是临走时,向主人率真地表示将在秋高气爽的重阳节再来观赏菊花和品菊花酒。淡淡两句诗,故人相待的热情,作客的愉快,主客之间的亲切融洽,都跃然纸上了。也真切的反映了重阳节赏菊花品菊花酒的节日风俗。
再看盛唐诗人皇甫冉的《重阳日酬李观》:
不见白衣来送酒,但令黄菊自开花。
愁看日晚良辰过,步步行寻陶令家。
诗的意思是:没有见到友人来送酒,只有黄菊独自开放。郁闷得眼看着天色渐晚良辰已过,我只好自己一步步走去陶县令的家。
这里的陶令根据前面的黄菊推断应该是指陶渊明,诗中用陶渊明代指自己,感叹自己与友人李观分别后,再没有人给自己送酒了,在重阳佳节,也不能饮酒赏菊,只好让菊花独自开放。诗人用白衣人给陶渊明送酒的典故,表达对友人的深切怀念,
与重阳节有关的文人故事,恐怕要算白衣人给陶渊明送酒最有名、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了。
东晋大诗人陶渊明最爱菊花,简直是个“菊迷”。菊花是经得起秋后风霜摧折的花卉,象征着高洁的品格。陶渊明生活在晋宋易代的乱世,不满当时的政治倾轧和官吏的腐败,也有高洁的品格,正和菊花的精神契合。他辞去官职,回到家乡柴桑(今江西)隐居,在宅旁东篱边种了许多菊花,朝夕观赏。他的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历来为人传颂。陶渊明又喜欢喝酒,可是因为家贫,时常缺酒。那年重阳,陶渊明在篱边赏菊,却没有酒喝,不能一醉,多煞风景!他只得采了一把菊花在手里,嗅嗅嚼嚼,聊以为遣。古人认为菊花有延年益寿的功效,所以不但用来酿酒,也用来食用。屈原的《离骚》所谓“餐秋菊之落英”,即是一例。然而菊花毕竟不能代酒,陶渊明正在百无聊赖的时候,忽然远处来了一个白衣人,那人原是江州刺史王弘派来的差人,特地送酒来给陶渊明的。陶渊明真是喜出望外,立即打开酒瓮,对着菊花开怀畅饮,尽醉方罢。
大诗人李白的《九月十日即事》,借菊花两遭采摘,抒发自己内心的苦闷心情:
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这首诗是李白在当涂(今安徽当涂)龙山登高之作,时在唐代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秋重阳节后一日。诗人已于前一日登过一次龙山,并作了首《九日龙山饮》, 这属于第二次登山宴赏,故诗人感叹菊花连续两天遭到采摘,联想到自己两入长安,都遭到政治上的重创,不由得感慨万端。
在唐宋时代,九月十日被称为“小重阳”,诗人从这一角度入手,说菊花在大小重阳两天内连续遇到人们的登高、宴饮,两次遭到采撷,所以有“太苦”的抱怨之言。诗人以醉浇愁,朦胧中,仿佛看到菊花也在嘲笑他这个朝廷“逐臣”,他痛苦地发问:菊花为什么要遭到“两重阳”的重创?对于赏菊的人们来说,重阳节的欢乐情绪言犹未尽,所以九月十日还要继续宴饮;但菊花作为一种生命的个体,却要忍受两遭采撷之苦。诗人以其极为敏感、幽微的灵秀之心,站在菊花的立场上,发现了这一诗意的空间。实际上,诗人是借菊花之苦来寄托自己内心的极度苦闷。借叹菊花,而感慨自己被馋离京、流放夜郎的坎坷与不幸,正见其愁怀难以排解。此诗语虽平淡,内涵却十分深沉。 主要表现了诗人一生屡遭挫败和打击,而在节日里所引发的忧伤情绪。
唐代边塞诗人岑参一次在行军途中,恰逢重阳节,勾起了浓浓的思乡之情,写下了《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这首诗: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古人在九月九日重阳节有登高饮菊花酒的习俗,孟浩然就有“待到重阳日,再来就菊花”(《过故人庄》)的诗句,表现了喜爱农家生活的雅兴。而岑参是在行军途中,时逢安史之乱,虽然也想勉强地按照习俗去登高饮酒,可是在战乱中,没有像给陶渊明送酒的王弘那样的人来送酒助兴,这就勾起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
诗人写思乡,没有泛泛地笼统地写,而是特别强调思念、怜惜长安故园的菊花。这样写,不仅以个别代表一般,以“故园菊”代表整个故园长安,显得形象鲜明,具体可感;而且这是由登高饮酒的叙写自然发展而来的,是由上述陶渊明因无酒而闷坐菊花丛中的典故引出的联想,具有重阳节的节日特色。既贴题目中的“九日”,又点出“长安故园”,可以说是切时切地,紧扣诗题。诗写到这里,还显得比较平淡,然而这样写,却是为了逼出关键的最后一句“应傍战场开”。这句承接前句,是一种想象之辞。本来,对故园菊花,可以有各种各样的想象,诗人别的不写,只是设想它“应傍战场开”,这样的想象扣住诗题中的“行军”二字,结合安史之乱和长安被陷的时代特点,写得新巧自然,真实形象。使读者仿佛看到了一幅鲜明的战乱图:长安城中战火纷飞,血染天街,断墙残壁间,一丛丛菊花依然寂寞地开放着。此处的想象之辞已经突破了单纯的惜花和思乡,而寄托着诗人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
大诗人白居易的《重阳席上赋白菊》,别有情趣: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这首《重阳席上赋白菊》诗,写得新颖而别致,词约而意丰。此诗一、二两句写诗人看到满园金黄色的菊花中间,有一朵雪白的菊花,感到无限的欣喜;三、四两句是采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把那朵雪白的菊花比作是参加“歌舞席”的老人,和青少年在一起载歌载舞。全诗表达了诗人虽然年老仍有青少年的情趣。抒发了人老心壮的慨叹之情。
唐代诗人齐己的《对菊》,写出了对菊花的真心喜爱:
无艳无妖别有香,栽多不为待重阳。
莫嫌醒眼相看过,却是真心爱淡黄。
诗的意思是:菊花姿不妖艳但别有清香,栽种很多不只是为了等到重阳节来欣赏。睡醒了还起来看她,只是真心喜爱她的淡黄颜色。写出了诗人对菊花的由衷喜爱之情。
最后看唐代诗人郑谷的《菊》: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诗题为菊,通篇不用一个菊字,但句句写菊。
“王孙莫把比蓬蒿”,蓬蒿是一种野生草,个头较高,从外形看,与菊苗没有太大的差别,养尊处优的公子王孙们,是很容易把菊苗当作蓬蒿的。诗人直抒胸臆,直截了当地训斥王孙公子“菊草不分”。其实这是鄙视他们不识人才。下一句就更能看出作者的用意了。
“九日枝枝近鬓毛”,每年阴历九月九日,是中国古代重要的重阳节,这一天,我们的先人登高、赏菊、饮酒,佩茱萸囊,把菊花插戴于鬓上。这句是说,菊苗到了重阳节,就会开出美丽的花朵,这与蓬蒿有了本质的区别。你看,一枝又一枝的菊花插在大家的鬓发间。请问:有乱插蓬蒿的吗?作为菊花是多么自豪啊,人们终于认识到它的价值。
三、四两句是全诗的着重处,集中地写了菊的高洁气质和高尚品格。“露湿秋香满池岸”,寥寥七字,写秋天早晨景象:太阳初升,丛丛秀菊,饱含露水,湿润晶莹,明艳可爱;缕缕幽香,飘满池岸,令人心旷神怡,菊花独具的神韵风采,跃然纸上。在这里,“湿”字很有讲究,让人想见那片片花瓣缀满露珠,分外滋润,分外明丽。“满”字形象贴切,表现出那清香是如何沁人心脾,不绝如缕。从中我们不仅看到了菊花特有的形象,也感受到了菊花和那特定的环境、特定的氛围交织融合所产生的魅力。
诗人在描写了菊的气质以后,很自然地归结到咏菊的主旨: “由来不羡瓦松高”。瓦松,是一种寄生在高大建筑物瓦檐处的植物,没有什么用处。诗人以池塘岸边的菊花与高屋上的瓦松作对比,意在说明菊花虽生长在沼泽低洼之地,却高洁、清幽,毫不吝惜地把它的芳香献给人们;而瓦松虽踞高位,实际上“在人无用,在物无成”。在这里,菊花被人格化了,作者赋予它以不求高位、不慕荣利的思想品质。“由来”与“不羡”相应,更加重了语气,突出了菊花的高尚气节。这结尾一句使诗的主题在此得到了揭示,诗意得到了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