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规模最大的一次围歼,经过胡服骑射而壮大起来的赵国从此一蹶不振,历史的天平彻底向秦国倾斜,中国的统一进程也得以加快进行。
谈起这场战争,人们的纷纷夸赞白起的智慧与赵括的“纸上谈兵”。其实在长平之战初期,赵国的领军将领并非赵括,而是身经百战的老将廉颇。在第一阶段,双方出战的主将分别是王龁与廉颇,在第一阶段双方主要进行的是试探性进攻,,史书记载“赵军士卒犯秦赤兵,秦赤兵斩赵裨将茹。六月,陷赵军,取二鄣四尉。七月,赵军筑垒壁而守之。秦又攻其垒,取二尉,败其阵,夺西垒壁”。从这段记载可以看出,经过商鞅变法的秦国,国力大大加强,实力已经在赵国之上,即使是名将廉颇上阵也只能是且战且退。
其实,在战斗打响之前,赵国国内便已经有有识之士看到了秦国无论是从农业生产能力还是后勤保障亦或者是军师体制而言都较赵国为强,双方之间的战力不对等。作为一名老将,廉颇对自己以及部下过于自信,没有认清双方的实力,在战役初期遇到挫折的情况下才使出防守绝招“坚壁清野”。假使廉颇一开始便使用坚壁清野战术,双方的战斗可能会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
赵国大军的一再失败,让高坐銮驾的赵孝成王有点坐不住了。要知道,此次战役,廉颇所率领的是赵国的全部精锐,稍有不慎便满盘皆输。再加上长期的僵持,会给国家带来巨大的财政负担,作为一个守成的君主,赵孝成王并不希望自己的财政出现亏空的现象。说实话,廉颇那种打法,赵国吃亏归吃亏,但是损失也不会太大。此时此刻,得到小道消息的秦昭襄王连忙派遣间谍进入赵国进行说服工作。原本便想撤下廉颇进行决战的赵王,得到了呼应,也就好不客气地将名将廉颇撤换下去,赵括也由此上阵。
这个时候大家会问,为什么要选赵括这么一个书呆子呢?赵括书读得是多,特别是对各类军事著作更是倒背如流,却并非呆子。赵括出身军事世家,他的老爹赵奢乃赵国名将,在阏打破秦军更是令其名垂青史,在老爹的不断熏陶之下,我是不太相信赵括没有一点战场判断能力的,说他纸上谈兵真的是过了。再看看赵括之前的经历,“东向而朝军吏,吏无敢仰视者;王所赐金帛,贵尽藏之”,说明赵括在赵军之中的威望很高,也屡立战功,如要换廉颇赵括不上谁还有资格?
再上我们看看,赵括所面临的战争情况。在赵孝成王忙着换主帅的时候,秦昭襄王也偷偷将自家主将换了一个,换上的便是大家熟悉的武安君白起。与王龁相比,白起的进攻能力更强,这就很明显摆出了一副你要战我便战的姿态。站在双方实力的角度上看,直接碰撞之下秦国的胜率要大得多。在赵括前往前线的过程中,秦国新的主将已经悄悄完成了对赵国阵地的分割包围,并将赵国的粮道给切掉。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采取坚壁清野战术的赵军粮草被切断,已经处于九死一生状态了。
来到前线的赵括,并没有如赵王那样迅速出击。因为他知道,赵军目前所面临的困境,作为一个有勇有谋,曾经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主将,他很明白此时冲击无疑是自寻死路,唯一能做的便是等待救援,内外合击进行突围。赵括是这样想的,也这么做了,他在阵地等了整整46天,依然没有等到来自国内的救援。赵孝成王再昏庸,也知道倾全国之力的大军被围困必须予以解决,然而在力度上却有所不够,白起未雨绸缪,早早将救援路线给切断,这让赵军失去了保存实力乃至翻盘的最后希望。
经过整整46天围困的赵军,粮食短缺,士气低下,已经出现互相抢粮的情况。人在绝望的时候,只能拼死一搏。等不到国内的救援,赵括也只能采取冒险方法。为了实现有效突围,赵括将赵军分成了四批,进行有梯度的突围。英勇的赵括,亲自带领最后一批战士进行突围,最终被乱箭射杀,留下了“纸上谈兵”的千古冤案!
客观地讲,长平之战赵国失败不是人祸,而是双方实力的真实对比。赵括整个指挥过程,并没有明显的漏洞。在被分割包围的时候,面对悬殊实力采取坚壁清野战术等待后援并未问题,廉颇指挥的时候采用的也是此战术,只不过廉颇指挥之时战局并没有恶化到被分割包围的地步。在已经出现抢食的时候,组织精锐力量进行突击,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如果再坚守不出恐怕白起兵不血刃便能攻下赵国阵地。
纵然要找一个替罪羊,也不该是赵括,而应是赵孝成王。临阵换将,兵家之大忌,赵孝成王的小农和守成思想让他差点付出了亡国的代价。临阵换将之是赵孝成王在长平之战中众多吐槽点中的一个。在赵军已经被分割包围的情况下,作为君主,理应不惜一切代价将自己的主力部队解救出来,而他却只是按照常规思路进行救援,力度上显然不够。再看看对面的秦昭襄王,在赵军等待救援的时间里,他亲自来到河内郡,“赐民爵各一级”,发年十五以上悉旨长平,遮绝赵救兵及粮食。两相相比,赵国无法救援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当然,与白起相比,赵括在能力上还是显得不足,他显然没有孙膑那种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但是,即使如此,也不能就此否认赵括的军事能力,至少在统领赵军的46天里,他没有犯什么错误。能够在与白起这样的历史名将对阵而不犯错,赵括完全能够算得上一个好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