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字同叔,北宋时期著名词人,祖籍临川人,是当时有名的神童,十四岁便得进士,获得官禄,官至兵部尚书,病逝后受封为临淄公,在北宋动荡年间,获得高官爵位的词人恐怕只有晏殊一人,一生作词45首,其中一首《浣溪沙》最为经典,今天小编带大家欣赏欣赏。
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这首词写的是游园感旧,其中结句“小园香径独徘徊”叙述当前事情,为把握全篇的关键。词中运用逆叙法,由今日独游小园,因见风景依稀似去年,从而引发出忆昔怀旧之感。词语自然明白,毫无雕琢痕迹,在短短的六句、四十二字中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写出了地点(小园)、时间(暮春傍晚)、人物的行动(独白徘徊于香径之上)和复杂的心理活动。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首二句回忆往事, 以虚为实。用“去年”、“旧”字明白点出听曲饮酒乃是过去的事。记得去年今天,曾在这里遨集嘉宾,设下盛宴,宾主觥筹交错,歌声美妙动人,生活多么悠闲自得。那时候天气也是这么晴和,亭台楼阁一概依然如旧,令人惋惜的是这一切都如过眼云烟,变成了忆念中的往事,作为当时的大官,晏殊家里也蓄有“声伎”,饮酒听曲乃是寻常之事。
所谓“去年”未必一定就是一年之前,把它理解为“过去”、“从前”都可以,总之非今年、今日之事。首句倒置时空,使人仿佛觉得“ 一曲新词酒一杯”就发生在眼前,其实那是回忆,是作者忆念中的往事。为使读者不致引起误解,所以紧接着便在下句“去年天气旧亭台”中作了交代。
“夕阳西下几时回? ”第三句关合今昔,用疑问语抒发感慨。“夕阳西下”是景,是实,为眼前所见;“几时回”是情,是虚, 乃心中所思。一句之中即景生情,由实入虚,意蕴似浅实深。正当词人徘徊于小园香径之中,想起去年今日歌酒乐事的时候, 抬头忽然看见一轮红日西沉,心中顿觉怅然若失,于是便自言自语地发出了“夕阳西下几时回”的疑问和感叹。
说它浅,是因为日落日出乃极平常之事,今日傍晚夕阳西下,明日清晨一轮朝阳又将从东方冉冉升起,对此任何人都是不会产生疑问的。 说它深,是因为作者的真意并非在探询夕阳究竟何时才能回来,而是从“夕阳西下”联想到人生百年,好景难长,青春不能永驻,从而产生了一种迟暮之感。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借眼前景物,抒发伤春悼时情绪;春归花落,好景不长,难从人愿,真是“无可奈何”之事;歌终人散,寂寞空虚,今日归来的只有一对“似曾相识”的小燕子。燕子成双成对,比翼而飞,更加反衬出主人公的孤狐心情。
“小园香径独徘徊”,结句描写主人公的当前行为,也是他在画面中出现的唯一动作。“小园”,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大槪是自家宅院里的后花园。“香径”与前句“花落”相照应,说明词入所漫步的小路上散发出落花的余香,同时也暗示出时间—暮春季节。一个“独”字,表现了环境的幽静和主人公的孤寂之感。
“徘徊”,来回行走的意思。读到这里,全篇的意境、画面构思便都十分清楚了,原来在一个暮春的傍晚,作者踏着落日的余辉,独自徘徊于后花园中的小路上,不由得想起了去年与宾客在此饮酒听歌的往事,从而生发出许多感概。词中的 新词、杯酒、天气、亭台、夕阳、落花、归燕等等景物都是作者游园时的所见、所忆和所感,虚虚实实,互相映衬,形成了一个缤纷多彩的境界,其实此时此刻,小园中只有一人,那就是踯躅不定、内心深感孤单寂寞的抒情主人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