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励志人生 > 经典语录 > 形容幸福的成语-真正幸福的人,除了不缺钱,还拥有这4点

形容幸福的成语-真正幸福的人,除了不缺钱,还拥有这4点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0-01-14 21:45:29
阅读:

假设你的生活是这样的:


1.上大学不仅免费,还能从政府那儿领导近5000的补助;


2.结婚生孩子了,有52周的带薪孕产假和陪产假;


3.免费的医疗保险。


你会不会觉得这是乌托邦?


但实际上真的有这个乌托邦——丹麦。在最近的世界幸福报告中,受访的丹麦人在0到10分的范围内,给出了7.5的平均分。这个平均分是其中分数最高的,也因此丹麦被公认为世界上最幸福的国家。它正如《礼记》中所描绘的大同世界,“老有所养,幼有所教,贫有所依,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刻意放手——向最幸福的人学习幸福》就是一本探讨丹麦人幸福的书。在分析影响幸福指数的各个影响因素之前,作者先给出了衡量幸福的三个维度——情感维度、认知维度、目的和使命维度。之后再去分析影响幸福的几个因素——凝聚感、金钱、健康、自由、信任。它就是一本幸福指南。


这本书的作者麦克·维金是一个著名的幸福研究领域的专家,担任哥本哈根幸福研究所的CEO。要说他最有趣的经历,大概是坐在咖啡馆里数着人们微笑的次数了。


一、衡量幸福的三个维度
  • 在跑夜车的师傅为自己新出生的孩子挣奶粉钱时;
  • 在清华录取考生在建筑工地打工时;
  • 在上班族为了赶项目而加班时;

我们不得不承认,金钱能提高生活的幸福感。


只是很多时候,人们将金钱和幸福之间画上了等号。


事实上却是,金钱或许能带来幸福,但绝不是达成幸福的唯一条件。


收入、金钱,都是一个客观的数据,容易衡量;但是幸福却不是,一个人感受到的幸福的程度是主观的,而幸福与否也源于判断者自己的内心


卖火柴的小女孩,如果能在圣诞之夜能吃上一口热乎的饭,她会觉得幸福;豌豆公主即便是睡在柔软的床铺上,也觉得难受。


可明明,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境遇要比豌豆公主的糟糕得多。


作者提到,研究幸福的第一个课题就是学会将眼前的快乐从整体的幸福中区分开来。“眼前的快乐”和”整体的幸福“分别对应”情感维度”和“认知维度”。


情感维度,也被称作享乐维度,主要是反映人们每天的情感变化。而认知维度,则需要退一步去回顾自己之前的整段的人生轨迹。


这两者互相关联,在一定程度上还有重合。充满积极情绪的日常生活,很可能整体人生的满意度也会更高。而即便某一天状态不太好,也并不能从整体上影响生活的幸福程度。


除了情感维度和认知维度之外,还有第三个维度——目的和使命维度。在古希腊语中,这一维度代表着“幸福”,在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眼中,“好的生活是有意义的,带有目的和使命”。


在作者看来,“研究幸福”的过程到处都是不确定的陷阱,没有办法完全确定影响幸福的因素,以及对它们进行准确的量化,但是幸福还是有迹可循


二、凝聚感

作者本人在童年时期参与的庆祝仲夏节来临的篝火活动,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光脚站在草地上,脸被温暖的篝火烘烤着,手里攥着一块刚出炉的新鲜面包,父母把手搭在我的肩上,我说不清什么是幸福,但现在我很确定就是这种感觉,而且我要把自己的事业倾注在理解当时的感觉上,作为孩子,那时没有恰当的词语去形容这种感受,但我知道,除了幸福以外,我还有群体的感觉,归属和家的感觉,我属于这里。


此景之下的感情,莫不是一种在群体生活中的融入感和凝聚感,这最集中地体现在日常生活的聚会中。


比如法国,和中国一样,可以自豪地说自己是一个有美食的国家。它重视美食,即便是在法国的公立学校,每个孩子都能享用三道式的餐食,从沙拉、主菜到甜点;更不用说充满仪式感的餐巾布和银器餐具。


荷兰,人们坚信“有个好邻居比远方的朋友顶用”。从2006年开始,每年的5月26日,他们会举办“全国邻居节”。这个节日的初衷是为了将邻居凝聚在一起,之后逐渐发展成为全国2000个区一起庆祝的节日。


墨西哥亡灵节,在《寻梦环游记》中被很多人了解。在节日那几天,人们相信逝去的先人会得到许可,回到世间去看望亲朋好友。人们也会带着饮料和食物,拜访故去的亲人和朋友的墓地。这些活动并不仅仅是在向往生者默哀,更是活着的人们通过一系列的庆祝活动,增强着彼此之间的凝聚力。


还有中国的春节、中秋节、端午节,在延续着中华传统的习俗中,亲朋好友相聚,分享生活的喜乐,在欢声笑语中,强化着凝聚力。


正是在这些聚会潜移默化的作用,让我们地意识到,美好的生活建立在良好关系之上,同时,金钱也并不是衡量幸福的标准。意识到自己属于某一个集体一部分的那种归属感和安心感,会让幸福感倍增。


三、金钱与成就

金钱、成就和幸福是有关联的,但要去描述,却只能用“复杂”二字。


(一)


金钱带来的幸福感适用于“边际效用递减法则”。这一法则通俗地讲,即当我们拥有越来越多的某样东西时,从中能得到的快乐也就越少。


书中举了个例子,在我们吃第一块蛋糕时,会觉得很美味,但如果吃到第五块,可能就没有那么美味了。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何有些人有些国家虽然变得富有,幸福感却并没有得到同等程度上的提升。或者你可以试想一下,马云的幸福感还会不会因为金钱而增加?


同样,追求幸福的过程中,也存在“享乐主义踏板”。有野心的人在达到一个目标后,会瞄准下一个追逐的对象。


正如那句歌词所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对于未来的期望和理想能带给生活激情,尤其是在实现理想的那一刻,成就感也能很大程度上提高幸福感。


古罗马思想家马可·奥勒有句名言:“有多大雄心,就有多大价值。”当我们实现了一个目标时,又开始追求下一个目标,以获得实现目标的成就感和由此带来的巨大幸福感。


但是,雄心的缺点就是永不满足自己取得的成就,而成就也并不等同于幸福。同样,实现野心和理想的幸福感通常是短暂的,只是过程的衍生品。所以,这需要我们将对成就的追求转换成“追求过程上的幸福”


(二)


幸福感不仅与金钱的多少相关。有了财富,如何使用同样是一门学问。常言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合理的金钱观必然助理幸福。


母亲有个女性朋友,在十几年前,是这条街道上最先开移动通讯店铺的人,因为抢占了通讯的商机,家里迅速积累了财富。


这个阿姨的孩子在读高中时,花销就已经超过大学生的消费水准,后来高中没读完就去当兵了。


当兵那会儿,阿姨的孩子就已经学会抽烟了,阿姨千里迢迢去看孩子时,还不忘给自己的孩子带烟抽。


等孩子从部队出来没多久,就在各种借贷平台上借钱,购买奢侈品,自己享用着几千一件的衣服,几千一双的鞋子,但是所有的账单都是由家长负责;不仅如此,还沾染上了赌博,输了几十万之后,又让家里兜着。


挣钱不易,花钱却如流水。即便有钱,这种消费方式,图得了一时的爽快,却不知带给家人多少经济的压力和心理上的重担。幸福从何谈起?


四、在自然中拥抱健康

书中有关于丹麦人关于自行车的统计数据,根据丹麦骑行大使馆的统计:


  • 九成丹麦人拥有一辆自行车;
  • 丹麦议会63%的议员每天骑自行车通勤;
  • 58%的哥本哈根儿童骑自行车上下学;
  • 丹麦17%的出行需求由自行车来完成;
  • 丹麦人平均每天骑行1.5公里的路程;
  • 75%的骑行者一见到头都在骑行,不受季节和天气影响。

不言而喻,骑行对人的健康有好处。


有研究表明:


同静止的通勤方式相比,上班路上选择活动筋骨的自行车通勤能把过早死亡的风险减少41%。


但是骑行带来好处远非这一点


正如作者本人坦言:


在我骑自行车的路上,我会经过占地面积很大的公共花园。这个花园为我提供了感知春天到来的一种方式,我能问道樱花怒放的香气。骑自行车跟驾车比起来能让我们的心情变得更好,部分原因就是在骑行时,我们的感官能被周遭充分调动起来。


在骑行的过程中,不仅活动了四肢,做了运动;还能在骑行的过程中感受自然的美景,亲近大自然。无论是眼中看到的景色,鼻子闻到的花香,还是耳朵听到的鸟叫声,都让人从生理到心理都获得放松。


就像是从日本流行起来的“森林浴”。当人们把自己浸在森林的氛围中感受自然的景色、气味和声音,自己的生理和心理也获得了足够的滋养。


没有健康,就像无数个零前面没有1,一切都是白搭。通过运动、与自然相接触,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放松,更是心理上的放空。


五、个人自由与共同合作

2012年《幸福世界报告》提到:


如果不能选择自己生活的方式,那么一个人不会真的幸福。


而影响成年人的生活方式自由的因素,主要在家庭、工作两方面。


(一)


家庭方面,作者对有孩子的成年人和没有孩子的成年人之间的状态,做一个区分,提到了“育儿幸福感差距”:有孩子的父母往往会更不快乐。


孩子,无疑是家长的幸福源泉;但你也不得不承认,孩子的诞生也可能会带来压力、挫败感和焦虑。毕竟孩子为父母提供了充实生活的目标,也抢占了父母的个人生活时间,加重了经济的负担。


对于女性而言,尤其如此。


首先,养育孩子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自由。对于女性而言,她们则是需要将大量的时间投入到家庭中,很难取得生活和职场上的平衡。


其次,虽说现代社会追究男女平等,但是性别的差异在养育孩子方面的影响难以抹去。尤其是传统意义上,女性在抚养孩子方面的责任更大,负担也更重。


最后,孩子的成长也分为不同的阶段。刚出生的孩子,会长达数月地占据父母夜间的休息时间;但是在父母50岁以后,当初闹人的孩子也能成为幸福的源泉。


而在职场上,作者借用沃尔夫·维金的一句话,表明了自己对工作的态度:


在考虑工作时,人不应该把目光局限在潜在的收入上,而应该关注从这份工作中能收获多少满足。


但是,城市生活的压力让人从工作中获得满足之前,很多人早已经败在通勤上了。


诺贝尔奖获得者,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利用每日报告的方法做了一项调查,让受访者详细叙述自己在前一天的活动,具体做了什么,以及做每件事时的感受。在这个调查中,近1000名美国女性认为早上的通勤时一天中最糟糕的时刻。其次是工作和下班回家的通勤过程。


工作影响了自由,进而影响了幸福感。


(二)


如果说自由关乎自己,那么,当我们以社会的一员参与到社会生活中时,与他人的良好关系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幸福。


1.首先是信任。


2015年《世界幸福报告》指出:


一个成功的社会是成员互相高度信任的社会,包括对家人、同事、朋友、陌生人和政府等机构的信任。社会的广泛信任促进了生活满意度的提升。


正如马克·吐温所说:


如果都说了实话,也就不用费心记住任何事情了。


这种化繁为简的智慧也正是幸福的要妙之一。


2.其次是同理心。


在丹麦,教育体系将培养学生将心比心的品格放置在优先位置。


给孩子排名的教育体系传递给孩子一种观念——成功是一种“零和博弈”,你的成功就是在抢夺他人的机会。但是正如上面说到的那样,成功并不一定就是幸福,所以幸福的获得不应该成为一种博弈。


他们同样重视数学和自然科学,但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品质,知道怎么当一个好伙伴和学会如何同他人合作的能力也需要孩子掌握。


同理心是一种成熟的表现,如果孩子在早期的学校教育中就能习得这种能力,那么之后的人生中,在这一点上受益的可能性会更大。



正是因为幸福有迹可循,我们才有通过学习去获得更多幸福的可能性。在《刻意放手——向最幸福的人学习幸福》一书中,作者麦克·维金向全世界分享了丹麦作为最幸福的国家的秘密——你不必是一个富豪,你不必非常成功,只要你有朋友、有健康。


当有人瞄准了大家内心的不安,各种贩卖焦虑时,唯有内心存有对于幸福的理解,才不让那些人有机可乘。


励志人生网欢迎您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