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古代汉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大道之源”。在汉语中,有200余条成语源出《周易》经传。这些成语蕴涵着极其丰富的精神内涵,堪称是对中华民族精神某个方面内容的经典概括,对后世影响持久而深刻。
一、否极泰来
天地交谓之泰,天地不交谓之否。“泰”就是顺利,“否”就是失利。意思是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会发生变化,转化到这个事物的对立面。《周易》六十四卦圆环中,“泰”卦之后是“否”卦,是《易经》阐述的自然道理。
否极泰来
二、群龙无首
《易经》把生命之气势称为“龙”,而“群龙”即是指万千的生命姿态。“生生不息谓之易”,龙也许可以算得上《易经》的核心吧。指事物处在新生的初级阶段,可见连绵不绝的龙身,预示着事物处于蓬勃向上发展的急速发展阶段,并且此时龙首还未见,表示事物的最终发展方向还没有显现出来,此时怎么做都是合理的。
群龙无首
三、满腹经纶
《周易·屯》:“云雷屯,君子以经纶。”形容人饱学而有处理大事的才能。经纶,原指整理丝缕,引申为人的才能、本领。一肚子学问和才干。人有才学,有治理国家的才能。
满腹经纶
四、殊途同归
《周易·系辞下》:“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通过不同的途径,到达同一个目的地。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
殊途同归
五、触类旁通
《周易·系辞上》:“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也。”掌握了解某一事物的变化、趋势及规律,从而类推了解同类的其他事物的变化、趋势及规律。
触类旁通
六、物以类聚
《易·系辞上》:“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各种东西是按照种类聚集在一起的。后指彼此思想、性格或者爱好相同的人经常在一起。
物以类聚
七、安不忘危
《易经·系辞下》指出:“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告诫当政者在安定的时候不要忘记危险,在生存的时候不要忘记灭亡,在国家大治的时候不要忘记发生动乱的可能性。“安”的背后之所以隐藏着“危”,是因为许多人缺乏“居安思危”的意识,导致最安全的状态演变为最危险的状态 。
安不忘危
八、朝乾夕惕
《周易·乾》:“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一天到晚勤奋谨慎,没有一点疏忽懈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