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天别人问我们会不会走路,估计大多数人都会感觉很好笑:都这么大的人了,走路谁不会呀?
可是,在古代,走路可是一个大学问,怎么走、走多快、姿态怎么样,都是有严格讲究的,如果走不好,很容易被嘲笑。
首先,我们得定义一下古代的“走”是什么样的,在古代,光是形容走路的词汇,就有数十种,例如“走”“行”“趋”“奔”。关于其中的差异,汉代的《释名·释姿容》中有解释,“徐行,曰步”;“两脚进,曰行”;“疾行,曰趋”;“疾趋,曰走”。也就是说,慢慢地走,叫走“步”,快步的走,将做“趋”,更快的速度,才叫做“走”。
也就是说,现代的散步古人叫“步”,古代的“行”才是今天的“走”;古人如果说“走”,那就是今天的“跑”了。
那么,这几种行走的方式该怎么定义呢?成书于战国或两汉之间的《尔雅·释宫》就有明确的解释:“室中谓之时,堂上谓之行,堂下谓之步,门外谓之趋,中庭谓之走,大路谓之奔。”
也就是说,在古代,如果别人和你一块到某个宅邸给人庆祝生日,他要求你“走”着去,千万别以为他是要和你一块散步,而是他嫌你速度太慢,要和你一起小跑。当然,如果他用的是“奔”,那么你们就得在大路上跑一段时间了。
在古代,不同场景下严格对应着相应的走路速度。其中,日常的时候,要注意缓步徐行、姿态端庄大方;但是,一旦有长辈呼唤或者遇见贵宾,就必须快步上前,如果速度太慢,会被人责怪不懂礼仪。
南宋朱熹就教导孩子称“凡步行趋跄,须是端正,不可疾走跳踯。若父母长上有所唤召,却当疾走而前,不可舒缓。”从中可以看出,走路要从容、规范,通常情况下,不要手舞足蹈,而是要端正。当然,一旦父母长上呼唤的时候,必须要快速上前。
此外,古代走路还有性别上的差异,在同一条道路上走的时候,要求男右女左,“男女异路”,这主要是古代有男女之大防,男女同路而走与礼仪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