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励志人生 > 经典语录 > 雄心壮志的诗句-壮志难酬的陆游,客居四川时听闻杜鹃叫声

雄心壮志的诗句-壮志难酬的陆游,客居四川时听闻杜鹃叫声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0-02-19 16:05:30
阅读:

陆游在朝廷之中无法实现自己的雄心大志,他万分愁苦,可是他未曾放弃过自己的努力。当他一直寻找出路的时候,终于有人给了他一个出路----到了乾道七年(公元1171年),主战派人士王炎宣抚川、陕,在南郑之地朱军,并且召报国心切的陆游为干办公事。


这对陆游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陆游得到王炎书信的时候,他心花怒放,顾不得带上家眷迫不及待地前往南郑。到了新郑之后,他开始与张季长 、阎苍舒、范西叔、高子长等十余人同在南郑的王炎幕府内任职。


到了这个能够实现自己大志的地方,陆游已经急不可耐了。自从陆游到王炎的军幕后,他常到骆谷口,仙人原,定军山等前方据点和战略要塞观察敌情,并到大散关巡逻。在这里,他真正开始过着“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的军旅生活,内心里雄心壮志终于在这里可以不受压抑与限制了。


但是天不从人愿,他如鱼得水的军旅生活最终还是到了头----在乾道七年(公元1171年)的十月,偏安一隅的南宋朝廷否决了北伐计划的《平戎策》,调王炎回京,陆游所在的幕府不得不解散。陆游一直魂牵梦绕的出师北伐大计也毁于一旦,他感到无比的忧伤与彻骨的寒心。


到了乾道八年(公元1172年),陆游被任为成都府路安抚司参议官,这是个无法实现自己志向的闲职,陆游“细雨骑驴入剑门” ,处于一个非常不得志的状态。


下面这首词《鹊桥仙•夜闻杜鹃》就是陆游在四川时期创作的,我们可以从这里分析陆游当时的心境:


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


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这首词的前三句“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描写了他所居住的屋舍的简陋,陆游住所未必如此,不过这样写无非是形容客居的萧条而已。上片的后三句“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在这种寂寞萧条的环境之中,陆游孤独一个人坐在这里,他的内心里是那么寂寞萧条。


同时“连江风雨”又渲染了一种难以排遣尽的愁绪的深重,风雨飘摇之中使人更添伤感。这时他听到了凄切的鹃啼,但他又不是直接写,而是先反衬一笔:莺燕无声使得鹃啼显得分外清晰、刺耳;莺燕在早春显得特别活跃,一到晚春便就是燕懒莺残”、悄然无声了,对这“无声”的怨悱,就是对“有声”的厌烦。一个“总”字传达出了那种怨责、无奈的情味。


到了下片作者开始写夜闻鹃鸣的环境,此处陆游的笔墨集中于凄怆气氛的渲染。这里其实是在写一种悲鸟----杜鹃,又名杜宇,这种传说中古代蜀帝灵魂化为的鸟,常在夜间啼叫。它的叫声凄厉悲凉,往往触发旅人思乡之情。“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则是在写:这杜鹃竟然可以在发出鸣叫,催成词人的几行清泪,惊残他一枕孤梦之后,又拣深枝飞去了。“催成清泪”,因为杜鹃的啼声一声紧似一声,所以作者说“催”。


就这样还不停息,“又拣深枝飞去”,继续它的哀鸣。“又”字表明作者对鹃夜啼的无可奈何。杜鹃这种鸟的鸣声好似说“不如归去”,因此又常引起人们的羁旅之愁。“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这结尾的两句进一步表明作者陆游当时的处境,情不自禁地生发感慨,把他此时听到杜鹃叫声时内心深层的意念揭示出来了。在故乡听鹃当然引不起羁愁,之所以“不堪听”,就是因为打动了岁月如流、功业难成的心绪,而此时他作客他乡更增加了一重羁愁。


陆游这种清愁之所以深重,之所以难以排遣,其实是因为自己的志向难以实现,再加上漂泊他乡的羁旅之苦萦绕在心间。如果我们设身处地感受到当时他的处境,就能够为他的这种深重愁绪而动容。


文 | 青舟 (三度平台签约作者)


励志人生网欢迎您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