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励志人生 > 经典语录 > 学雷锋名言-走向世界的雷锋

学雷锋名言-走向世界的雷锋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0-01-29 00:44:28
阅读:

半个多世纪以来,尽管时代几经变迁,世事斗转星移,人们的思想观念更是多元多化发展变化,但“雷锋”——这个中国人家喻户晓的名字,一直是人们心目中时代楷模,是东方社会主义中国的普世价值标准,甚至事实上已经成为境外媒体关注中国的一个窗口,成为了世界级的“模范”,用美国《时代》周刊的话说:雷锋品牌是中国人民也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雷锋精神首出国门


“向雷锋同志学习!”1963年,毛泽东和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这一号召在几亿中国人的心中播下了学雷锋的种子,雷锋成为全国工厂、人民公社和部队的榜样、时代楷模。这是雷锋牺牲的第二年,学雷锋活动在中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大地上如火如荼地展开了。


这年8月,日本中国友好协会第一次派遣学习代表团来华访问。他们用一个月时间行走于刚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的中国,随后在9月21日出版的《日本和中国》(日本中国友好协会机关报)中刊登了一篇题为《学习是中国的关键,协会学习代表团参观记》的文章,描述了一个“想像之外的中国”:在全中国,无论城市或者农村,到处都充满着一种延安精神,其中体现延安精神的“雷锋”的感染力尤其令人震撼。雷锋的事迹和他的日记中的话以及毛主席、朱德委员长等领导人号召学习雷锋的题词,几乎贴满了工厂和农村的墙壁。这样的环境使得“谦虚有礼貌,而且有火一样劳动热情的青年人”随处可见,这正是中国人民克服困难的精神动力所在。


全中国人民学习雷锋的消息也传到了阿尔巴尼亚。1963年11月27日,阿《青年之声报》登载了雷锋日记摘录,并在“行动从思想来,荣誉从集体来”的标题下介绍了雷锋的生平。《青年之声报》将“雷锋的短促而丰富的一生”概括为“以高度的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育出来的普通人的一生”。它指出,中国人民忠实的儿子雷锋以高度的共产主义道德品质鼓舞着青年;雷锋直到他的心脏停止跳动的最后一刻,仍把集体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并为祖国的利益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献出了全部的精力。而在这场学习运动的影响下,全中国已经涌现出成千上万个“雷锋”。


自此,中国便走进外界瞩目的“全民学雷锋”时代。1977年,意大利安莎社曾评论当年中国“开展纪念雷锋活动”的目的,指出是“要以这个榜样来取代支持‘四人帮’的偏激的青年的榜样”。它还引用西方观察家的观点阐述纪念雷锋活动在特殊时期的内涵:人们正利用他作为促进生产的榜样,特别是在为了促进生产需要广大群众都具有集体主义精神的时候。


雷锋走进美国西点军校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内有这样一则讲述美国西点军校(正式名称为美国军事学院)学雷锋的报道:“走进西点军校,人们首先发现校园内一尊雷锋的半身塑像,会议大厅挂着5位他们所仰慕的英雄像,排在首位的是我国伟大的战士楷模雷锋,学校还把雷锋日记中一些名言印在学员学习手册扉页上,提倡学员学习时要发扬雷锋的‘钉子精神’,学校还经常宣扬学习雷锋等英雄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


2002年12月,雷锋纪念馆改扩建指挥部收到一份珍贵的资料。这份资料是由原中国驻美大使馆一秘田志芳捐赠的。该资料是美国西点军校印制的该校简介,在内页上面有几张反映西点军校学生学习生活的照片,其中的一张照片上可清楚看见雷锋的照片挂在墙上,照片下边还有几个汉字:学雷锋树新风。


几十年来,关于西点军校与雷锋的传奇故事便越传越广。美国西点军校究竟有没有学过雷锋,雷锋在何等程度上影响过西点人?


2002年8月29日至9月13日,雷锋纪念馆馆长张淑芬曾到美国专程收集雷锋精神对美国西点军校产生影响的资料。到了西点军校后,张淑芬在对外公开的游览地点详细地察看了每一个展板,但上面除了武器陈列就是西点军校的发展史,没有发现与雷锋有关的资料。她不但没有看到传说中的雷锋半身塑像,在会议大厅里更没有看到“我国伟大的战士楷模雷锋”,对于其他的一些说法,如西点的学员手册中也有雷锋日记的格言;西点的固定教材中有关于雷锋的记录;西点的课程中有关于雷锋的专门课程,张淑芬馆长都没有得到肯定的答案。


访问中,西点军校公共事务办主任马雅·卡塞拉告诉张馆长:西点军校作为一所世界著名的专业军事院校,各国军事是该院校研究和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在对中国军事进行研究的时候提到雷锋也是一件很自然的事。而且,西点军校每年都要推出一批其他国家优秀的军事家和军人在学校进行宣传,鼓励学员进行研究和学习。特别是在1993年至1994年期间,他们不仅推出这样的人物,还在校园中搞过一系列的活动,并在活动中推出他们的雕像,雷锋雕像很有可能就在其中。雷锋作为最著名的中国战士,西点军校出于知己知彼的目的,在有关课程中讨论雷锋都是非常正常的,但是这丝毫也不意味着西点军校赞赏雷锋,更不意味着西点军校倡导过雷锋精神。后来,马雅·卡塞拉在给雷锋纪念馆的一封信中表示要把张馆长赠送给该校的雷锋纪念品当作教材,“她相信这类教材一定能增进学生对中国文化、中国历史、中国社会的了解。”


中国雷锋走红非洲


沈阳军区某工兵团,系雷锋生前所在团。2004年4月6日,承载着光荣与重任的雷锋团又肩负了新的使命——奔赴利比里亚执行维和任务。在他们刚刚踏上这个只有300万人口、饱经战乱的西非小国土地的时候,当地无人知晓“雷锋”这个名字。然而当雷锋团官兵结束任务回国的时候,谈论雷锋、学习雷锋在当地已成为一种时髦。时至今日,雷锋团还时常能收到来自非洲的电子邮件、明信片,几乎无一例外会提到雷锋。雷锋在遥远的非洲为啥会有这么大的魔力?


战后的利比里亚,局势动荡不安,疾病肆虐,维和任务十分繁重。从抵达任务区——联合国利比里亚特别行动第四战区开始,维和工程大队就以其独特的“雷锋”特点,在世界各国所有维和部队中独显卓然不群。有一次,利比里亚绥德鲁市两个因战乱而无人管理的氯气储存罐泄漏,当地上万居民面临被迫撤离家园的险境。是中国工兵义无反顾地冲上去,对氯气罐实施紧急处理。当分队返回市区时,欢迎的人群几乎将他们淹没。


“我们来自雷锋生前所在团。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向全世界传播弘扬雷锋精神!”大队长初庆华介绍说。出国之前,他们就把《雷锋故事》《雷锋日记》英译本打进了背囊,准备随时送给有需要的人;来到利比里亚,他们还在驻地一角建起了非洲大地第一个雷锋纪念馆,这个展室占地面积120多平方米,按照"前言、平凡而伟大的战士、刻苦学习的钉子精神、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品质、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永远的怀念、伟大的号召亲切的关怀、外国友人与雷锋、今日雷锋团"等十个部分,共展出雷锋各个时期生活工作图片、学雷锋活动图片以及"雷锋团"建设图片400多幅,并配有中英文对照说明,有翻译进行现场解说。开馆以来,先后接待了联合国特派团人员、国际红十字会组织、埃塞俄比亚、孟加拉国、爱尔兰等国家和组织、当地政府官员和群众数千人参观过展览,利比里亚大吉达省省长彼德在参观完雷锋事迹展后,虔诚地在留言本上写道:"我知道中国工程兵为什么出色,因为他们都是雷锋。


茫茫西非丛林,漫漫维和之路,中国维和官兵一路远行,用雷锋精神激励自己,也感动着利比里亚人民。雷锋,中国英模群体中的一颗璀璨恒星,跨越时空隧道,深入到了非洲人民心中。


励志人生网欢迎您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