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美女"这个称谓,语义逐渐泛化,是社交时一种礼貌的赞美,一种表示友好的交际策略。其实,美女作为一种稀缺资源,在古文中出现的频率也很高,古人对“美女”一词的称谓竟多达40余种。
一、美女称谓的修辞造词
(一)比喻造词
如碧玉、玉女、玉娥、玉姝、玉妃、玉儿、璧人、玉容、玉真、惊鸿等。"碧玉"原为澄净、青绿色的玉石,后用来比喻年轻貌美的婢妾或小户人家的女孩。
(1)红萼紫房皆手植,苍头碧玉尽家生。(唐·白居易《南园试小乐》)
(2)惠公即位二年,淫色暴慢,身好玉女。(《吕氏春秋·贵直论》)
"惊鸿"原指惊飞的鸿雁,用来形容美女轻盈优美的舞姿,后比喻体态轻盈的美女。如:
(3)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宋·陆游《沈园》)
(二)借代造词
如蛾眉、青娥、粉黛、红粉、红袖、红妆、红颜等。"蛾眉"、"青娥"为女子细长弯曲的美丽眉毛;"粉黛"、"红粉"为女性的化妆用品;"红妆"指女子的盛妆,因妇女妆饰多用红色,故称"红妆";"红袖"指女子的红色衣袖;"红颜"指年轻人的红润脸色。这些词语被借用来指称女子容貌的美丽,称谓美女的代称,如:
既昼,集罗帏翠幙,稠叠绕围,继以烛,列屋蛾眉,豪侈不可状。(宋·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十)
(三)夸张造词
拥有倾国倾城貌的女子美到能够迷惑君主,祸害国家,致使邦国倾覆的程度,如:
倾城今始见,倾国昔曾闻。(南朝·梁·何思澄《南苑逢美人》)
二、美女称谓的语义特征
根据美女称谓的语义特征,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做出不同的分类:
(一)外在美与内在美
1.侧重外在美
有关外在美的美女称谓,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容貌美。如:红颜、姝丽、玉容、玉面等。"红颜"原指年轻人的红润脸色,后来特指女子美丽的容颜,进而指代美女。"姝"与"丽"均有"美丽、美好"之意,举一例:
(1)貌嫽妙以妖蛊兮,红颜晔其扬华。(汉·傅毅《舞赋》)
古人觉得美人容貌好像美玉一般洁白温润,如玉一般,就用"玉"来
(2)《诗·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毛传:"静,贞静也。女德贞静而有法度乃可说也。"
(二)褒义与贬义
古代的美女称谓的贬义主要表现为"红颜祸水"之说。妲己惑乱使商纣王灭亡;褒姒一笑让周幽王惨死;杨贵妃受宠造成了安史之乱;陈圆圆被掠导致吴三桂引清兵入关。一些美女称谓就带上了贬义的成分,如:"尤物"、"妖女"、"妖娆"、"妖姬"、"妖艳"等。
"妖"是指异于常态而害人的东西,如妖魔鬼怪一般。而"尤物"中的"尤" 在《说文》、《广雅》、《小尔雅》中都释为"异"。"尤物" 本即"异物"。在古文中,"尤物"更多的是指美女, 尤其是给国家带来"灾难" 的美女,含贬义,如:
(1)夫有尤物, 足以移人, 苟非德义, 则必有祸。(《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倾国"、"倾城"语出东汉班固《汉书·外戚传下·孝武李夫人》:"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它们与"尤物"一样带有贬义。在男权主义者的眼中,这些美女导致了君王不爱江山爱美人,骄奢淫逸,最后致使国家灭亡,证明她们是危害国家的祸水。如:
(2)倾城今始见,倾国昔曾闻。(南朝·梁·何思澄 《南苑逢美人》)
三、美女称谓的存废情况及其原因
(一)古代美女称谓的存废情况
古代汉语四十余个美女称谓的存废情况,发现大部分美女称谓在现代汉语,尤其是主要媒体中已不再使用。现代汉语中仍在使用的古代美女称谓,按照其使用频率可分为三类。
第一,使用范围很窄,出现的频率也不高,排除诗词引用之外,每一千例中只有零星的几例。这些称谓主要有:静女、玉人、丽女、红粉、姝丽等。
第二,在现代汉语中使用较广,每一千例中含有三十例以上,主要有:玉女、佳人、佳丽、碧玉、娇娃、丽人、红颜等。如:
(1)那女明星我似乎在一出戏里见过,长相一般,既非玉女也非艳后,除了美妙的胸其余乏善可陈。(《上海宝贝》)
(2)李斯羽破相演绎《你是哪里人》,佳人变泼妇。
"碧玉"、"娇娃"、"丽人"一般很少单用。"碧玉"常出现在成语"小家碧玉"中,"娇娃"和"丽人"则需要在前加上修饰成分,如"霹雳娇娃"、"东方丽人"、"健康丽人"等。
第三,在现代汉语中运用最为广泛的古代美女称谓,在每一千例中含有一百例以上,主要有四个:"美女"、"尤物"、"淑女"和"美人"。值得注意的是,"美女"在现代汉语中泛化成为了一个非常普遍的称呼,代表一种友爱和美好的祝愿,对方美与不美已经不重要,甚至丑如钟魁的女性亦可被称呼为"美女"。其中,"尤物"的色彩义也发生了变化,几乎已经失去了"给国家带来祸害"的贬义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