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广东省情调研网 2019-10-25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这首七律,记述了毛泽东回到阔别32年的故乡时的真实感受。通过对韶山人民革命历史的回顾,以及对人民公社社员通过热情劳动而喜获丰收的描绘,赞扬了革命人民艰苦卓绝的战斗精神,歌颂了中国人民战天斗地的风貌,鲜明地体现了毛泽东高远的思想境界。
韶山是一块红色的土地,它用自己灵秀的山水哺育了一代伟人毛泽东,它也因为毛泽东而名扬天下。在湖湘文化的影响下,在毛泽东的感召下,韶山人民前赴后继,浴血奋斗,铸就了足以影响中国历史的韶山精神。
怀着对革命热土的尊崇,对革命前辈的敬重,2019年10月14日由国家能源局南方监管局、广东省能源协会主办,广东省省情调查研究中心承办的"传承红色基因党性锤炼韶山专题教育培训班”在韶山市委党校举行了隆重的开班仪式。
在开班动员讲话后,进入本次专题教育培训班授班旗环节,由带队领导(班长)接过班旗,再授班旗予两位旗手,接过班旗(行注目礼)。
开班仪式结束后,为本次专题教育培训班的第一节专题课:《从伟人身上汲取信仰的力量》。在教学内容部分其中有一段:1919年毛泽东在《湘江评论》创刊词中写道:“天下者,的天下;国家者,的国家;社会者,的社会;不说,谁说?不干,谁干?”。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都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主人翁”。多一些“主人翁精神”、多一分参与意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能在共同归属与集体认同中,不断完善、日臻成熟。
在教学内容部分其中最让人感动就是杨开慧手迹《6岁到28岁自述》:“不料我也有这样的幸运!得到了一个爱人!我是十分的爱他,自从听到他许多的事,看见了他许多文章、日记,我就爱了他。自从我完全了解了他对我的真意,从此我有一个新意义,我觉得我为母亲而生之外,是为他而生的。假如他被人捉去杀了,我一定要同他去共这一个运命!”
10月15日,进入专题教育培训班现场教学第二天。一大早队伍排列有序出发前往现场教学点。旗手挥舞班旗,队伍走向毛泽东铜像广场。毛泽东铜像广场位于湖南省湘潭市韶山市,坐落在毛泽东纪念馆和毛氏宗祠前的开阔地带。周围青松翠竹掩映,群山拱护。铜像身躯高大,体态稳健,面带微笑而又沉思,成功地塑造了领袖在开国大典时的伟人风采。
(向毛主席铜像敬献花篮) (上前整理敬联)
面对毛主席铜像,整齐地三鞠躬,寄托对毛主席的无限敬仰和无尽思念。随后重温入党誓词:面对鲜红的共产党党旗,举起右手再次庄严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2019传承红色基因党性锤炼韶山专题教育培训班-铜像广场合影)
接下来,来到韶山毛泽东故居纪念馆,该馆位于湖南省湘潭市韶山区韶山冲,是反映毛泽东生平和光辉业绩的革命纪念馆。整座建筑物创造性地把湖南乡间农舍格调同苏州园林风格相结合,集庄严、朴素、美观于一体,白色的粉墙,疏朗的内园,明快的单廊,小桥假山、花园亭台,给人一种走进革命传统教育艺术殿堂的感觉。毛泽东纪念馆包括:毛泽东铜像、毛泽东少年时代读书的私塾旧址、毛氏宗祠、毛震公祠、毛鉴公祠等历史遗址和纪念性建筑,同时对有关反映毛泽东生平和思想的文物、资料进行征集、研究、陈列和宣传。馆藏文物、资料达1.6万多件,名人字画1000多幅,是毛泽东生平和毛泽东思想研究的重要基地。纪念馆有展室17间,用于举办《毛泽东生平业绩展览》和《毛泽东同志遗物展》、《毛泽东同志的革命家庭》等专题陈列以及有关临时展览。毛泽东生平业绩和毛泽东思想发展阶段展览共分为17个专题展出,集中反映了毛泽东从立志救国、探求真理到改造中国与世界的辉煌人生历程,全面、系统地展示了世纪伟人毛泽东的丰功伟绩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纪念馆结束后,来到了毛泽东同志故居,它位于湖南省韶山市韶山乡韶山村土地冲上屋场,坐南朝北,属于土木结构的“凹”字型建筑,东边是毛泽东家,西边是邻居,中间堂屋两家共用。1893年12月 26日毛泽东诞生于此,在这里生活了17年。1929年,故居被国民党政府没收,遭到破坏。1950年按原貌修复。1983年6月27日邓小平在门额匾上题字"毛泽东同志故居"。
下午来到现场教学点:滴水洞,位于湖南省韶山市毛泽东铜像以西约四公里处的峡谷中。在现场教学讲到:1959年6月,毛泽东回到阔别32年的故乡,来到了滴水洞口的韶山水库游泳,兴之所致,随口对湖南省委书记周小舟说:“小舟,在这个山沟里修几间茅房子,我老了来住一住。1966年毛主席最后一次回韶山,曾在滴水洞秘密住了11天。1966年7月8日,毛主席在武汉写的一封信中说:“自从六月十五日离开武林以后,在西方的一个山洞里住了十几天,消息不大灵通。二十八日来到白云黄鹤的地方,已有十天了......”1972年5月3日,这封信在党内公布后,人们才知道毛主席所指的这个山洞即滴水洞,这也就是“西方山洞”之由来。
(党和国家领导人在韶山一览表)
在韶山滴水洞石壁雕刻的题词《七律•到韶山》,关于这个由来要回顾一段历史,那就是一代伟人的家国情怀——《毛泽东五回韶山》:
1921年农历岁首,毛泽东的父母相继去世不久,没能为父母临终送别的毛泽东从长沙回到韶山。这一次毛泽东把毛泽民、毛泽覃、毛泽建和弟媳王淑兰都带上了革命的道路
1925年1月,毛泽东从上海回到故乡,建立中国共产党韶山支部,后有组织人民协会。
1927年1月7日(34岁第三次),毛泽东在湖南考察农民运动时,又一度回到韶山。
1959年6月25日,经过了十年土地革命战争、八年抗日战争、三年解放战争,终于在建国后的第十年,毛泽东第一次以主席和游子的双重身份回到阔别32年的韶山,挨家挨户地走访调研,为即将召开的“庐山会议”准备第一手材料。当日,当地3000多名干部群众获知消息后从四面八方涌进韶山冲欢迎毛主席。毛泽东走到哪里,哪里就是一片欢腾。夜深人静后,毛泽东伏案写下了《七律•到韶山》。
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进行得如火如荼,毛泽东第五次回到了韶山,在“西方的一个山洞”———韶山滴水洞的别墅里住了11天。毛泽东此行高度保密,知道真实情况的仅周恩来总理一人,他每天派专机从北京为毛泽东送来文件,又带回批阅过的文件。
10月16日,进入专题教育培训班现场教学第三天。上午带着“秋日胜春朝”的学习心情乘车前往至现场教学点-刘少奇故里,故里位于湖南省宁乡县花明楼镇,占地面积1200多亩,是以刘少奇故居为依托建立起来的,全国唯一一座完整地展示、宣传、研究刘少奇生平思想和收藏、保护、研究刘少奇文物的人物类纪念专馆。
刘少奇(1898年11月24日-1969年11月12日),生于湖南省宁乡县,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刘少奇同志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了一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各个历史时期都作出了重大贡献,为党和人民建立了丰功伟绩,受到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衷心爱戴。
下午前往现场教学点---彭德怀故里。位于湖南省湘潭县乌石镇乌石村彭家围子。首先来到彭德怀铜像,始建于1998年10月彭德怀诞辰100周年之际,坐落在乌石峰东南麓彭德怀故居前的卧虎山上。彭德怀铜像,身着戎装,全身青铜铸造。高高矗立于中央,像高5.1米,连基座8.1米,寓意彭德怀元帅是我军的缔造者之一,基座为花岗岩山峰状造型,寓意彭总与山河同在,与故土相连,又以花岗岩凹凸不平的外形寓意彭总坎坷的一生。
随后穿过一块草地和茶花林夹道的长廊,便是彭德怀纪念馆,馆名由江泽民总书记题写彭德怀纪念馆。纪念馆建筑面积3100平方米,随地形的变化而显高低起伏,大坡屋顶错落有致的连接与背面山峰遥相呼应,富有浓厚地方色彩的马头墙门廊,青灰瓦盖的大屋顶,灰白墙镶着的木窗棂,给人传达了一种古老的楚湘神韵,整体上看,纪念馆风格朴实自然又不失浩然之气,与彭德怀的气质胸怀很吻合。1978年12月24日,邓小平同志在彭德怀同志追悼大会上的悼词中称“彭德怀同志是国内和国际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一直受到广大党员和群众的怀念和爱戴。彭德怀同志热爱党,热爱人民,忠诚于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他作战勇敢,耿直刚正,廉洁奉公,严于律己,关心群众,从不考虑个人得失。他不怕困难,勇挑重担,对革命工作勤勤恳恳,极端负责。”
10月17日,进入专题教育培训班现场教学第四天。前往了湖南党史陈列馆。走进湖南党史陈列馆展厅,映入眼帘的是名为“潇湘魂”的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伟人的雕像,塑像亲切、伟岸,敬仰之情油然而生。湖南党史陈列馆,展馆通过“开辟新天地”“描绘新画卷”“谱写新篇章”“三湘群英谱”四个部分,展现了党在湖南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宝贵经验。
随后,又参观了雷锋纪念馆,了解了雷锋平凡而伟大的一生,感受到了雷锋精神的崇高和继承、发扬“雷锋精神”的重要性。在纪念馆大屏幕中看到---“要从娃娃抓起,让雷锋精神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世世代代弘扬下去。”习近平话语简短而朴实,却包含着十分厚重而深刻的寓意。重新提出学习雷锋精神是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审视民族的核心价值,打牢民族的精神支柱。
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接见部分来自基层一线的军队人大代表时,掷地有声说道,“雷锋精神是永恒的”。雷锋精神永恒,是对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开启的半个多世纪学雷锋活动历史的回响,是面对现在与未来,将红色经典传承到底的郑重宣示。
下午前往了素有“千年学府、百年师范”美誉的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其前身为南宋著名理学家张栻于公元1161年创办的长沙城南书院,1903年始立为湖南师范馆,举办现代师范教育,1912年更名湖南公立第一师范学校,1949年改名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是湖湘文化的发祥地和中国现代师范教育的摇篮之一,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策源地之一,更是毛泽东思想的萌芽地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源地之一。学校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培养了毛泽东、何叔衡、蔡和森、李维汉、任弼时、张国基等一批国家栋梁,涌现了段德昌、刘畴西、袁国平、郭亮、罗学瓒、方维夏等280余名革命烈士。一代伟人毛泽东在此求学、工作八个春秋,并在此从事中国共产党的创建等一系列革命活动,实现了由青年学生到职业革命家的转变、由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到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
(听取第一师范学生讲解员的现场讲解)
在毛泽东与第一师范纪念馆中看到了一条“征友启事”:二十八画生者,长沙布衣学子也。但有能耐艰苦劳顿,不惜己身而为国家者,修远求索,上下而欲觅同道者,皆吾之所求也。故曰:愿嘤鸣以求友,敢步将伯之呼。敬启者二十八画生。(1915年秋季开学之后)大意为:今日我国正处危急存亡之秋,政府当局无一可以信赖,拟寻求志同道合者共同组织团体,以其自策自励及改造国家。凡对此有兴趣的同学,皆请惠赐大函,约期当面聚谈,以做进一步计划。
随后前往了现场教学-岳麓书院,在1918-1919年间,毛泽东曾先后两次入岳麓书院寄读,寓居岳麓书院半学斋内,自己动手做饭,到爱晚亭锻炼身体,与他的同伴们“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研讨革命真理,并创办了《湘江评论》,岳麓书院也因此成为新民主义诞生的重要地点,并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独一无二的印记。
10月18日,由国家能源局南方监管局、广东省能源协会主办,广东省省情调查研究中心承办的"传承红色基因党性锤炼韶山专题教育培训班”在长沙举行了结业仪式。
在结业仪式前,首先进行是本次专题教育培训班第二节专题课《不能忘记为什么要出发》,授课师资为原湖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张志初。教学中通过题材片段、人物故事叙述把这堂专题课《不能忘记为什么要出发》第一次生动形象的呈现了给。
不能忘记为什么要出发,是因为信仰需要坚定坚守!
是因为领航需要方向和目标,是因为生命需要血脉和根基!
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要执政为民!
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是因为使命需要定力和担当!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专题课结束后,为本次专题教育培训班的结业仪式,仪式一共有六项议程:第一项由省情中心带班班主任雷老师给在座学员们一起回顾了本次专题教育培训班的培训行程;仪式第二项为:学员代表谈学习体会。
仪式第三项为:班旗签名,首先由带队领导、各班委签名,再由各组组长带领组员依次签名。
仪式第四项为:颁发结业证书,由各组组长代表依次上台领取。
仪式第五项为:培训班总结,由国家能源局南方监管局陈局为本次培训班作了总结。最后,在此次专题教育培训班即将划上圆满句号之时,雷老师代表广东省省情中心(干部培训部)作了感谢话语,这次培训达到了安全、守纪、提升、前行的目标。最后,全体起立歌唱《我和我的祖国》,让思想升华、党性增强、进步提速,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以新作为拥抱新时代,学习新思想担当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