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朝代趣事
中国历史之战国时期的成语典故——悬梁刺股
本期主要讲述战国时期发生的成语典故——悬梁刺股与朝秦暮楚
悬梁刺股
中国历史之战国时期的成语典故——悬梁刺股。这个成语可以分开来解释,即“头悬梁,锥刺股”。比喻人废寝忘食地刻苦学习。
该成语主要讲的是汉朝的孙敬头悬梁与战国的苏秦锥刺股的故事。这里只重点讲一下苏秦的故事。该成语典故最初出自西汉刘向的《战国策·秦策一》,其原文如下:
“(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意思是说苏秦每当读书想睡觉的时候,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使得血都流到了脚下。
悬梁刺股
中国历史之战国时期的成语典故——悬梁刺股。“悬梁刺股”的典故这里只讲下刺股,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故事的主人公是苏秦。
苏秦是战国雒阳(即现今河南洛阳市)人,他从小就胸有大志,立志要做大官。于是,在青年时代就拜鬼谷子为师傅。经过了多年的学习,苏秦便决定下山做一番大事业。
他先回到家把家产全部典卖掉,然后给自己弄得非常华丽就来到了秦国,当时秦国在位的是秦惠王,苏秦向秦惠王讲述连横统一全国之术,然而秦惠王却对此毫无想法。
悬梁刺股
就这样一连过了好久,秦王都没有重用他的意思。
但是苏秦的盘缠却在秦国已经用光了,无奈的苏秦只能回到家乡。亲戚见他什么官衔都没捞到,自己还落魄得连盘缠都没有了,于是也都疏远他。
见自己落魄至此,苏秦便暗自下定决定,一定要有所作为,要出人头地。
悬梁刺股
于是,他就拿出师傅之前送自己的《阴符》一书,昼夜苦读起来。但是,每到很晚的时候,自己就想睡觉。为了让自己能够尽快出人头地,苏秦便准备一把锥子放在书桌旁,每当自己想睡觉的时候,他就拿起锥子朝大腿上刺去,以痛来刺激自己别睡觉。
终于这样过了一年,苏秦觉得自己学习得差不多了,他便又开始了自己的游历讲学,这一次,他总算说服了齐、楚、燕、赵、魏、韩六国合纵抗秦。
他自己也同时身配六国的相印,并且他还抱得美人(燕太后)“归”。一时间,苏秦成为有史以来最成功的屌丝逆袭典范。
悬梁刺股
朝秦暮楚
中国历史之战国时期的成语典故——朝秦暮楚。这个成语大家听说的应该比较多,成语意思就是比喻人反复无常。
从成语字面上看就不难知道,讲的主要是战国时期的秦国与楚国的故事。该成语最初出自宋朝晁补之的《鸡肋集·北渚亭赋》,其原文如下:
“托生理于四方,固朝秦而暮楚。”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们为了在四面危机的环境中求得生存,只能时而倾向秦国,时而倾向楚国。
朝秦暮楚
中国历史之战国时期的成语典故——朝秦暮楚。“朝秦暮楚”这个成语讲的是战国时期秦国与楚国之间的故事。
当时的秦国与楚国是两个非常强大的国家,两个国家为了称霸于天下,便经常发生战争。由于紫荆关是这两个国家的交界处,于是这个地方也就成了两国经常发生战斗的地方。
都说战争最后苦的还是人民。秦、楚两国争霸的时候,有的时候这个地方早上被秦国夺去了,有的时候,这个地方到了晚上就又被楚国抢了回来。
朝秦暮楚
这样来来回回,反反复复,弄得当地的百姓时苦不堪言,生产都没法进行下去,更不用提生活了。
于是到了后来,当秦军打过来的时候,当地的百姓就索性插上秦国的国旗,穿上秦国的衣服。当楚军打回来的时候,当地的百姓又插上楚国的国旗,穿上楚国的衣服。以此来减少两国战争对自己的伤害。
另外还有一个典故就是说,当时秦国、楚国这两个大国打战时,周边的弱小国家,比如魏国与韩国就经常依附在这两个国家之间。
当哪个国家占有优势或者更为强盛时,就倒向哪边,如此这样反反复复,因此也被形容成了朝秦暮楚。
朝秦暮楚
成语悬梁刺股与朝秦暮楚点评
中国历史之战国时期的成语典故——悬梁刺股与朝秦暮楚点评。通过这两个战国时期的成语典故也让我们从中得到这样的教训:
-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只要努力学习,不放弃自己,就一定能出人头地。
- 刻苦学习虽好,但一定不要为了学习而牺牲自己的身体。苏秦努力学习的精神值得我们借鉴与推崇,但一定要注意劳逸结合,不要以牺牲身体为代价,切记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
- 做人做事一定不要朝秦暮楚,认定的事情就一定要坚持把他做好,不要做一个反复的人。
悬梁刺股
中国历史之战国时期的成语典故——悬梁刺股。好啦,这就是本期讲的战国时期发生的成语典故悬梁刺股与朝秦暮楚的故事。
下期为你讲解——战国时期的成语典故之毛遂自荐。
喜欢历史的朋友可以点击我的上方进行关注,也可以随时与朋友一起分享。
【 相关阅读(点击即可查看↓↓↓)】
中国历史之战国人物故事——战国七雄秦国
中国历史之战国人物故事——战国七雄楚国
中国历史之战国人物故事——战国七雄齐国
中国历史之战国人物故事——战国七雄燕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