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团队凝聚力?
团队凝聚力是指团队对成员的吸引力,成员对团队的向心力,以及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吸引。
团队凝聚力不仅是维持团队存在的必要条件,而且对团队潜能的发挥有很重要的作用。
在日常工作中,如果遇到各部门不沟通,不交流,在各部门内部大家也没有太多的交际,开会的时候死气沉沉,无精打采等这样的情况时,说明这个团队缺少群体凝聚力。
麦克尔·柯维写了一本书,叫做《这是我们的船》,他原本是一名战舰的指挥官,后来加入了杜邦公司,成为该公司的职业教练,他一直强调的概念就是,把公司当做一艘共同乘坐的船。
他说:只要我们上了船,我们就和船捆绑在一起了。这条船就是我们的船了。船的前途就决定了我们的前途,船的命运就决定着我们的命运。船翻了,我们就会葬身大海。船已和我们息息相关了。我们船上的每个人,不管我们之间本领的差异有多么巨大,那些优秀和平庸的船员都一样用自己的激情工作着、奉献着。我们把自己的命运交给船来处置。
根据这个说法,所有的管理者在做的事情无非就是一个目标:如何让更多的同事登上这艘船,成为真正意义上一起奋斗的船员,而不是旁观者。
以前人们崇尚“以一当十”的个人英雄主义,如今只有做到“以十当一”的团队协作,才是一支可以打硬仗的队伍。
联想集团的“项链理论”就非常形象地诠释了“以十当一”的重要性。
企业之间的竟争最终是人才的竞争,对于企业,一个个人才就象一颗颗晶莹圆润的珍珠,企业不但要把最大最好的珍珠买回来,而且要有自己的“一条线”能够把这些零散的珍珠串起来,串成一条精美的项链。
如果没有这条线,珍珠再大再多还是一盘散珠,它们起的作用不过是以一当十的匹夫之勇。这条线就是把众多珍珠凝聚在一起,步调一致,为了共同目标而努力的团队精神。
团队精神既然有这么大的作用,那么企业又该如何加强团队凝聚力的培养呢?打造团队“集体心流”非常关键。
2.什么是“集体心流”?
在硅谷有一种团队合作的思考模型,叫做“巴士指数”,指的是你的团队中如果有关键成员被巴士撞了,这个项目是不是还能完成。
这只是一个幽默的比喻,回归到现实中,如果一个团队里有十个人,每个人都有自己负责的专业领域,只要一个人被撞了,整个项目就瘫痪了,那么这个团队的巴士指数就是1。
巴士指数越高,意味着一个团队的信息分享度,团队合作度越好,面对单个成员的失误,整个团队的补位能力也就越强。提高巴士指数,需要训练团队的“集体心流”。
很多人对“心流”这个词并不陌生,它指的是当人们沉浸在当下着手的某件事或某个目标中时,全神贯注,全情投入并享受其中而体验到的一种精神状态。
集体心流,顾名思义就是整个团队都聚焦在同一件事,同一个项目上,每个人都全神贯注,默契得像共享同一个大脑。不同成员之间的脑电波产生同频的时候,就能秒懂对方所有的信息。
但是集体心流的目标并不是让所有人都拥有同一个想法,而是把团队成员的想法都连接在一起。“心流”要求的是所有人都必须服务于团队的需要。
当这种连接发生的时候,所有人不需要语言交流,都知道现在是什么状态,缺什么东西,以及下一步的行动是什么。
出现集体心流的时候是非常震撼的,如果你恰好在这样的一个团队中,就能体会到强烈的被接纳的感觉,所有人都是同一条心,一个团队就像一个整体的方块在行动。
所以不仅个人在工作中要达到全神贯注的状态,团队成员能一起齐心协力完成同一个目标,达到集体心流,才是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
3.如何打造“集体心流”,增强团队凝聚力?
01.允许个体发声
哈佛商学院教授琳达·希尔在《上任第一年》这本书中提出过一个观点:团队能够从成员的多元化和多样性中获得很多好处,想要更好地获益,就必须允许成员去表达和听取不同的声音。
每个人都渴望表达意见发出声音,当团队能够对此表示支持,员工的忠诚度与敬业精神便会大大提升,团队凝聚力自然也就出现了。
华为有个内部网站,叫“心声社区”。这个社区被称为华为的“罗马广场”。
罗马广场曾是世界文明的中心,是全球知识分子思想碰撞的汇集地,在这里,他们可以自由的阐述自己的观点,华为的心声社区便是这样的存在。
在社区里,任何员工都可以对公司的任何一项政策提出不满和批评,公司绝大多数重大和非重大的政策、决定,包括老板和各级高管的讲话都会第一时间发表在这个网站上。
甚至全世界任何一个人都可以看华为的心声社区,看员工怎么批评公司,还可以匿名发言,没有人会追查发帖者的责任。
任正非曾说过这么一句话,“不要怕批评,要感谢骂我们的人,不拿华为的工资和奖金,还骂我们,是帮助我们进步。”
作为华为的领军人物任正非,不仅自我批判起来毫不手软,自我惩罚起来也是比别人更狠。
去年,华为公布了一份《对经营管理不善领导责任人的问责通报》,因为公司部分经营单位出现了质量事故和业务造假行为,任正非认为自己身为公司管理层难咎其责,因此这必须得狠狠罚。
于是,任正非自行罚款了100万人民币。
华为的这种方式,不仅调动了团队的积极性,还保证了制度的公平性,无论是普通员工还是高层管理,都一视同仁,赏罚分明,这样的企业和团队才会更有向心力,员工做事的积极性也更高。
02跳出人才流动的“陷阱”。
良好的团队关系可以增强凝聚力,往往越亲密的团队越成功。而人员配置流动性过强的团队显然做不到这一点。
一名新员工可能需要两三年时间才能达到业绩巅峰,而每个员工的产出又都是他们对周围人的知识和理解力的产物。
他们之间会彼此影响,重新熟悉也需要时间。所以,随意更换成员显然会大大增加成本,让凝聚力白白流失。
留住人才的方式分为两种,事业和感情,这里还是不得不提到华为。
1990年,华为第一次提出内部融资、员工持股的概念。当时参股的价格为每股10元,以税后利润的15%作为股权分红。那时,华为员工的薪酬由工资、奖金和股票分红组成,这三部分数量几乎相当。其中股票是在员工进入公司一年以后,依据员工的职位、季度绩效、任职资格状况等因素进行派发,一般用员工的年度奖金购买。如果新员工的年度奖金不够派发的股票额,公司帮助员工获得银行贷款购买股权。
华为采取这种方式融资,一方面减轻了公司现金流压力,另一方面增强了员工的归属感,稳住了创业团队。
事业留人是让打工思维升级为老板思维,让员工成为公司的“创始人”,将员工和公司的利益绑定在一起,所谓的轻财聚人正是如此。
感情留人是企业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除了每年固定的旅游团建项目之外,在员工的生日当天,发一些有纪念意义的专属礼品,部门领导私下组织其他同事为他制造惊喜,逢年过节发高大上的礼品等,都能让员工感到非常温暖。
闺蜜小惠曾经待的一家互联网公司就做得非常好,在中秋节的时候不仅给每个人员工发礼品,还提供免费的寄送服务,并在礼盒中附上公司致员工家属的一封信,很多家属收到礼物和信件的时候都觉得这个公司非常有温度,员工也会以此为荣,对公司的认同感大大增加,工作起来更加卖力。
感情留人则是通过福利待遇体现人文关怀,增强员工的归属感,俘获员工的“芳心”。
03通过轮岗调动积极性
2004年,华为8名高管实行轮流主席制度,8位领导轮流执政,每人半年,至2011年逐渐演变为成熟的轮值CEO制度;
2007年底,阿里巴巴集团宣布旗下四大板块高层进行轮岗,2012年3月开始对全集团20多名组织部中高层管理干部进行轮岗计划;
2013年初,京东宣布首批内部高管轮岗计划,2016年10月对公司超过10个部门的关键岗位进行轮岗计划,2018年7月开始实施轮值CEO制度;
2018年9月30日,腾讯HR在内部宣布:10%管理干部的退役,以后,每一年会要求各级管理干部有5%的能下比例,并且会积极推动管理干部轮岗制;
2019年2月26日,百度集团宣布对三位副总裁进行干部轮岗制度。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轮岗制呢?
一方面,轮岗可以帮助团队实现瓶颈突破,避免固步自封、逐渐安逸,缺少活力和创新的现象,同时预防和减少某些高管只手遮天的管理弊端,发现和培养更多复合型人才,实现持续发展。
另一方面,对于员工来说,通过轮岗,可以在不同的岗位尝试不同的工作内容,既可以为自己的工作带来源源不断的新鲜感和突破创新,也可以令自己的见识、格局以及各方面的能力有所提高。
如果一个人长期固定在某个职位或领域,会不可避免的产生惰性,遇到瓶颈,而轮岗制刚好可以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
不同的岗位会接触不同的工作内容,这样会给人以不同的刺激,不断激发人的创造力和学习力,在工作中体验更多的成就感和新鲜感,加深对自己的认知和信心。
当企业发展慢慢成型和稳定之后,组织结构会逐渐固定和扁平化,中高层晋升机会相对减小,这时候,轮岗制度刚好可以以横向调动的方式取代阶梯式的晋升制度,很大程度给予了能者更多的上升空间。
当所有人的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的时候,团队的凝聚力自然就上升了。
最后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打造集体心流,增强团队凝聚力的三个方法:
1.允许个体发声,一个企业最忌讳的就是专制独裁,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采取透明化管理,对所有员工一视同仁,赏罚分明,能更好的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增加向心力。
2.跳出人才流动的陷阱。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才能培养出人才,最怕刚培养起来翅膀硬了就飞走,留住人才的两个方式就是事业留人和感情留人。通过利益捆绑让员工成为企业的“创始人”,与公司共进退。通过提高福利待遇和人文关怀走进员工的内心,不仅留人,重要的是留心。
3.通过轮岗调动积极性。一个职位做久了难免产生倦怠心理,通过轮岗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学习力,发现和培养复合型人才,给予能者更多上升的空间,激发团队活力,从而增加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