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励志人生 > 经典语句 > 巴金名言-有人说,20岁读巴金,30岁读茅盾,40以后读鲁迅

巴金名言-有人说,20岁读巴金,30岁读茅盾,40以后读鲁迅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0-03-31 10:12:01
阅读:

有人说过,20岁的时候读巴金,30岁的时候读茅盾,40岁以后读鲁迅。这确实是读书界流行的一种说法。各个作家都有各自的风格、特点,而各个年龄层的人也有不同的心性和喜好,因此各个年代都有偏好的作家。


无论是鲁迅的深沉冷峻,还是巴金的自然真挚、茅盾的淳厚质朴、林语堂的幽默隽永、徐志摩的浓艳绮丽、汪曾祺的恬淡纯净、老舍的幽默平和、都是适合一代人阅读的经典。


一个人心态和作者文风的问题,有什么关系呢?


20岁读巴金:富有激情

巴金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很少人知道他的原名是李尧棠,字芾甘。他1904年11月生在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官僚家庭里,五四运动后,深受新潮思想的影响,离家赴上海、南京等地求学,从此开始了他长达半个世纪的文学创作生涯。他生前凝聚毕生的激情与智慧,写下了《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为我们留下了千万字的作品。


巴金虽然被公认为二十世纪不多的几位文学大师之一,但他从来不认为自己为文学而文学,甚至不以文学家、作家自居,他认为自己的写作全是为了说心里话,发出内在的呼喊。如他自述所言:“我现在的信条是,爱那需要爱的,恨那摧残爱的。”他在文革后撰写的《随想录》,感情真挚,充满着忏悔和自省,因此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良心”。


除了《随想录》,巴金的小说也富有激情。


巴金的大家族生活经历和他的气质,都使他爱憎分明、感情丰富,因此他经常用典型化的方法、写出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和多层次性。他的文字平易、直白,洋溢着浓郁的情感和抒情色彩。


这也与巴金的创作理念有关,他觉得每一次写作都是在向读者“交心”。“每一本书、每一篇作品,就是一次答案。古今往来有数不清的作家,读不完的作品,尽管生活环境各异,思想信仰不同,对人对事的看法不一样,但是所有真诚的作家都向读者交出自己的心。” 因此他能在小说中宣泄他强烈的情感,融入自身的激情。


有人问巴金:“您是一位有着鲜明个性特征的作家,您觉得您的个性气质对您的文学创作有哪些突出影响?”


巴金回答道:“我的作品整个儿就是个人对生活的感受,我有苦闷不能发散,有热情无法倾吐,就借文字来表达。我一直要求自己说真话,要求自己对读者负责,至今我还觉得自己过去有时做得不好。”


冰心说:巴金是“一位最可爱可佩的作家”他的可佩之处,就是他为人的‘真诚’……”


萧乾说:“巴金的伟大,在于敢否定自己。”


鲁迅说:“巴金是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


20岁读巴金,就是陪巴金小说中那些年轻可爱的人物欢笑、也陪他们哀痛。


30岁读茅盾:内敛质朴

茅盾本名沈德鸿,字雁冰,是现代著名小说家、文学评论家和文化活动家。他对于现代文学的经典意义有二:一是他在长篇小说创作上所取得的成就,他的《子夜》往往被看做是中国现代文学长篇小说走向成熟的标志;二是他对现实主义理论的倡导和实践。


当然,还有一点,就是以茅盾名字命名的长篇小说文学奖,成为了当代中国文坛最具影响力的文学奖之一,并推选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创作,形成了当代文坛长篇小说创作的繁荣景象,这些都可以追溯到茅盾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创的现实主义传统。


然而茅盾作为一位经典作家,其在当代的命运却颇为坎坷,一方面是学界对于茅盾开始出现诸多批评;另一方面,相比较于沈从文、张爱玲、钱锺书这些被不断重新挖掘、阐释的作家,大众读者对于茅盾的关注日趋冷落,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家在当下市场中却没有获得太多的受众群体,似乎茅盾仅仅只是过时的、过气的作家,就像人们调侃经典的那样:“所谓经典,就是那些谁都认为伟大、崇高、而谁都不愿去读的东西。”


但,这就是茅盾适合三十岁人读的特点!


他注意题材和主题的时代性和重大性,自觉追求"巨大的思想深度"与"广阔的历史内容"; 着重表现人物社会关系与人物性格的复杂性,追求"立体化"的油画效果; 此外,布局上,茅盾追求宏伟而严谨的布局,人物众多,情节复杂,线索纷繁交错又严密完整,形成一种立体交叉结构;


总之,茅盾的作品特色可总结为:史诗的风格,理性的色彩。


茅盾的“为人生”现实主义观也对三十多岁的人多有指导,现实主义就是倡导作品要反映人生、时代,读茅盾的作品,就能体会当时的思想、社会、政治的变化。


他和他的作品所拥有并代表的,不是那种浪漫的激情之美,而是那种理智的冷静之美。茅盾那种更偏向于内心自省的叙事风格,以及由此蔓延而出的那种冷静观察的犀利,对于中国人久习不察的一窝蜂、随大流心态,尤其具有警醒意味。


30岁读茅盾,就是读他笔下的社会史诗与民族悲剧。


40岁读鲁迅:怒发冲冠

民国时期的文学大师鲁迅,可以说是在中国的现代文学史上最重要、最崇高的一座丰碑了。现如今,研究鲁迅是一门“显学”,李亚伟甚至有诗提到:“把鲁迅存到银行里吃利息”。


其实,我觉得不止40岁要读鲁迅,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鲁迅作品都必须要读!


我们不理解鲁迅精神的现实性和当代性;我们发现不了鲁迅的当代价值;我们对当代社会精神病灶的漠然无知,我们做不了当代学生的指路明灯,所以我们只有人云亦云地否定鲁迅,见风使舵地删除鲁迅,浅薄无知地逃避鲁迅。


但是近年来,教科书的文章竟然开始删改鲁迅的篇目。我们很悲哀的看到,我们熟悉的《阿Q正传》,《药》,《纪念刘和珍君》等,退出了新版的语文课本。


现在,不仅40岁的人不读鲁迅了,我们的孩子也不读鲁迅了!这是一种悲哀!


鲁迅文章真正值得我们看重的,应该是那种无处不再,深厚沉雄的忧患意识,是那种直面现实百折不屈的精神气概,是那种敢于批判直身赴死的义勇果敢。他的文章既是中华民族精神病灶的手术刀,又是中华民族精神营养的钙片。鲁迅本人,鲁迅的文本(作品形态),鲁迅的文学(作品内容)从三个不同的层面构筑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


我们的时代精神要倡导和谐,要以和为美。但是如果我们过于的宣扬温润与平和,过于地倡导与世无争的中庸,并且在下一代的教育中剔除英雄主义的豪迈,剔除理想主义的激情,剔除“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盛世危言,我们的民族将如何应付突如其来的战争,灾难,和其它不可知的挑战?


这就是40岁的人要读鲁迅的意义,也是无论多少岁,我们都要坚持读鲁迅的理由。


你认为人生的什么阶段应该读巴金、茅盾、鲁迅呢?


励志人生网欢迎您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