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文化建设应该是怎样的
听过很多关于班级文化的论断,但至今班级文化建设走的近乎是个人化道路,具有非常明显的个体色彩。这就说明,班级文化的根性东西,似乎还没有很好的理清。
喜欢赫尔巴特,他在其著作《普通教育学》中指出:“教育学只有建立在科学理论基础之上才能成为一门科学。”班级文化建设如若成为科学,势必有些东西非个人化。正如百花齐放的前提共性是“花”,然后才是百花齐放。班级文化建设一样,守住“科学”基础,个性化的展示才是教育的春光满园。
一、班级文化是什么
沃伦·伯杰说“我们都渴望更好的答案,但是首先,我们需要学习如何提出正确的问题”。班级文化建设的“科学”是什么,我们都在期待答案。诚然,班级文化建设的现实告诉我们,其实我们没有更好答案。所以,在得到更好的答案之前,先尝试着提出问题——
班级文化是什么?
这个问题不解决,就很难找到正确的班级文化建设路径。当然,我们明白这个问题的核心词是“文化”,“班级”是个限定语。当然,解决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必须明白的是——
文化是什么?
请朋友们允许我和大家一起追寻一下“文化”的本义。
中国文化里,最初“文”和“化”是分开的。《左传·昭公二十八年》曰:“经天纬地曰文”;“化”,《说文解字》曰“教行也,从匕从人”。由这个两个意思出发,很多文化学者笼统地概括说“文化,就是通过强制手段达到经天纬地的目的。”突出了“强制性”。这也是当下班级文化建设中,不少教育者总是认为班级的制度建设也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命名为“制度文化”,然后把建设具有某种特点的管理制度当做文化就研究。
当然,上述解说是把“文”和“化”两个本来不相关的字黏合在一起得出的结论。真正的“文化”本义恐怕不是这么简单的黏合。“文化”一词最早由西汉学者刘向提出。刘向在其所著《说苑•指武》中说:“凡武之兴,谓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这里所谓“文化”之“文”与“武”相对。“武”作为一个会意字在甲骨文里显示为人持戈行进的样子,意指动用干戈以行军旅之事。这里“武之兴”是指为了征服天下而动用军事力量,这种力量可以被理解为一种物质力量,则与 “武”相对的“文”就应该被理解为是指某种精神力量。所以,“文化”就是指运用某种精神力量来收服人心,使天下归顺。可见,中国固有的文化概念是运用精神训导和思想教育来实现统治者对国民的思想统治,“柔性”是其基本特征。
综上分析,我们大略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文化是一种柔性的精神力量。
由此,“班级文化”这个词语就分开理解:“班级”是施事主体,而“文化”是用某种精神力量达成人改变的手段。
那么,“班级文化”我们就可以大略定义为:班级采取柔性方式达成班级成员改变的精神力量。
二、为什么要建设班级文化
很多朋友会认为这是一个无需回答的问题,谁都知道班级文化建设很重要。
但遗憾的是,道理谁都知道,而在工作实践中却走入两个误区。其一事实上意识不到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其二是即使意识到了也不知道建设什么和如何建设。
请先允许我讲一个故事——
重庆某老师问我一个问题:我班上真正捣乱的就那两三个学生,俗话说‘一颗猫屎毁掉一锅粥’,三颗猫屎就把班级捣乱得不像样子!
“您班上多少孩子?”
“50个。”
“您花多大精力在3个孩子身上?”
“大部分。”
“为什么 不把大部分精力花在大部分孩子身上?”
“因为一颗猫屎可以毁掉一锅粥,三颗更严峻。”
“为什么一颗猫屎可以毁掉一锅粥?”
他沉默了,因为他也没有想过为什么一颗猫屎可以毁掉一锅粥。我只好接着说:“因为你的粥是稀粥。粥越稀就越容易被毁掉。如果粥足够浓稠,被毁掉的就是一点点,如果大的环境建构好了,那猫屎也能变成猫屎咖啡。这就是环境改变人的力量体现。”
不知道把“粥”变浓稠,不是少数班主任的作为,而是多数。明明知道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却不去建设。
杨耕先生在《文化的作用是什么》一文中指出,文化有三种作用:传递文明的作用;规范人的行为的作用;凝聚社会力量的作用。对于班级来说,班级文化建设至少可以规范班级同学的行为、凝聚班级力量。这两点也是班主任带班过程中最希望做到的。倘若班级同学的行为规范了,而班级又有了凝聚力,这样的班级该是比较好的班级了。这就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接下来该老师的话,是值得我们深思的:我学习过很多班级文化建设的路子,尝试过各种班级文化建设例如制度制订、图腾设计等等,但是并没见有啥效果。
这就体现出,这位朋友不知道文化建设的核心是什么?或者是不知道班级文化建设的方向在哪里。
这就涉及第一部分谈到的“达成班级成员改变”的精神是什么精神。
三、班级文化精神是什么
曾经我们一谈及教育,总会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情怀被放在了最突出的地位。不可否认,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是如果只有爱,那也不是教育。只是,后者被忽视得太多了。忽视的根本原因在于过于强调情怀,而最直接的原因是我们缺少教育的科学。赫尔巴特所谓的“科学”或许我们一时难以回答,但是有一些基本常识却不能够忽视。对于基础教育来说,最基本的常识是“基础”,立足“基础”的教育才叫“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为孩子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追问:什么是基础教育的基础?
这个问题无法直接问答。倘若换个角度追问——
基础具有什么特性?
正如建一座房屋,最基础的肯定不是如何设计建筑风格和将来如何装修等等,而一定是打地基。因为地基不打,建得多好的房子都经不起地动水浸。所以,基础最基本的特性是“不可缺失性”。缺少了,就一定会出问题。
继续追问:基础教育,最不可缺失的是什么?
如果关照时下有些愈演愈烈的教育悲剧,答案就很简单。但是我还是不想直接说破,请允许我引用阿列克谢耶维奇 《切尔诺贝利的回忆》中的文字来说明:
一位曾在“二战”期间的德国纳粹集中营中遭受过非人折磨的幸存者,战后辗转到美国,做了一所中学的校长。每当新教师来到学校,他都会交给新教师一封信,信中这样写道“亲爱的老师,我是一名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我亲眼看到了人类不应当见到的情景:毒气室由学有专长的工程师建造;儿童被学识渊博的医生毒死;妇女和婴儿被受到高中或大学教育的士兵枪杀。看到这一切,我疑惑了:教育究竟是为了什么?我的请求是:请你帮助学生成长为具有人性的人。你们的努力决不应当被用于创造学识渊博的怪物,多才多艺的变态狂,受过高等教育的屠夫。只有在使我们的孩子具有人性的情况下,读写算的能力才有其价值……。
上面问题的答案就显而易见了:基础教育最基础的就是让孩子具有人性。而人性最本质的特征是善,是灵魂的温润。
试想,如果我们的孩子具有人性,是善良的,具有温润的灵魂,那么校园欺凌、无视师长、不守规则,甚至因为生活温度缺失而造成的各种心理问题是不是会减少很多,甚至消失呢?
所以,班级文化的“精神”就是引人向善的精神。班级文化的特征之一就是用善和美好让学生变得温润,具有人性。
马克思人性论认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性的塑建也要在各种社会关系中实现。班级文化的建设,其实就是要构建人与人的关系,让人与人的相互影响达成教育目的。如果每个孩子性善、灵魂温润,那么在班级“关系”中,每个孩子都会感到彼此的温暖,从而获得归属感满足的幸福。造成当下教育困境的诸多因素都会因之而化为乌有。
于永正先生说:“如果说教育的第一个名字叫影响,那么它的第二个名字就叫激励。”如果说上述所说的“精神”是影响孩子的重要手段的话,教育还需要给予孩子激励。设若“善与灵魂温润”构成的人性是一粒种子的话,教育不应简单地播下种子就是结束,而要给予种子成长的力量。这就是于永正先生赋予教育第二个名字的原因所在。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也提到:“学校教育的价值,它的标准,就看它创造继续生长的愿望到什么程度,看它为实现这种愿望提供方法到什么程度。”“继续生长的愿望”就是生长的动力。学校的价值和标准就是看学校多大程度上激励学生,为激励学生的想方设法到了什么程度。
人性塑造(温润灵魂的塑建)与动力给予(激励学生的生长),应该是班级文化中“精神”的基础内涵。基础教育最应该围绕的两大目标应该为此。
四、班级文化怎样建设
为更好回答“班级文化怎样建设”这个问题,请允许我引用两则材料:
1.任何形式的恐惧都会损害心智,破坏敏感性,钝化感官,恐惧是人一直都在背负的重担。——克里希那穆提
2.译为“文化”的英文和法文单词都是“Culture”,德文单词是“Kultur”,它们都来源于拉丁文Cultura,含有耕耘、耕作土地,种植、栽培庄稼,培育、饲养家畜等义。——张岱年
第一则材料克里希那穆提从反向说明善良的人性应该在温润的氛围中去养,而非采用让学生恐惧产生的方法。任何形式的“恐惧”,包括我们通常所说的“制度”、“管理”、“约束”等,都会损害心智、破坏敏感性和钝化感官。第二则材料里“耕耘”、“栽培”、“培育”等词语更是直接说明,文化是来培植、养护的、培育的,是靠适宜的环境濡染的。班级文化建设就是学生在“人性”环境里濡染出人性,“动力”环境里濡染出动力。
诚然,濡染的前提是有了文化环境。我们现在谈的问题是如何建设班级文化,是濡染的前提问题。吴子青在《文化的含义与特征》中谈到文化具有“习得性”特征。这就告诉我们,班级文化建设是可以通过习得养成的。当然这种“习得”就是通过一种或者多种“抓手”达成环境的营造、氛围的形成。据笔者多年的观察和实践,班级文化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让学生习得,进而养成班级文化。
一种是多抓手的立体养成方式。以晨诵、午读、暮省为主的阅读方式;夕会、班会为主的会方式;小组结构建设、点赞场等的生态方式,三者或更多形式紧密结合,形成让学生习得“人性”或“动力”的立体场。
一种是单抓手线性养成方式。例如杭州天成教育集团郑丽君老师的集美日记,南京外国语学校柳咏梅老师的班级史记,苏州工业园区星港学校王婷婷老师的班级公益等等,都是通过一个简单的事件。把事作为点,连成一条线,铺成一个面,让孩子们在一个集中的活动形式中,不断延展、生长,进而习得教育者设定的文化。
这种两种方式采用的都是马卡连柯所说的“教育儿童最好的方法是鼓励他们的好行为”,让行为影响行为,形象塑造形象。
当然上述两种方法,有两点这里需要说明。
其一是二者都是通过活动的方式构建班级文化的。但活动本身不是文化,它只是文化构建的手段。所以,对于当下不少学者提出的“活动文化”的概念,实在不敢苟同。
其二是,两种方式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目标聚焦。正如每一节语文或者数学课都有一个教学目标一样,课堂上所有的教育行为都应该围绕教学目标来实施。教师绝对不能因为教室里飞进一只鸟儿打乱教学目标,更不能抛弃本来设定的教学目标,而滑到另一个方向。这样的教学不会有好效果。班级文化建设一样,在特定的目标落实之前,不能轻易丢掉目标,或者转向另一个目标,否则就会无效。
曾经看到过一个班主任设定的9月份班会主题:
周次
主题
设定原因
第一周
遵纪守规
开学第一周,需要进行基本的规范教育
第二周
学会学习
班级逐步进入正轨,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第三周
健康生活
结合月末运动会,养成健康生活方式
第四周
祖国情怀
国庆节来临之际,让学生懂的热爱我们的祖国
这个表格看起来计划清晰,理由充分。但是,如果从文化养成的角度分析,你会发现四周四个目标,而且目标之间关联性不强,跨度很大。根据行为心理学,养成一种习惯至少需要3周时间,这四周四个目标,显然习惯难成。如果用一堂课来比喻,三周为一个课时,这节课目标是太多了。“遵纪守规”还蜻蜓点水,“学会学习”就接踵而来,自然每个目标都落实不了。这就是当下班级文化建设轰轰烈烈实则效果甚微的原因之一。所以,好的班级计划不是安排某个时间做某件事儿,而是把目标设定好然后设置系列实践以促使目标更好地实现。
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告诉我们“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组织保证生长的各种力量,以保证教育得以继续进行”,那么班级文化建设的途径要旨就是通过组织保证文化落地的各种力量,以保证教育得以继续进行。
让所有的教育行为,围绕设定的班级文化建设目标,是班级文化建设最关键。
五、班级文化建设是绝对柔性的吗
如果行文到此,而不继续下去,我想一定会有不少朋友批评:没有制度规范,就不可能有教育!
请允许我引用一下名家名言。
洛克在《教育漫话》里提到:“世界上最具有高深学识、在任何科学方面享有大名的人,没有一个是在教师的管束下得来的。”也就是说,一味地采取约束、管理甚至通常所认为的习惯养成方式来开展班级文化建设的话,可能会束缚孩子的成长。
当然我知道洛克的文字我说服不了任何人。请允许我继续讲述下去。
不少教师可能还遇到了“管理无效症”。现在的孩子个性越来越强,很多时候他们不太听从教师认为的“管理”。教师的管理被孩子们认为是不尊重他们。简·尼尔森在《正面管教》中说:“孩子受自尊的水平越低,孩子长大后的自律力越低。”也就是说有时候管理恰恰会导致不自律。
但这不意味着班级文化建设是排斥制度规范的。当然,您明白我的意思,不排斥,不意味着制度规范就是文化的一部分,正如“我誓死捍卫你发言的权利”并不意味着“我赞同你的观点”一样。
回到开篇时刘向那句“凡武之兴,谓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如果把它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圣人治理天下,会先用文德教化天下再用武力征服天下。但凡动用武力征服天下的,并不会被人信服,先用文德治理但是却也改变不了的,就可以诛罚他了。”
与中国古代其他对“文化”概念的表述一样,它是与“武力”、“武功”、“野蛮”相对应,它本身体现了“阴”和“柔”的一面。古代很大程度上是将“文化”作为一个动词在使用,它既与武力征服相对立,但又与之相联系,相辅相成,所谓“先礼后兵”,“文治武功”。
“兵”和“武功”是在“礼”与“文治”之后的补充,是治之无效的前提下使用的策略或手段。班级治理一样,文化建班是首要的,但是如果文化建班(当然前提是真的使用过了文化建班)仍然对某些同学无效,可以采取制度规范了。
所以,班级文化建设中的“柔性”,不是绝对排斥“制度规范”抑或“管理”、“约束”等,而是在“柔性”无效的前提下,采取的补充方式。
当然,不少朋友又会说:讲述这么多不是班级文化建设需要走文化和制度(约束)两条路吗?
这里,我们有必要探讨另外一个问题:制度建设是班级文化的组成部分吗?
六、制度建设是班级文化的组成部分吗
这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
前文我们提到过类似的话:就班级文化建设而言,不少专家学者主张班级文化包括物质文化(班级规章制度、图腾创设等)、活动文化和精神文化(场域力量或软文化)。“活动文化”这一概念,前文我们已经解决,此处不谈。“物质文化”建设中的“图腾创设”误以为“图腾”就是文化,自然也无需多谈,此处亦不谈。
这里重点谈“制度文化”。
因为对制度的追求甚至极致的追求,已经成为了不少班主任所谓“文化治班”的重要特点,而恰恰对真正的“文化”茫然一片,只能简单地以“班级图腾”例如班名、班徽、班旗等取代“文化”,殊不知它们只是文化的手段,而非文化本身。
克里希那穆提有句名言“哪里有秩序,哪里就有谦卑”,这句话的准确释义并非是因为有了秩序才是有谦卑,而是“谦卑”是“秩序”的前提。人只有到了一定的文化境地,才会出现相应的“秩序”。例如生活中,不是因为我们遵守“不要玩手机”的纪律而读书的,而是因为“喜欢读书”而放弃玩手机的。舍恩说“给儿童合理的理由”。如果不能够给儿童合理的理由,管束或者制度对儿童来说就是外在“强制”,儿童就会产生抗拒、自尊失落、心智损害,敏感性破坏,感官钝化等诸多问题。但是很多班主任在带班过程中,总是抱着“总有一些制度需要遵守,总要具备一些基本的规范”等意念在工作,他们认为理所当然,不需要解释,理所当然就是理由。
杭州师范大学马兰教授说过:“只有满足学生对归属感和影响力需要的时候,他们(学生-笔者注)才会感到学习是有意义的,才会愿意学,才会学得好。”让学生“愿意学”和“学得好”的前提是满足学生对归属感和影响力的需要。“满足”是前提。让学生遵守规章制度的前提也是要“满足”,而非“应该”、“必须”或者“总要”。如果不以“满足”为前提,常规意义上的班级物质文化建设,相反会带来危害。这也是丹尼尔·平克所认为的管理2.0时代最大不足所在。
再次审视刘向的表述,就会发现,“兵”和“武”是“文化”之后的补充手段,它不是“文化”的组成部分。
笔者这里想表述的是,真正的班级文化建设,是基于“文化”本身的建设,而非“文化”之外的建设。班级文化建设,文化是全部;活动或者图腾是手段;制度是最后的补充选择,它连手段都算不上。
结束语
朋友们可能会说:这柔性文化带班肯定会出问题的。
我只想说,因为我们基本上没有进行过真正班级文化建设,所以才不会真正的给予孩子们温润的灵魂和向上的动力,所以才会问题不断。试想,倘若每个孩子都是那么的善良温润,每个孩子都是那么的积极向上,班级怎么会不好?何况,文化的品位提升,会生成趋向理想的公约,公约的形成又会带来文化品位的提升,良性循环,班级就是进入了良性的发展(注意文化和通常意义的制度规范的先后问题,还有生成与作为附件的补充问题);更何况王婷婷、柳咏梅、郑丽君等老师是实践成功了的。您试试又何妨?
克里希那穆提说:“善没有对立面。我们大多数人都把善看做恶的对立面,因此在整个历史中,在每一种文化里,善都被认为是野蛮的反面。所以人类总是为了善而与恶进行斗争。但是,只要有任何形式的暴力或斗争,善就永远不会到来。”
此语,不解释,每个人都明白。明白了,班级文化建设的真正路径就明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