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一花一诗:白兰花
枯木
《白兰》
【宋】王镃
楚客曾因葬水中,
骨寒化出玉玲珑。
生时不饮香魂醒,
难着春风半点红。
注释:
白兰:白兰花,木兰科含笑属常绿乔木,树木高大,枝广展,呈阔伞形树冠,树皮灰色,揉枝叶有芳香,叶薄革质,长椭圆形或披针状椭圆形,花白色,极香,花被片10片,披针形,蓇葖熟时鲜红色。花期4-9月,夏季盛开,通常不结实。
白兰不是白玉兰,拙文《白兰花和白玉兰的区别》有具体辨析,白玉兰春天开花,白兰则盛花期在夏季。同属品种有黄兰和含笑花,黄兰也称黄缅桂,橙黄色,香气甜润似桂花,比白兰花更香浓,花期较白兰晚一些;含笑花,花较白兰小,黄白色,单生于叶腋间,具有香蕉型芳。
王镃(生卒年不详),南宋诗人。字介翁,号月洞,处州平昌县(今浙江省遂昌县湖山镇)人。宋末授金溪(今江西抚州市)县尉。宋亡,遁迹为道士,隐居湖山,与同时宋遗民尹绿坡等人结社唱酬,命其所居“日月洞”,人称“月洞先生”,遗著《月洞吟》一卷。
王镃的诗词拙朴清奇,灵动飘逸,他身处乱世,洁身自好,隐迹山林,不向统治者妥协。代表作有《山中》诗:“荣枯皆定数,枉作送穷吟。有色非真画,无弦是古琴。青松秦世事,黄菊晋人心。尘外烟萝客,相寻入远林。”。
楚客: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曾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因遭贵族排挤诽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屈原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
玉玲珑:形容物体洁白晶莹,这里用来形容白兰花。南朝(宋)鲍照 《中兴歌》之四:“白日照前窗,玲珑绮罗中。”;唐代韩愈《喜雪献裴尚书》诗:“照曜临初日,玲珑滴晚澌。”。
“生时不饮香魂醒”源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并非屈原生前不饮酒,而是取其“众人皆醉我独醒”之意,说明屈原的高洁品格。
《白兰》是一首咏物言志的诗词,通俗易懂,朴实无华,大意是:屈原曾因为被小人诽谤排挤,有志难伸,却被流放,因此愤而投江,以明心志,铮铮铁骨化为玲珑剔透的白兰花。白兰花香气四溢,花色洁白,丝毫没有春天那些花卉一样带一点红色,就像屈原一样,纯洁无瑕,清香溢远,流芳人间,不媚世低俗,绝不妥协。
诗人王镃用双关的手法,讴歌白兰花,将之比喻成志向高洁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同时也在赞美白兰花的同时,抒发自己的心志,表明自己也会像屈原一样,不向元朝统治者妥协,保持自己的操守和名节。现实当中诗人也是这样做的,他的人品以及诗品得到后人的尊敬。
明代著名的戏曲家汤显祖(1550-1616),在赴任遂昌知县期间,为其遗著诗集《月洞诗集》刊出作序,称"宋月洞先生诗殆宛然出晚人之手,宋之季犹唐之季也。",汤显祖敬佩月洞先生的为人及诗品,还为之题词"林下一人"。
2018/6/22榆木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