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是宋朝著名的诗人,他因为自号东坡居士所以也被后人称呼为苏东坡。他一生留下过不少经典的诗词著作,其中有两首最为著名。一首虽然广为传诵,但是诗名却很少有人记得;另一首写景诗,正读一个意思,倒读一个意思,堪称神作。
现代人对于诗词的理解很浅显,大部分都认为诗歌是浓缩的精华,而诗的标题一般非常简单,甚至有些诗人偷懒,作诗连题目都不写,因此也流传出了不少《无题》诗。但是苏东坡并不是这样偷懒的人,他曾经有一首自己非常满意的诗,不仅日日抄读,还拿去刻在石头上送给友人。这首诗的全名是《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一共22个字。可以想象当时苏东坡拿去刻石,一首诗光标题就占去很大的篇幅。
但是这并不是苏东坡标题最长的一首诗。他还写过一首诗赠别诗,整首诗只有4句话一共28个字,但是标题竟然达到了93个字之多,这是苏东坡写给自己弟弟的诗。当时北宋朝廷非常混乱,党政之争异常激烈,而苏东坡就是争斗中的牺牲品,被接连贬官。他晚年时数度被贬,府中一众妻妾死的死散的散,最后陪伴在他身边的只剩下一个爱妾朝云。苏东坡跟自己的弟弟苏辙两个人关系非常好。
不过当时皇令大过天,因为皇帝的贬官之令,苏东坡只能拖家带口的四处迁徙,因此跟弟弟苏辙也难见上一面。这首诗的标题以“子由将赴南都”开头,写出了自己写这首诗的原因是弟弟子由将要南上,以“且以慰子由云”结束,写出了自己写这首诗的期望是希望能够宽慰兄弟分别之情。其实标题的全部内容就是苏东坡将兄弟二人这次离别的感触完整地描述了一番。这首诗其中有一句“犹胜相逢不相识,形容变尽语音存”更是被奉为经典广为传诵。不过幸好这首诗并没有被选入中学课本,不然真的背诵全诗恐怕要气哭好大一批学子。
苏东坡另外一首非常出名的诗则是标准的回文诗,回文诗的意思就是这首诗无论是正着读或者是倒着读都能自成一派,也是古诗中非常考究作者功力的一种形式。而苏东坡的这首回文诗是他在游览金山寺大好风景之后一气呵成的作品,这首诗就是著名的《题金山寺》。当时苏东坡已经走在了自己人生的下坡路上,仕途已经开始渐生波折。
他受友人邀约来到金山寺赏春,被金山寺秀美壮丽的风光深深折服,因为写出了这首诗。这首诗一共16句,每一句都可以倒读。好比说其中有一句诗正读是“遥望四边云接水,碧峰千点数鸿轻”,到读就变成了“轻鸿数点千峰碧,水接云边四望遥”。16句诗每一句正读倒读都非常通顺,甚至可以说是句句经典,由此足见苏东坡是多么的才华横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