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教育家卢梭说过一句话:“你知道运用什么方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为不幸的人吗?这个方法就是对他百依百顺。”
“百依百顺”的逻辑通常是:只要孩子高兴就好。
只要孩子高兴就好,哪怕没有礼貌,哪怕半途而废,哪怕骄纵、自私又何妨?
一味的迁就与宠溺,凡事都依着孩子,并不是在成就他,而是在摧毁他。
1.年幼时百依百顺,成了熊孩子
曾经在网上看到过这样一条新闻:北京地铁站,一个小男孩因为想吃一个姑娘手里的炸鸡排不停哭闹,男孩妈妈说:“那你去跟姐姐说,让姐姐把炸鸡排给你吃。
小男孩对着对姑娘喊:“我要吃鸡排!”妹子没理他。因为没得到姑娘手里的炸鸡排,在地铁来临的瞬间,男孩猛地从后面把姑娘推向轨道!
幸好旁边的市民眼疾手快拉住了姑娘,那女孩子被突然发生的事情吓得一脸苍白,熊孩子的妈也吓了一跳,然而她没有上前安抚女孩,也没有责骂熊孩子,而是趁着车到站,抓着小男孩挤上了车,隐没在了车厢人群里。
类似事件不胜枚举。
每个孩子生下来都是一张白纸,父母就是作画的人,白纸变成什么样,关键在父母。
有远见的父母,不会对孩子百依百顺,反而会抓住任何机会来锻炼孩子。
全球十大富豪之一的李嘉诚从来都不娇惯儿子,两个儿子从小就被要求克勤克俭,不求奢华。李泽钜和李泽锴虽然出生在大富之家,却很少有机会享受奢华的生活。
他们小的时候,李嘉诚很少让他们坐私家车,却常常带他们坐电车、巴士。
有一次,香港刮台风,李嘉诚家门前的大树被刮倒了,李嘉诚看到两个菲律宾工人在风雨中锯树,马上把儿子从床上喊了起来,指着窗外的工人说:“他们背井离乡从菲律宾来到香港工作,多辛苦,你们去帮帮他们吧。”
李泽钜和李泽锴马上穿上衣服走进了风雨……他们兄弟俩也会像其他孩子一样,嫌脏怕苦,但生活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很多事情不会因为你不喜欢,就不发生,所以适当地给孩子在“逆境”中锻炼,才是为孩子好。
没有天生的“熊孩子”,父母的教养方式,决定了孩子的方向。
父母对孩子无条件的满足,无疑是在给孩子错误的引导,在百依百顺的基础上,孩子会养成刁蛮、任性、霸道的性格,不考虑其他人的感受,整天一副“唯我独尊”的姿态,也就成了“熊孩子”。
过分溺爱,百依百顺,从不是正确的教养方式。从小教会孩子尊重和善良,奖惩分明,拒绝孩子的无理要求,适当说“不”,不能让孩子肆无忌惮地提要求或耍赖。培养孩子的品质与素质,才是家庭教育之根本。
2.在学习上百依百顺,孩子难有成就
读书虽然很苦,但不读书的生活会更苦。
近日,华为百万年薪招聘博士的新闻刷爆全网,八名博士脱颖而出加入华为。
百万年薪的背后是什么?是日夜不倦的复习、备考,是自己的自觉和家长的督促。倘若这些孩子说不想读博、不想竞争了,那今日的高薪还能与他们有缘吗?那还有机会多出比常人更多选择吗?答案是否定的。
看看那些学习特长班或是文化知识都不能坚持到底半途而废的孩子,都怎么样了呢?
我身边就有这样一个例子:同事的孩子明明,从幼儿开始,先后学了围棋,素描,跆拳道,新概念英语,写字,吉他。
但是没有一个能够坚持过两年,明明的同学小凯,从二年级起学写字,坚持到了初二,学跆拳道,学竹笛,坚持了四年,至今仍在学。
小凯成了学霸,任何学习都保持年级前五。明明的成绩却始终上不去,也没有任何拿得出手的特长。
学习和成长的过程就像一场长跑。对于孩子来说,他们大多还难以深刻地理解什么是“不学习的人,未来要多吃很多苦,要经历更多生活的磨难。”
如果没人监管、逼迫的话,他会很容易半途而废,数不清的孩子就这样在中途“掉队”了。
孩子在学习中、成长中碰到的所有困难,其实都是未来生活的预演,我们鞭策孩子学习,成绩是证明,更珍贵的却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孩子坚毅的品格和专注力,让他们有更多的能力去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
优秀的父母都是相似的,都有一点“心狠”,因为他们知道,适当的逼迫总比放纵来得好,吃学习的苦,总比吃生活的苦轻松。
3.生活上百依百顺,孩子成了“啃老族”
家住东山区的小玉是80年代出生的“娇娇女”:父母都是城建系统的工程师,家庭总收入不菲。在这样一个“高知”家庭里,父亲对小玉期望很高,为女儿设计了一条从重点小学,到中学、大学,甚至出国留洋的“金光大道”。
母亲对女儿更是“爱到骨头里”了:即使是孩子的无理要求也言听计从。因为懒惰,小玉18岁便结束了学习生活。
因为缺技能、不勤劳让她就业屡屡碰壁。其后,她又花了3万元“蜻蜓点水”般地学了学时髦的商务英语、电脑、艺术插花等。
然而一接触工作,她便以“不喜欢”、“不适合”、“不干伺候人的活”等理由推掉,如今在家终日无所事事,只与网络为伴。
看着眼前的“巨婴”女儿,父母悔不当初,还坦言家庭教育是失败的,疏忽了对孩子进行勤劳、节俭、孝顺、责任心等教育,造成孩子对传统美德十分淡漠。孩子长大后不懂得体贴父母苦心,把父母当“提款机”,一味索取不知回报。
再如:48岁上海海归硕士宅在家中打游戏,啃老7年;河南23岁小伙懒惰成性,在家中被活活饿死……
生活上百依百顺,孩子没有自理、独立的能力,最终只能啃老。“啃老族”的养成,一方面源于父母在生活上的过分包办,凡事都不让孩子插手,把孩子养成了“生活白痴”,另一方面源于父母的过分保护,让孩子失去了独立判断和选择的机会。
哈佛的教育专家认为,一味地顺从孩子的要求,过分娇宠, 就等于间接剥夺孩子的发展权。由此便养出了“巨婴”和“啃老族”。
清代著名文人纪晓岚因常年居官在外,无法负起教育子女的责任,深知“妇女心性,偏爱者多”的情况,所以写家书给夫人说明应如何教育子女。他在家书中对于子女有“四戒”、“四宜”的要求:
四戒:一戒晏起,二戒懒惰,三戒奢华,四戒骄傲。
四宜:一宜勤读,二宜敬师,三宜爱众,四宜慎食。
以上八则,为教子之金科玉律。
于丹教授曾说说:“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
“百依百顺”式教育,不是在成就孩子,而是在毁掉孩子。
给孩子的爱有很多种,唯独不能过分溺爱。
作为父母,要学会放手,学会拒绝,陪孩子成长,但不剥夺他的成长,给了孩子羽翼,就让他自己学会飞翔吧,他会看到更精彩的世界。
(文:彦无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