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陆大勇
春节的假期虽然要结束了,但寒假仍在继续。不少勤奋的同学利用这段时间,已经读了不少的书吧?有同学反映说:自己已经读了好几本书,但不知道如何写成一篇篇像样点的、拿得出手的读后感?我们知道:读书本身已经让你受益匪浅,如果能结合自己的思考,再写出一篇文章来,不仅能加深对内容的理解,还能充分地磨炼自己的作文思维呢?岂不是一举两得?
1
一、写读后感:读是基础,感是关键
这是我们首先要搞清的问题。有的同学容易犯这样的错误:大段抄写读多的内容,但所发的感慨不过寥寥数语,一带而过。这就出现本末倒置的问题,将读和感的侧重弄颠倒了。读是基础,是感的前提。但决不能一味地摘抄原文,我们要把写作的重点放在“感”上——毕竟我们要写的是读后感,而非读后摘。
2
二、总体的“感”和重点的“感”
(一)总体的“感”,是写出对一本书的总体认知和感受,可以相对笼统一点,这样做的目的是让读者明白:在总体上有一个综合性的把握。再者,写东西切忌面面俱到,所以不要每个方面都涉及,这样就等于没有抓到感知的重点。如:
《昆虫记》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法布尔的一部不朽著作。在这本书中,作者告诉世人,人类并不是孤立地存在,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包括“蜘蛛”“黄蜂”“蝎子”“象鼻虫”在内,都在同一个紧密联系的系统之中,昆虫也是地球生物链上不可缺少的一环,昆虫的生命也应当受到尊重。最重要的是,作者通过详细的观察和实验,告诉了我们很多鲜为人知的昆虫知识。(摘自《<昆虫记>读后感》)
你看,作者总体上介绍一下《昆虫记》这本书的历史地位,并简单地向读者说明法布尔著这本书的主要内容。考虑到这本书很有名,许多人都听过,所以没有必要系统介绍它的更多内容,重点是后面的文字,谈出自己对其中部分内容的真实感受。
(二)重点的“感”,是说从书中找出给自己触动最大的方面来写,这样便于深入,便于让文章深刻。你的感受如果是极为肤浅的,又怎能吸引和触动读者的心灵?所以要在有限的文字内(如500-700字之内)写得深刻一点,必须做减法,不能面面俱到,必须有一个聚焦的思维——只写一两点就可以了。如:
这本书中最让我敬佩的是奥利弗。他并未向侮辱屈服,折磨也未能改变他善良的本性,在重重艰难之后他获得了幸福,奥利弗十分坚强和勇敢,而那些撒谎、欺诈、偷盗的人,真的很可恶。我记得古代有句话:人之初,性本善。我想,犯罪的人本性是好的,他的罪恶不是天生的,是因外界的不良影响而造成的,如果在现代社会中,人人都学习奥利弗那不弯腰、不低头、坚持不懈的精神,那么善良的本性便不会消失。(摘自《雾都孤儿》读后感)
你看作者的第一句话:这本书中最让我敬佩的是奥利弗。一本小说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人物,有的不下几十个、上百个,但作者在谈读后感的时候,首先就指出:最让我敬佩的是……。这就是聚焦思维,他不想写几个、几十个,只写奥利弗一个!然后围绕着让自己敬佩的奥利弗身上特有的精神品质来写,自然容易写的深刻一些。
3
三、对现实的联系、对自我的联系
一本书能在今天还有广泛的读者,一定是因为它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或者某种永恒的艺术魅力,能触动到“我”的思想和精神。所以在谈出这本书的总体印象、抓住某些重点内容(或人)进行深谈过后,这本书的内容在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或者他和“我”(我们)有怎样深刻的联系,是否需要谈一谈呢?我认为一般来说,需要谈上一点,这样就把读者的注意力从书本上死的内容、从一些深刻道理中解放出来,从而让内容和读者、和作者等人有了基本的联系。如:
只要你读《福尔摩斯探案集》读得够仔细,而且遍数够多,你自然会想到每一个精彩的故事情节,每段经典的对话,有时,你还可以跟着学“聪明”。福尔摩斯不但让罪犯无处藏身,也让你我的脑细胞热情激荡。我最喜欢福尔摩斯先生说的一句话:排除不可能的,剩下的就是可能的。成为一个既有信心又细心的人,并且勇于尝试,将来的成功就是完全可能的。(读《福尔摩斯》有感)
你看,英国作家柯南•道尔毕生塑造的这个侦探形象,征服了全世界读者的心。但几百年前的故事,在今天所有的更多是迷人的故事性、分析推理的过程,毕竟今天这个时代和那个年代的状况已经完全不同,福尔摩斯那一套做法已不符合今天的侦查科学,但这本书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仍读我们的思想和精神发生作用。体现在什么地方?你看走着的认知:你可以跟着学聪明,可以做一个既有信心又有细心的人,并且勇于尝试,将来的成功就完全是可能的。你看!一两百年后的今天,我们仍需要这种信心和细心,时代虽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人需要的这种精神没有改变!作者着眼的和强调的正是这点!
互动一下:
1.春节期间,你读了什么书?书中给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2.你利用假期的时间,到书店去走一走、看一看了吗?买到了自己喜欢的故事书(科普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