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安林
庆祝祖国70周年华诞,举行了各种活动,人们妙语连珠,表达自己的喜悦之情。其中有一些成语,像不忘初心、持之以恒、团结就是力量等,更是成为热词。
短短几个字组成的成语,表达了丰富的内涵,这就是汉语言的优越性。可以说,汉字是世界上最简洁的文字,又是内涵最丰富的文字,也是世界上最优美的文字。
汉语历史悠久,成语也特别多,这本身也是其特点之一。成语,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发明的。
成语用简单的几个字,就表达了丰富的内涵。而有一本寓言故事,就表达了与这些成语相同的内涵。可是如果光看题目,是无法弄清其内涵的。这说明,中国汉语的表达,本身是有优越性的。
我们来看看这几个热词,中国和外国语言,分别是怎样表达的?
一.不忘初心,牢记自己当初的目标,始终把其作为行动指南,前进方向。
看女排世界杯比赛,看到中国队的第十场比赛,对阵塞尔维亚。中国女排在前九轮比赛中,已经以9战全胜的战绩,提前一轮锁定了冦军。因此,有人认为,对阵塞尔维亚,不必多费力气。
可是,中国女排牢记使命,始终不忘自己的目标。仍然全力以赴,派出主力队员,对阵塞尔维亚的所谓二队。这就是中国女排,不放过任何机会,不断地在实战中锻炼提高自己,全力以赴,绝不松懈,这就是中国女排的不忘初心。
不忘初心后面还有一句,就是方得始终。原句是由儒家经典《尚书 伊训 咸有一德》演变而来的。据《史记》记载,《咸有一德》是伊尹所作。
伊尹是商朝时的宰相,又是“治大国若烹小鲜”的实践者。伊尹辅佐了好几代商帝王,后来年事已高,便告老还乡。临走前,他作了《咸有一德》。
伊尹以夏亡商兴为例,论述了成汤成功的经验在于牢记王心就是民心的道理。告诫太甲不要忘记成汤的教诲,始终谨记在心,才能永保江山。此所谓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后来,这句话就流传开来。
这种截取古书中的文句,用为四字成语的现象,在汉语中很普遍。如“有条不紊”取自《尚书·盘庚》“若纲在纲,有条而不紊”,“举一反三”取自《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等。
《伊索寓言》中,也有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表达,是通过一个寓言故事《勇猛的幼狮》来说明的。
故事描绘的是非洲大地,狮王统治着它的王国。它是一个真正的领袖,强壮、聪明而勇敢。狮王有一个儿子,调皮,爱嬉闹。狮王告诉儿子,作为狮王,要有足够的智慧和力量,要能够面对一切困难。
小狮子继承了王位,老狮王不久就去世了,非洲大地失去了往日的平静。公牛将小狮子诱骗到野狼群中,想利用野狼来消灭小狮子。
小狮王虽然机智地躲过了野狼的袭击,却对自己失去了信心,孤独、无助的小狮子,不知该怎样生存下去。
直到有一天,年轻的狮子在丞相鹦鹉的带领下,穿越浓密的森林。在清凌凌的水边,它看着自己的倒影,仿佛看见了父亲。它想起了父亲的话:“记住你是谁,和你该扮演的角色。”
小狮子记起了自己的初心,父亲的话唤醒了它的勇气。小狮子终于成长为真正的狮王。
不忘初心,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做?
今年89岁的袁隆平为我们做出了榜样,他是这样说的:“我有两个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梦,我们试验田里的超级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我和我的助手就坐在稻穗下乘凉;第二个是杂交稻覆盖全球梦,全世界如果有一半的稻田种上了杂交稻,可以增产一亿五千万吨粮食。”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杂交水稻的研究中,袁隆平还将继续前行。他说,不能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还要继续攀高峰。
女排也好,袁隆平也罢,他们都是追梦人。正是一个个追梦人的砥砺前行,追赶超越,中国梦才能够遂步实现;中国,才能成长为真正的雄狮!
二.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有恒心有毅力地坚持,是做事成功的法宝。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屠呦呦,她就是一个能够持之以恒,做事坚持不懈的人。
屠呦呦对青蒿素的研究,始于1969年年初。当时她刚刚38岁,就接受了“523”任务。这是一项援外战备紧急军工项目,也是一项秘密的科研工程。
屠呦呦是一个有“责任”和“担当”的人。她说:“国家交给你任务,就努力工作,把任务完成。只要有任务,孩子一扔,就走了。”
接手任务,屠呦呦翻阅古籍,寻找方药,拜访老中医,搜集所有能得到的中药信息。到1971年9月初,筛选了200余个样品,但结果令人失望。
屡屡受挫,但屠呦呦不想放弃。她重新埋下头去,研究医书!看了《神农本草经》,看了《圣济总录》,看了《温病条辨》,那些晦涩的文言文让人头痛。所好的是,她终于在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找到了关于青蒿抗疟的记载。
然后就是制备,191次的失败,并没有让他们退缩。持之以恒的坚持,终于提取了有效的青蒿素!
在用乙醚大量提取青蒿时,屠呦呦得了中毒性肝炎。研究人员又发现了药物的疑似毒副作用,她自愿试药。1972年7月,屠呦呦等3名科研人员住进了北京东直门医院,当起了人体试毒的首批“小白鼠”。
屠呦呦在研究青蒿素的过程,充满了艰辛和困难,正是她们的持之以恒,团队才能迎来最终的胜利。
持之以恒一词,源于宋朝楼钥的《攻媿集·雷雨应诏封事》,里面说:“凡应天下之事;一切行之以诚;持之以久。”是指干什么事都要有恒心,坚持做下去。
持之以恒强调的是一种精神,一种拼搏向上的精神;一股力量,一股虽千难万险而不惧的力量;一个信念,一种不达目的死不休的信念。
持之以恒如果翻译成英语,就是丘吉尔在他生命中的最后一次演讲中说的:"Never Give Up!”当他缓缓地说完这句铿锵有力的话后,整个会场先是鸦雀无声了足足一分钟,之后掌声雷动,经久不息。
如果把持之以恒的内涵让希腊人来表达,他可能会给你讲一个《伊索寓言》里的故事。他会给你讲一只聪明的冦鸟的故事:为了喝到水,它把石子一个一个丢进罐子里,终于喝得饱饱的。这只聪明的鸟总结说:“任何时候都不能绝望,而且要记住:智慧往往比力量更有用。”
鸟儿虽然是动物,却总结了一个很到位的道理。持之以恒,事情才能成功。
三."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比铁还硬比钢还强。"
观看国庆阅兵,当重装设备隆隆的驶过天安门广场,许多人双眼满含泪花。这些国之重器,是千万个军工人团结协作的结晶;也是千千万万个战士联合作战的武器。他们,直观的展示了团结就是力量这个成语的意义。
团结一词最早出现在唐朝,指那时候的一个地方武装组织。当然了,组织聚集起来的士兵,肯定是很强的。
团结就是力量有很多近义词,组成了一个方形矩阵。像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二人同心,其力断金;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人心齐,泰山移;五人团结一只虎,十人团结,一条龙,百人团结像泰山等。
而一根筷子容易折,十根筷子坚如铁,也是这个矩阵的一员。其形式跟《伊索寓言》一样,同为寓言故事。
故事里,父亲教育爱打架的孩子们:一根筷子容易被人折断,两根筷子还是容易折断,三根筷子有点难……十根筷子就折不断了。从此,几兄弟便团结起来。
流传到现在,就成了一根筷子容易折,十根筷子坚如铁。这是团结的力量。
《伊索寓言》里,则是牛妈妈教育小牛的温馨现场:你们兄弟不可分开,狮子奈何不了你们。你们一旦分开,狮子会一个个地将你们吃掉。后来,小牛哥几个不听话,结果被狮子各个击破,干掉了。
这两个寓言故事,其实都说的是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
总结:
国庆热词反映了爱国群众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作为成语,他们都是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渐创造发展出来的。
成语的来源多种多样,有的来自于神话传说;有的来源于寓言故事,历史故事;有的则直接取自文人的作品中;还有的,则来自外来文化。成语是长期以来形成的,形式简洁而意思精辟的固定词组或短语,是劳动人民在社会实践中,集体智慧的结晶。
《伊索寓言》也不是伊索写的,而是古希腊时期东西方民间文学的精华,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汉语历史悠久,成语特别多,这也是汉语的一个特点。作为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成语,仍将在今后的社会实践中,不断地发展、变化和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