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上下五千年历史,若要选出一位诗词造诣最高的人,那必然是众口难调各执一词。但若是要选出一位诗词数量最丰富的人,那么一定非陆游莫属。他一生笔耕不辍,留下了近万首诗词文章,是当之无愧的高产诗人。并且作品质量很高。杨万里赞其:“君诗如精金,入手知价重”。足见其影响力之大。
陆游生于两宋之交。在他两岁时,金军攻破汴京,掳徽钦二宗,北宋灭亡。无奈之下,其父陆宰携陆游及全家老小南下避难,先是回到了老家山阴,随后又前往东阳避难。陆宰眼见所到之处民生凋敝,饿殍遍野,心中忧愤不已,便上书宋高宗痛陈时局利弊,言语中带有主张北伐之意。
然而,刚刚南渡惊魂未定的南宋皇帝完全没有北伐的心思,在主和派的打压之下,陆宰被罢官,之后,专心在家中治学。陆家藏书颇丰,一次朝廷重建皇家图书馆时,还专门派人来到陆宰家复印了一万三千多卷。陆游就是在这样的书香环境中逐渐成长起来的。
陆游天资聪慧,完美的继承了其祖上的优良基因(其祖父陆佃曾为北宋尚书右丞),自幼便精通诗词曲赋。在这个时候,她的表妹唐婉成了陆游最好的玩伴。与其说是玩伴,倒不如说是知音更为贴切。两人青梅竹马,常常吟诗作赋以对,在旁人看来二人俨然是一对金童玉女,因此两家便给他们定了“娃娃亲”。
随着时间的推移,陆游也渐渐长大,在这一时期,在亲身所见所感和亲人的教诲之下,他逐渐明白了国家的含义,心中逐渐生出了一股爱国之情。
南宋绍兴十一年(公元1141年),《绍兴和议》达成,双方约定以大散关为界限,南北分治,自此终于结束了两国十余年的战争状态。但令人气愤的是,宋高宗为了换回宋徽宗的遗体以及他的生母韦氏,竟答应了金国要求,将令金人闻之丧胆的岳飞杀害了。另一位主战大将韩世忠在万般无奈之下也选择隐退。自此南宋彻底成为了主和派的天下。
此时的陆游虽仍是个孩子,但心中的那股爱国热情却早已熊熊燃起,他在房中写上“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豪言壮语。立志要为国建功。
就在这忧愤的日子里,陆游成年了,在母亲的主持之下,他和青梅竹马的唐婉成亲了。成亲后的陆游逐渐坠入了温柔乡中,两人整日吟诗作对,叫人好不羡慕。
但这一切都被陆游的母亲看在眼里,看着儿子无心入仕光大门楣,她深感焦虑,最终她选择棒打鸳鸯,硬生生拆散了这对恩爱的夫妻。
后来陆游作《到此一游.钗头凤版》来纪念这份感情。
唐婉看到这首词之后也作一首作为回应。“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销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两人隔空对话,上演了一出感人至深的凄婉爱情故事。不久,唐婉病逝,陆游心中再无牵挂,开始将心思全部用于国家。
然而,进入仕途的路也并不顺利。陆游曾连续参加考试,在文章中陆游言辞恳切痛陈时局利弊,力主北伐,一如他的父亲曾经做过的那样。陆游的文章受到了当时考官的一致青睐,但只因当时秦桧当权。一向主和的他自然不会放任才气冲天的陆游,于是陆游始终得不到录用。
直到秦桧死去,已经三十岁的陆游才终于进入了仕途,当时的宋孝宗还赐他进士出身。
- 自以为报国机会终于到来的陆游却还是失望了。南宋朝中主和派的势力太过强大。陆游此类主战派人士在他们眼中实如眼中钉肉中刺。
在蜀中期间,陆游结识了范成大,两人相谈甚欢,结为挚友。在这段时间,两人经常以文会友,词风十分开放,不拘礼法。岂料此事又被朝中主和派知晓,陆游再次被贬。此后,陆游对自己的人生遭遇颇为感概。因自己多次被贬,后来干脆改名放翁,真正成了一个思想自由的人。
在朝廷的打击之下,陆游还是选择辞官还乡,最终移居山阴,晚年的陆游生活凄惨,最终于嘉定二年(公元1210年)在悲愤交加中病逝。纵观陆游的一生,著作继位丰硕,在他的作品之中,爱国情怀是当之无愧的主流。单凭这份爱国热情,陆游就值得后人崇敬与缅怀。
参考资料:
《宋史》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