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励志人生 > 经典语句 > 爱护环境的名言-古人留下来的名言警句,保存下来慢慢讲给孩子听

爱护环境的名言-古人留下来的名言警句,保存下来慢慢讲给孩子听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0-11-05 19:03:26
阅读:
最新资讯《爱护环境的名言-古人留下来的名言警句,保存下来慢慢讲给孩子听》主要内容是-爱护环境的名言,现在请大家看具体新闻资讯。

1.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增广贤文》


译:羊羔有跪下接受母乳的感恩举动,小乌鸦有衔食喂母鸦的情义,做子女的更要懂得孝顺父母。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


译:同心协办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


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2.满招损,谦受益。


——《尚》


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


14.言必信 ,行必果。


——《论语》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


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


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1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


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


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19.不怨天,不尤人。


——《论语》


译: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从客观上去找借口,绝不把责任推向别人,后来发展为成语“怨天尤人”。


20.不迁怒,不贰过。


——《论语》


译: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21.小不忍,则乱大谋。


——《论语》


译:不该干的事,即使很想去干,但坚持不干,叫“忍”。对小事不忍,没忍性,就会影响大局,坏了大事。


22.小人之过也必文。


——《论语》


译:小人对自己的过错必定加以掩饰。


2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


译: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就是真的过错了。


24.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论语》


译:君子致力于根本,确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产生。


25.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


译:君子认为说得多做得少是可耻的。


26.三思而后行。


——《论语》


译:每做一件事情必须要经过反复的考虑后才去做。


27.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译:坏事做得太多,终将自取灭亡。


28.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译:人都有可能犯错误,犯了猎误,只要改正了仍是最好的人。


29.不以一眚掩大德。


——《左传》


译:评价一个人时,不能因为一点过失就抹杀他的功劳。


30.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中庸》


译:人家一次就学通的,我如果花上百次的功夫,一定能学通。人家十次能掌握的,我要是学一千次,也肯定会掌握的。



31.知耻近乎勇。


——《中庸》


译:知道什么是可耻的行为,那就是勇敢的好表现。


32.以五十步笑百步


——《孟子》


译:以为自己的错误比别人的小,缺点比别人少而沾沾自喜。


33.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孟子》


译:君子最大的长处就是用高尚、仁义的心去对待别人。


34.人皆可以为尧舜。


——《孟子》


译:只要肯努力去做,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大圣人。


35.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韩非子》


译:千里大堤,因为有蝼蚁在打洞,可能会因此而塌掉决堤;百尺高楼,可能因为烟囱的缝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灾而焚毁。


36.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诗序》


译:提出批评意见的人,是没有罪过的。听到别人的批评意见要仔细反省自己,有错就改正,无错就当作是别人给自己的劝告。


37.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孔子家语》


译:好的药物味苦但对治病有利;忠言劝诫的话听起来不顺耳却对人的行为有利。


38.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明代谚语


译:一句良善有益的话,能让听者即使在三冬严寒中也倍感温暖;相反,尖酸刻薄的恶毒语言,伤害别人的感情和自尊心,即使在六月大暑天,也会让人觉得寒冷。


39.千经万典,孝悌为先。


——《增广贤文》


译:千万种经典讲的道理,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最应该先做到的。


40.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


——《增广贤文》


译:好事坏事都是自己做的,灾祸幸福也全是由自己的言行招来的。



41.学而不思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


译: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不会感到迷茫,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疲倦而没有收获。


4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


译: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应当说不知道,不弄虚作假,这才是明智的行为。


4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


译:事业或学业的成功在于奋发努力,勤勉进取。太贪玩,放松要求便会一事无成;做人行事,必须谨慎思考,考虑周详才会有所成就。任性、马虎、随便只会导致失败。


44.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朱熹


译:用心思考,用眼仔细看,有口多读,三方面都做得到位才是真正的读书。


45.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


译:努力学习却不感到满足,教导别人不感到厌倦。


46.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


译:不把半步、一步积累起来,就不能走到千里远的地方,不把细流汇聚起来,就不能形成江河大海。


47.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


译:想看到更远更广阔的景物,你就要再上一层楼。想学到更多更深的知识,你就要比原来更努力。


48.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


——《警世通言》


译:尽管你是一个强者,可是一定还有比你更强的人,所以不要在别人面前骄傲自满,自己夸耀自己。


4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译:玉石不经过雕琢,不能成为有用的玉器;人不经过学习,就不懂得事理。


50.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劝学》


译:年轻的时候不知道抓紧时间勤奋学习,到老了想读书却为时已晚。



51.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


——林逋《省心录》


译:知道自己的不足并努力学习就是聪明的人,不好问又骄傲自满的人是可耻的。


52.学不可以已。


——《荀子》


译: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53.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论语》


译:学过的知识,在适当的时候去复习它,使自己对知识又有了新的认识,这不是令人感到快乐的事吗?


5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


译:学了新的知识又常常温习已学过的知识,不断地学习,温习,学问和修养一定会很快得到提高,这样的人就可以成为老师了。


5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


译:读书读得多,写起文章来就会笔下生花,像有神助一样。


56.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


译:年轻时不努力学习,年老了只能后悔、叹息。


57.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三国志》


译:读书必须反复多次地读,这样才能明白书中所讲的意思。


58.学而不化,非学也。


——杨万里


译:学习知识但不能灵活运用,不能称为学习。


59.好学而不贰。


——《左传》


译:爱好学习但不三心二意。


60.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译:学习知识时生怕追不上,追上了又害怕再失去。



61.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


——《尚书》


译:人如果不学习,就像面对墙壁站着,什么东西也看不见。


62、知而好问,然后能才。


——《荀子》


译:聪明的人还一定得勤学好问才能成才。


63、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


——葛洪


译:学问的渊博在于学习时不知道厌倦,而学习不知厌倦在于有坚定的目标。


64.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


——黄睎


译:学习知识不能从中明白一些道理,这和不学习没什么区别;学到了道理却不能运用,这仍等于没有学到道理。


65.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苏轼


译:广泛阅读,多了解古今中外的人和事,把其中好的部分牢牢记住;积累了大量的知识材料,到需要用时便可以很自如恰当地选择运用。


66.差之毫厘,缪以千里。


——陆九渊


译:做任何事情,开始一定要认真地做好,如果做差了一丝一毫,结果会发现相差很远。


67.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陶渊明


译:美好的青春年华过去了就不会再来,一天不可能有两个早晨,要珍惜时光啊!


68、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


译:文章讲的内容或题材都很好,可表达不适当,那么欣赏的人就不会很多,难以传播千古。


69.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


——顾炎武


译:学习时不要在渊博浩翰的知识面前感到自卑,也不能因为学到一点点知识而骄傲自满。


70.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中庸》


译:勤奋好学就接近智,做任何事情只要努力就接近仁,懂得了是非善恶就是勇的一种表现。



71.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陈廷焯


译:知识总是在运用时才让人感到太不够了,许多事情如果不亲身经历过就不知道它有多难。


72、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早成材。


——《省世格言》


译:飞得慢的鸟儿提早起飞就会比别的鸟儿早飞入树林,不够聪明的人只要勤奋努力,就可以比别人早成材。


73.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增广贤文》


译:勤奋是登上知识高峰的一条捷径,不怕吃苦才能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遨游。


74.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增广贤文》


译:学习要不断进取,不断努力,就像逆水行驶的小船,不努力向前,就只能向后退。


7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


译: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人类的知识是无限的。


76.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译:国家的兴旺、衰败,每一个人都负有很大的责任。


7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译:逆境能使人的意志得到磨炼,使人更坚强。相反,时常满足于享受,会使人不求上进而逐渐落后。


78.位卑未敢忘国。


——陆游《病起书怀》


译:虽然自己地位低微,但是从没忘掉忧国忧民的责任。


79.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译:自古以来,谁都难免会死的,那就把一片爱国的赤胆忠心留在史册上吧!


8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


译:为国家分忧时,比别人先,比别人急;享受幸福,快乐时,却让别人先,自己居后。



81.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


——唐·岑参《关人赴安西》


译:从小就想着报效祖国,而不是想着要封侯当官。


82.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


——明·吕坤《呻吟语·卷上》


译:对国家有利的事情要勇敢地去做,就算有死亡的危险也不躲避。


83.一寸山河一寸金。


——金·左企弓语


译:祖国的每一寸山河比一寸黄金还要宝贵,是绝不能让给外人的。


84.欲安其家,必先安于国。


——武则天


译:如果想建立个人幸福的小家,必须先让国定安定,繁荣起来。


8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三国·曹植《白马篇》


译:在国家有危难的时候要敢于挺身而出,把死当作回家一样。


86.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明·顾宪成


译:风声、雨声、琅琅读书声,都进入我们的耳朵,所以,作为一个读书人,家事、国事,天下的事情,各种事情都应该关心,不能只是死读书。


87.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夏日绝句》


译:活着的时候要做英雄,死后也要当英雄。


88.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


——《晏子春秋》


译:对于国家有利的事就要热心地去做,对国家有害的事就要憎恶它,远离它。


89.读书本意在元元。


——宋·陆


译:读书的目的应该是掌握了知识后为社会和大众服务,而不是为了自己的升官发财。


90.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


——宋·文天祥


译:历史上许多忠臣义士,在国家有难时,他们的节操就显现出来,一个个名垂史册。



91.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诗经》


译:想起父母,做子女的是多么为他们感到心痛啊!他们生我育我,花费了多少辛勤的劳动啊!


92.报国之心,死而后已。


——宋·苏轼


译:报效祖国的志向到死都不会变。


93.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


——三国·曹植《求自诚表》


译:忧虑国家大事忘记小家庭,为拯救国家危难而捐躯献身,这都是忠臣的志向。


94.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


——汉·陈蕃语


译:有志气的人活在世上,应当敢于跟各种不利于国家的行为作斗争,哪能只满足于处理好自己小家的小事呢?


95.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


译:君子之间的交往,像水一样的平淡、纯净,这样的友谊才会持久;往小人之间的交像甜酒一样的又浓又稠,但不会长久。


9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


译:尊敬、爱戴别人的长辈,要像尊敬、爱戴自己长辈一样;爱护别人的儿女,也要像爱护自己的儿女一样。


97.见侮而不斗,辱也。


——《公孙龙子》


译:当正义遭到侮辱、欺凌却不挺身而出,是一种耻辱的表现。


98.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


——《后汉书》


译:人们都认为只有获取别人的东西才是收获,却不知道给予别人也是一种收获。


99.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汉·司马迁


译:人终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价值不同,为(了人民正义的事业而死就比泰山还重,而那些自私自利,损人利已的人之死就比鸿毛还轻。


100.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译:君子应该像天宇一样运行不息,即使颠沛流离,也不屈不挠。


    励志人生网欢迎您相关推荐